劉雨利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改革開放以來新建立的學科,經歷了一個由無到有、由弱變強,由少到多的發展歷程。由于發展時間短、歷史積淀少,學科的建設和實施方面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應打造一個扎根社會實踐推進理論創新,有更加鮮明和獨特的研究方向,開放包容的新時代創新性學科。
1 當前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重要性及其發展成就
1.1 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和規律的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改革開放之后設立的一門學科,從整體上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體系,承載著為我國主導意識形態建設提供學理支撐和人才培養的特殊使命。自2005年設立以來,該學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傳播、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專門人才和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當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也為國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識形態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比過去承擔了更多的科學研究項目以及課題,不僅加強了廣大思政課教師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奉獻的思想基礎,而且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舉足輕重的指導地位。
1.2 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成就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設立大大推進了該學科的快速發展,學科建設的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第一,學科規范化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對教材進行統一編寫,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質量和規范性得到了很大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標準化建設得到加強,從宏觀上加強了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指導,并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體系、人才體系、教學體系、第二課堂教學體系、支撐體系和保障體系等進行了具體規定。第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穩步推進,強調切實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加強宏觀指導。第三,學科地位穩步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被定位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領航學科”,提升了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者的獲得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創新進取的熱情。第四,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力度不斷加強。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科人才培養體系日臻完善,已經建立起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從教師層面來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訓和培養舉措頻出,穩定了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提高了思政課教師的地位。
2 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面臨的問題
2.1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色發展不突出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重要的使命是要服務于社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既要服務于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發展,還承擔著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進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各地高校都紛紛成立,各高校如火如荼的開展教學工作,表面上看各地區高校都響應國家號召十分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提高對馬克思理論學科的重視程度,加大投資力度,擴大招生名額,實質上卻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泛化和純化的風險,把任何事情都往馬克思理論上生搬硬套,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單獨從社會實踐中獨立出來,為了搞學術而搞學術,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實際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因此要建設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需要遵循學科特色發展規律,避免同質化,既要尋找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因應之道,遵循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一般規律,也要探索本土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亮點”,使二者完美結合。所以如何在實踐的基礎上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地實際社會發展狀況相聯系,做好二者的平衡就需要各理論工作者欠薪的探索和研究。
2.2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過程中封閉孤立的問題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完整而又開放的理論體系,其三個組成部分既相互聯系,又各自相對獨立發展,并與其他相關學科緊密相連。這在客觀上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始終保持實踐上的開放和理論上的開放相結合,始終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引領實踐發展,保持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可是在現實環境中,由于學科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2011年以后在全國范圍內馬克思主義學院大范圍的設立,原本是要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業化、科學化,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各地的的發展,但是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相對孤立以及與其他學院和相關學科的學術隔離,使得馬克思主義學院獨成一體被其他學院視作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的局面,這不僅不利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領航作用的發揮,而且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建設和開展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3 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結合實際設立更加鮮明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國家建設,社會治理,人民生活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證實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與國家的進步,社會的前進,人民的幸福息息相關。其中,服務社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重要使命和功能,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緊扣時代主題、焦聚時代、跟隨時代的步伐。各地區高校在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方向時,要結合所在區域,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地理位置、社會發展環境、現有的資源狀況,提高應對社會發展復雜變化的能力。并且要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方向,和各自高校的本校特色緊密相連,緊密聯系本院校的屬性,充分體現特色發展的理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然而還需要注意循科學規律,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馬上投入推廣,因為即使是創新,也要經過試驗,在試驗中總結經驗教訓,等理論和實踐都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廣。總的來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走的是一條特色化發展的道路,要突出特色,特色引領,特色發展,才能更好的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3.2 博采眾長建設更加開放的學科平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也要有開放的意識和胸懷,博采眾長,借鑒其他學科建設的成功經驗,并將其有機地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推進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學科平臺的建設也至關重要,學科平臺建設是一門學科發展的根基。好的學科平臺不僅對學科建設發展有促進作用,也對高層次的學科人才的引進和培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打破單打獨斗和與其他學科互不交流的孤立格局。要知道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其在發展過程中就借鑒了相關學科包括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要樹立開放意識,打破學科壁壘,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學術研究與合作交流。將實際上看似沒有聯系的兩個學科建立起聯系,充分挖掘各學科之間共同部分,形成交叉互補的局面,把似乎無關聯的學科聯合起來,搭建起有利于學科發展的開放和包容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的封閉化問題,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不斷做大做強。
4 結語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改革開放后設立的學科,學科建設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深厚的歷史積淀、學科資源的整合、學者發展空間的擴大、學生的培養質量的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顯著增強。同樣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是完美無缺的,只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和堅持創新,才能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完善。我相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努力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將會建設得更加科學完善。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