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舜
青少年校外教育是新時代下青少年社會教育必不可少的關鍵性組成要素,能夠為青少年培養實踐技能、鍛煉社會能力等提供多樣化的渠道。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的開發以及利用,在深度挖掘、合理整合、深化應用過程中全面提升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多方面優勢作用,實現高效校外教育,促使各層次青少年更好地成長成才。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是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的話語,表明了青少年在國家繁榮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何讓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成為棟梁之才已成為全社會、廣大家長關注的熱點話題,是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而這離不開高效的社會教育,要在理論聯系實踐中以青少年發展為根本,通過多樣化路徑全方位、系統化開發校外教育資源,在靈活應用過程中為校外教育注入生機與活力,為不同層次青少年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在能力、素養同步提升中更好地放飛自我、張揚個性,促進綜合素質深化發展。
1 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實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校外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斷顯現,是其必不可少的關鍵性組成部分。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校外教育得以有效補充、完善、發展,和校內教育相輔相成,校內外教育深度銜接是我國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和傳統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有著根本性區別,師生角色轉變,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發揮以及學生主體地位呈現。以知識為本是傳統應試教育強調的關鍵點,而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是素質教育強調的重要方面,要求學校要在理論教育基礎上注重校內外多樣化實踐,促使學生在層次化實踐中持續提升綜合能力與素養。有效開發以及利用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能夠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利于青少年在學習文化知識過程中更好地融入到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對當下自然災害、環保、國家安全、希望工程等社會熱點與焦點話題有深層次了解、認識。與此同時,校外教育資源合理化開發以及利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伸、拓展校內教育資源,在校內外教育深度融合中為各層次青少年提供多樣化的實踐平臺,在發展綜合實踐能力過程中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塑造健全人格、實現全面發展,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促進校內教育發展基礎上最大化發揮校外教育資源功能作用。
2 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路徑
2.1 做好宣傳工作,明確政府部門職責
我國要在聯系實際基礎上全面、深入了解青少年校外教育發展中各類資源開發以及利用情況,做好各層次宣傳工作,為高效開發、利用各類校外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深化促進校外教育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國要明確地方政府部門在青少年校外教育方面的職責,大力宣傳國家乃至地方相關政策法規、制度條例等,包括成功案例,加大校外教育扶持力度,為地區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有效開發以及利用提供重要保障。與此同時,學校、校外教育機構要落實宣傳工作,比如,博物館、科技館,促使崗位工作人員深化認識校外教育,針對青少年個性、年齡等特征以及認知水平,以其全面發展為導向,多層次開發行之有效的校外教育資源,在整合、利用過程中豐富校外教育內容,持續完善校外教育,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促使各層次青少年在實踐中有效鍛煉多方面能力。
2.2 明確校外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方向,深化建設各類青少年活動場所
2.2.1 明確校外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方向
明確方向是有效開發、利用校外教育資源的必要基礎。在校外教育過程中,要以青少年為核心,立足社會需求,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聯系,將公益性元素融入到校外教育資源開發以及利用中,設置多樣化的校外教育項目,促使不同層次青少年在實踐中有效開發智力、鍛煉思維、陶冶情操、啟迪智慧,要圍繞素質教育元素以及個性化發展,尊重青少年個體差異,結合其興趣、愛好、特長等,從不同角度入手開發行之有效的校外教育資源,對其有效整合、分析、利用,促使各層次青少年在走進校外教育情境中提升知識層次的同時促進多方面能力發展,培養多方面良好品質,團結、合作、誠實、探索、創造、助人為樂等。
2.2.2 深化建設各類青少年活動場所
各類青少年活動場所中蘊含著豐富的校外教育資源,深化建設各類青少年活動場所尤為重要,比如,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科技活動中心,要在堅持“公益”、“普惠”等原則基礎上全面推進各類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解決資源分散、各自為政、重復設置等問題,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充分發揮其輻射功能作用,更好地向社區、鄉鎮、學校等輻射。在此過程中,青少年校外活動機構要借助輻射功能,深化挖掘社區、學校、鄉鎮等豐富多彩的各類教育資源,將其和自身已有的各類資源深度整合,在優化利用中形成合力,持續提升校外教育服務質量,為青少年進行多樣化校外實踐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使其在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進校外活動場所中活用掌握的理論知識,轉變為自身所需的重要技能,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生命觀的同時日漸擁有高尚的人格。
2.2.3 優化校外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優化方法是有效開發與利用校外教育資源的關鍵點,要在聯系實踐過程中以青少年為中心,優化完善資源開發以及利用路徑,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地域性是社區組織的顯著特征,有著較強的號召力,能夠對青少年校外教育起到良好指導作用,要走進社區,借助問卷調查、面對面交談、訪問等方法,全面、深入了解社區已有的各類教育資源,在有效開發基礎上將學校、家庭、社會三大層次教育協調統一,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教育機構等有效參與其中,共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將具有特色的社區教育資源融入其中,設置不同層次的實踐任務,讓青少年在實踐過程中和社區教育資源親密接觸,在完成實踐任務中對社區有全新的認識,深化發展自身多方面能力。在此基礎上,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各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等。在校外教育過程中,要注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化利用,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法,借助網絡、實地調查等路徑,不斷走進農村、走進當地文化館、博物館等,深化開發相關的鄉土資源、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整理、分析的同時將其有機聯系,開展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實踐活動,科學組織青少年參與其中,在認識、了解鄉土文化以及傳統文化過程中深刻把握地域特色,在傳承、發展地域文化過程中豐富文化積淀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促進綜合素養發展。
2.2.4 校外教育和校內教育資源深度銜接,促使校外教育價值最大化
校外教育、校內教育二者深度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校外教育資源開發以及利用過程中要注重校內外教育二者深度銜接,在校內教育資源持續作用中促使校外教育價值最大化,為促進各個層次青少年全面發展提供中重要的保障。在此過程中,各類校外教育機構要多層次科學把握當下我國在青少年校外教育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新要點、新任務,結合自身各方面情況,加強和當地學校的聯系,在互動、交流中構建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校外教育發展。校外教育機構可以利用合作學校已有的各類資源,和自身資源深度整合的同時對其進行深層次挖掘,結合不同年齡段青少年所學的學科知識,優化利用各類資源,開展形式多樣化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結合的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學校也可以借力合作的校外教育機構,加強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有效延伸、拓展課內以及校內教育,結合當下生態環境、國家安全、能源危機、自然災害等方面社會熱點,開展不同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設置層次鮮明的實踐任務,讓各個層次青少年在實踐過程中有效收集、分析、處理、應用信息資料的同時針對面臨的實際問題,巧用自身有限的理論知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實時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能源節約等意識的同時更好地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學校要和合作校外教育機構共同探討、分析各層次青少年實踐情況,以問題為基礎,在形成合力過程中進一步深化開發相關的校外教育資源,也可以讓青少年參與到校外教育資源開發、利用中,調動其參與校外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整合、利用中聯系學科內容、社會熱點事件、生活化實踐等,尊重青少年個體差異的同時關注每位青少年全面發展,合理設置具有梯度性的實踐任務,對青少年進行層次化、系統化引領、指導,使其在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中持續鍛煉多方面能力,正確認識自我的同時不斷完善、提升自我,形成良好品質、塑造健全人格,在校外教育資源高效開發以及利用中實現全面發展,促使校外教育價值最大化。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青少年全面發展中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三大教育缺一不可,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路徑,深化開發、有效利用多樣化的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校外教育內容的同時將理論與實踐深度銜接,持續改進校外教育質量,引領、指導不同層次青少年參與其中,在開闊視野、積累經驗等過程中全面提升綜合能力,培養良好思維品質與素養,實現個性化與可持續發展,為步入更高階段學習提供重要保障,在落實生本教育理念過程中客觀展現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時代特色。
(作者單位:宜興市萬石成人文化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