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語文是各個學科的基礎,其在我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小學階段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教學工作重點主要是教學生識字、書寫、閱讀等基本內容。而基于傳統語文教學方式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造成我國許多小學院校語文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尤其是針對于閱讀教學環節,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如何將創新閱讀植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就成為了新時期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
創新閱讀是為了能夠合理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通過閱讀啟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的積累提升自身的審美觀念、個人素質以及語文的寫作能力。因此,創新閱讀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就主要對創新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開展路徑進行簡要的分析和研究。
1 設置教學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
要想將創新閱讀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相關語文教師就必須要明確目前的教學工作重點,結合新時期教學改革的具體需求制定教學工作的發展目標,然后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培養計劃。讓閱讀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有相應的創新,真正將閱讀環節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提高學生對閱讀的重視。閱讀是整個語文教學工作的基礎,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了解文章的結構,從而為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創新閱讀的工作可以從書本上的課文來進行。
比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大聲的朗讀文章。問題的設置應當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可以問學生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當學生朗讀完之后,讓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概括,這樣還能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和概括文章的能力。實際上,語文的閱讀有一定的技巧,其關鍵就在于如何在文章當中提取關鍵信息,主要就是事件的主人公是誰、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全過程等等。通過這些關鍵點理順了文章結構就可以發現閱讀的樂趣,而創新閱讀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改變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環節當中。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
2 進行教學拓展,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
創新閱讀不僅在于創新閱讀的內容,更是要創新閱讀的形式,目前基于我國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許多小學院校都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制作一些有趣的教學課件,吸引學生的閱讀注意力。而為了體現創新閱讀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在授課時,把一些網絡上名家朗讀文章的音頻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體會文章當中的情感,并產生繼續聆聽的興趣。在這個環節,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模仿朗讀。比如,對于古詩《泊船瓜洲》的教學,就可以采取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于對教學內容的拓展,由于古詩的創作年代比較久遠,寫作方式、對仗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比較難以理解。針對這方面的問題就是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索王安石在創作這首古詩時的個人經歷,當時的社會背景等等。而且,由于古詩字符數相對較短,但其講述的內容卻極為豐富,教師就可以在為學生介紹完背景知識之后,讓學生對古詩文用現代漢語進行翻譯,并概括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在這樣的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更能夠提高學生們對古詩詞的賞析水平以及寫作能力,從而達到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培養目標。
3 開展閱讀活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依靠于課堂僅有的教學時間是無法完成閱讀教學工作的,教師還應當及時與家長溝通,為學生布置課下閱讀作業。而在這個環節,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對閱讀產生興趣,愿意自覺進行閱讀,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擬定一些閱讀書單。這個工作應當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喜好進行設置,比如,對于一些喜歡武俠故事的學生,就推薦他閱讀《水滸傳》,對于一些喜歡奇幻故事的,就推薦《西游記》等名著。然后,教師可以開展一些閱讀活動,比如,以比賽的形式讓閱讀同一本書的學生比誰讀的更快,記憶更深刻,更能夠講述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學生有一個競爭意識,就能夠促進其在課下認真完成閱讀任務。
同時,小學院校也可以設置一些閱讀活動,通過朗誦或演講的形式開展活動。也可以開展一些情景劇,讓學生自發組成小組,對文章當中喜歡的片段進行表演。并設置一些獎項,鼓勵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真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4 結論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原動力,小學語文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所設置的背誦內容較多,學生不僅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而且沒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這就要求相關教師能夠重視起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將創新閱讀融入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來。教師需要注重于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為學生拓展課本的內容,并為學生擬定閱讀書單,定期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拓展學生想象空間,讓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去質疑,從而使閱讀不斷進行突破,促進小學語文閱讀全面進步。
(作者單位:上饒市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