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會
博物館具有文化傳播的作用,以“校園博物館化”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在“人文課堂”中進行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以及實踐能力。江蘇護理職業學院通過博物館群落“一臺一廊三中心六館”的建設,以醫學人文課堂的延伸為抓手,充分展現出校園博物館“第二課堂”的作用,同時展現出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實踐性學習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校園文化,擴大學院品牌影響。
校園文化在學生的健康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又有利于學生展開創新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創造性的以“校園博物館化”的方式構建校園文化,為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提供“第二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校園博物館及校園博物館化
校園博物館是一座能夠將博物館文化與校園文化進行充分融合的實踐活動基地,其互動性、體驗性以及滲透性等特點,在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方面,效果良好且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校園博物館化”,即用博物館的文化元素去構建大學校園文化,使整個校園環境彌漫著博物館的文化氣息,這樣不僅為學生實踐活動與課堂理論學習找到了一條連接之路,更為高校博物館在服務學生工作以及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方面,找到其實踐價值和意義。
2 “校園博物館化”背景下的校園文化建設
2.1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博物館化”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在“校園博物館化”指引下,全面建設“天醫星”博物館群落:中醫藥博物館、生命科學館、淮醫博物館、護理文化館、健康江蘇教育館、天文觀測科普館等?!耙慌_一廊三中心六館”的群落式博物館推進了整個校園文化的博物館化建設,讓淮醫文化、護理文化以及恩來精神在校園里逐漸融合,將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點以及蘇護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從而更好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中華優秀的文化以及科學知識全方位融入實踐教育的各個環節。
第一,立館淮上。學院的博物館建設落地點是在淮安這座城市,因此需要緊密鏈接淮安地域文化,立足運河文明,展現天醫星風采,從而增進學院文化建設?;凇傲^淮上”所建立的博物館既增加淮安文化的底蘊,同時也增進了校園文化的影響力和擴張力。
第二,面向社會。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博物館的建立不僅僅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更是立足于社會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知識拓展的可能性,具有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已經逐漸成為民眾的思想教育基地。
第三,服務醫教。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博物館的建立主要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淮上醫學和醫學教育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物證史料,致力于“天醫星”醫學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并將其打造成醫學培訓、醫學教育及行業交流的平臺。
第四,健康城市。立足于健康中國和健康城市建設的服務理念,逐漸把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博物館打造成了健康教育的基地,不斷向廣大群眾宣傳健康理念,使其學會常見疾病的預防和保健知識,并且為公眾提供健康檢查和養生保健操作體驗。
第五,繁榮文旅。對于一個游客來說,要在短時間讀懂一座城市的文脈,最好的辦法是游覽當地的博物館,這就是博物館在文化價值以外的旅游價值。因此,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博物館要建立能夠充分體現淮安文化的并且有影響、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博物館園區。
2.2 “博物館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運行機制
對于成熟的高校博物館建設,高效有序的運行機制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成熟的校園博物館能夠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并且能夠從細節的地方展現出校園氛圍,一般有效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
2.2.1 高效的管理機制
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需要進行有序的校園博物館管理工作,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成立了專門的管理部門,合理處理博物館內外的行政工作,做好內部的人員配置工作以及結構調整,同時要兼顧外部的交流以及學習工作;還擁有一批優秀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增加學生的實踐學習鍛煉機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對志愿者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使其在工作期間能夠對知識進行專業的講解;完善資金投入機制,讓博物館的建設能夠有充分的資金來源,從而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2.2.2 可行的推廣機制
校園博物館的有效推廣,不僅能夠起到促進博物館功能發揮的作用,而且能夠將校園博物館的價值最大化。校內對學生進行宣傳,鼓勵學生走進博物館,在實踐中體會知識的延伸;校外則是對一些潛在用戶進行宣傳,比如有相關興趣的中小學生,相關專業的教師等,使其能夠在博物館中拓展自身知識,開拓視野。從而幫助校園圖書館更好地走出校門,服務社會。
2.3 “博物館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博物館與校園文化是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的關系,一方面校園文化的建設推動校園博物館的發展,校園博物館又一定程度上輔助校園文化的建設,逐漸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校園博物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校園博物館能夠增強高校特色。往往校園博物館的建設都是配合高校定位的,其發展水平也在隨著高校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成為校園文化的主要發展空間,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有效地增強了學校的特色,使得高校的定位更加明確,并且能夠增強高校的口碑宣傳。
其次,校園博物館具有文化載體的作用。校園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載體,能夠有效地進行文化的傳播,并且有效地保護了文化資源,進一步將人文民族精神永久地流傳下去。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博物館的館藏生物標本,是學校不同發展階段成果的展示,將發展過程中的精神有效地轉化成有形物,進一步將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最后,校園博物館具有文化傳遞的功能。校園博物館逐漸成為學生知識延伸的第二課堂,不斷增加校園文化的深度,讓學生能夠在博物館中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知識的選取,增加了校園活動的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了校園文化。
3 結語
高校博物館逐漸成為了大學文化軟實力沉淀的重要場所,是建構校園文化內涵發展的“第二課堂”。以“校園博物館化”的方式營造校園文化,對學生實施耳濡目染的文化熏染,既是高校博物館功能之一,也是大學立德樹人的客觀要求。
基金項目: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項目“基于校園博物館化的實踐課堂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SHSK18Z005)。
(作者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