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民族音樂文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民族音樂文化不僅能夠反映一個民族的社會風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民族的風情以及民族的文化發展,白族眾所周知,其歷史發展悠久,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白族的音樂文化了,白族音樂文化比較豐富,目前,據調查統計,隨著文化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白族的民間歌曲、民間樂器等等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本文便從民族音樂學的視野下對白族音樂進行了探討,主要從傳統音樂的發展現狀和如何保護傳統性的音樂以及對民族音樂的介紹等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在民族音樂學的視野下研究音樂的發展,研究的基本模式就是音樂形態的研究,據研究表明,在白族音樂還沒有確定學科地位之前,主要是靠采風的方式進行研究,近年來,隨著民族音樂學的理念的引入,對于音樂文化的研究越來越廣泛,研究的方法和視野也越來越廣闊,無論是用傳統的研究方式還是用現代思潮來解讀民族音樂文化都是可行的。
1 什么是民族音樂學
民族音樂學是音樂下屬的一門研究世界各個民族傳統及其發展類型的理論學科,民族音樂學主要是研究各個民族傳統習俗中的音樂,可以分為各部族的非歐洲音樂研究;歐洲民俗音樂研究;東方高等文化的音樂研究;音樂人物研究等等。我國的民族音樂學包括了各個民族的具有特性和特色的民族風俗、區域特點等特征的音樂文化現象。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曾經多次出現繁榮昌盛的時代,所以民族音樂學在許多方面是一直處于世界音樂文化的先進行列。民族音樂學是各個民族音樂的組合體,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遷,民族音樂學也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對民族音樂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我們都知道民族音樂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華音樂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部分,不僅要高度重視,而且還要不斷地繼承發展弘揚。
2 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傳統音樂延綿了幾千年,形成了自身固有的音樂體系,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每個民族都創造了自己燦爛的音樂文化,從古自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座傳統的音樂文化寶庫。中華民族是一個最具有包容性的民族,它能夠接受一切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新鮮事物,然而它又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偉大的民族,傳統意識仍是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里,這是因為這個,所以傳統音樂能夠生存至今仍以高姿態存活在多元化時代之中,并且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雖然,中國的傳統音樂處于萎縮和邊緣地帶,危機也代表著機遇。隨著國家的物質文化的豐富,我們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音樂的培養和繼承,我們的傳統音樂也培養了大批的傳人,無論是在幼兒班還是在小學、中學、大學,都比較重視傳統音樂的教學,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使我們中國的傳統音樂學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較好的弘揚。當然,我們的時代在進步,我們的傳統的民族音樂也在發展,民族音樂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特點,特別是白族音樂,本文便對民族音樂學視野下對白族音樂進行分析。
3 有關白族音樂的介紹
眾所周知,白族是一個發展歷史悠久的民族,從民族確立地位之后,就積累了很多優秀的遺產,比如音樂的發展和進步,目前,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民族更加重視本民族的特色,白族音樂作為白族特有的遺產,也是本民族的標識,固然會得到較好的發展和繼承,所以對白族音樂的弘揚繼承也是比較重視的,目前有很多專家特別是音樂學家對其種種音樂事項進行了較為長期的學術研究,對白族音樂的研究也進一步得到提升。談到白族音樂,或許很多人會比較好奇,白族音樂的發展史,白族的民間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歌舞音樂、大本曲音樂、吹吹腔音樂、樂器等等,很多民歌都比較鮮明地保持著白族民間傳統音樂的特點,眾所周知,白族主要是坐落于中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由于地理環境的影響,就出現較多的音樂類別。另外白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也經常交流溝通,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其中音樂中比較出名的便是白族的民歌、曲藝音樂、戲曲音樂、白族器樂音樂、白族歌舞音樂、甚至還有白族宗教音樂。首先,介紹白族民歌,民歌是在民族的長期發展過程而發展出來的,有關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論文數不勝數,成果異彩紛呈,無論是民歌的作品集還是有關白族民歌的論文文獻,都能較好地使白族音樂得到較好的發展和繼承。其次,白族的曲藝音樂的介紹,白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曲藝音樂是大本曲,講到大本曲,其音樂的收集、整理、編寫的有關白族大本曲音樂也是成果眾多,數不勝數,目前,對于大本曲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視,出現了較多的富有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再者,白族的戲曲音樂也是比較出名的,白族的古典戲曲音樂也叫吹吹腔音樂,也被稱為白劇,戲曲音樂是在民間發展起來的,具有民俗話的趨向。另外,就是關于白族的器樂音樂和歌舞音樂,這些音樂在白族都是比較出名的。除此之外,還有宗教音樂等等,這些都對白族音樂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種類豐富的白族音樂,我們更應該注重音樂的弘揚和發展,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對于白族傳統音樂本體研究不足和對白族傳統音樂的史料發掘以及研究的成果不足的問題,另外,對于白族音樂的研究也存在實驗性和實踐性不強的現象,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更應該注重白族音樂的發展,注重白族音樂的傳承,因為一個民族代表著整個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發展也會帶動國家的發展。
4 民族音樂學下白族音樂的發展
4.1 民族音樂學的基礎
民族音樂學的基礎即是對音樂形態的研究,對音樂形態的研究是研究白族音樂早期的方法,也是整個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基本模式,音樂作為以聲波為載體,是獨立于語言的表達方式,具有通往自由的可能性,音樂也是具有意識形態的一個佐證,音樂可以用來宣揚觀念,生動且生效,所以當音樂形成一種形態時,便能形成自己獨有的個性和特點,這就能較好的區分出不同的民族音樂,為研究民族音樂學奠定了基礎,白族音樂的研究的文獻有很多,這些文章文獻都叫好地表現了白族音樂的獨有的個性和特性,對白族音樂的發揚也具有較大的作用。
4.2 民族音樂學的多元化
民族音樂學的多元化便是指各民族音樂間互相融合,當然白族音樂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發生著改變,很多傳統的白族音樂也會做出適當的符合時代要求的調整,在很多情況下,白族音樂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成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話便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在新的時代中也能夠永葆,所以白族音樂也在慢慢地得到了發展和進步。
5 結語
本文主要從什么是白族音樂學、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學的發展歷程和狀況、民族音樂學下白族音樂的發展等等方面進行了較簡練的闡述,從中我們可以引起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特別是白族音樂文化的共鳴,在繼承和弘揚中我們的使命任重而道遠,所以要樹立中國傳統音樂的保護意識,有了保護意識才能更好地去繼承和發展,對于白族音樂不僅要保護更要有創新精神,為民族音樂的發展尋求機遇。其次,國家和政府要加強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視,制定合理的政策來保證民族音樂能夠得到弘揚個發展,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規,加強人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得到較好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