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如何確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充分認識自我,主動發展,全面發展,是我在教學中探索的問題。
作為一名新教師應感為人先,永于探索。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理念,我正努力在實踐的。英語中有句諺語:“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因此,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是學生英語學習成敗的關鍵。教師只有通過學習活動的創設,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這也是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和有效策略。
1 精心設計話題,讓學生喜歡學習過程
因為我所任教的是中低年級學生,她們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學習的特點:喜歡游戲、畫面、新穎的話題等等。于是我在課堂上時常設計一些話題,而這些話題必須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欲望。但符合學生興趣的話題很多,教師可以巧妙地把它們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從而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話題交流中進入到所學的知識。或采用導入激趣法,或設置懸念,或引發思考,或喚起回憶,情景再現;或激起情感,融入文本,使學生一進入課堂就產生飽滿的熱情。
例如:設計猜物、找物的游戲,導入Listen! What can you hear?句型,以Lucy和朋友去世紀公園玩這一情境引出交通工具這一話題。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1)The students imitate the sound.
T: Is it a bus ?
Ss: No. It goes ‘Choo... Choo…
(2) Fill in the blanks: Choo... ______ … Listen, ______ can you_____ ?
Ss: Choo... Choo…Listen , what can you hear ?
Lead to : train
(1) tr_ _n ? ?[wait ?rain ]
Little train to read it and act as a train.
(2) Chant: ?Choo…______… What ____ you _______?
Choo…Choo… ? I can ______ ?a_____.
(3) Describe the train :
T:Look at the train. How is the train?
S: Its…
Ss fill in them and read the passage.
Look at the train. Its big and long. Its very fast.
Listen to the train. It goes ‘Choo... Choo… .
通過以上的話題設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說話、朗讀,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地學習狀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 重視聽說結合,讓學生積極學習表達
心理學測試表明,人們通過視聽覺所獲取的知識占全部知識80%以上。聽的能力在英語四項能力中也是排在首位,因此從“聽”開始不僅符合教學規律,也符合學習規律。對于缺少英語語言環境的我班學生來說,聽,是他們獲取英語知識和純正優美的語音語調的唯一途徑。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聽力,才能聽清、聽懂別人說的英語,才能使學生有信心去說,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際,才能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每節課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如在學到“Happy Birthday!”的內容的時候,我先請學生聽對話錄音,并以問題“whose birthday ?how old is she?”引導學生邊聽邊思考,之后請學生以“過生日”為主題進行英語會話操練。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說話練習。
T:Do you want to know whats in the nice house?
Ss: Yes.
T: OK. Lets take a look!
T: Lucy goes into the nice house.
T: What can she see in the nice house?
Ss: She can see (a chair Ss: Its hard.>, a table) in the nice house. b. T: What can Lucy see on the table? Ss: Lucy can see some milk on the table. Teach: milk T: How is Lucy? 再如:在2B M1U3 Beside the window中,我根據書本上的listen and enjoy板塊拓展了What can Ming hear的故事,通過讓學生聽聲音,來用Ming can hear a ...描述主人公Ming在窗邊所聽到的交通工具的聲音。學生對可愛的Ming以及聲音都非常感興趣,在說說,演演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本課的核心內容。 3 以活潑的語境,讓學生融入文本。 情景教學融知識與趣味性為一體,課堂形式活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在本課創設了大量的情景,在模擬真實的語境中學習,使學生既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又培養了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比如在課前熱身活動時通過歡快的英文歌曲《Teddy Bear》引出本課的主人公之一“熊”;通過改編可愛的韓國歌曲《三只熊》,讓學生在唱唱跳跳中了解三只熊的身體、外貌特征(復習2A學過的形容詞),讓學生歡樂地融入故事角色中。 T: How many bears can you see? S: I can see three bears.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the house.) T: Who are they? T: Listen! (Im Papa Bear. Im Mama Bear. Im Baby Bear) T: How is Papa/Mama/Baby bear? Ss: (big and fat, kind and nice, cute and sweet…) Ss say and do the actions. …… 在講授新單詞thirsty 和句型Im thirsty . I want some ? ? ?.時設置情景,讓學生使用模擬飲料販賣機購買需要的飲料,用真實生活場景的親和力,增強學生開口操練句型的積極性。講授新單詞hungry和句型Im hungry. I want some ? ? ?.時利用游戲 “The food train”的情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緊張快樂的氛圍中操練句型,同時訓練學生口眼結合的快速反應能力。 T:Do you want to know whats in the nice house? She is thirsty. She wants some milk. Teach: thirsty Show some pictures: The bird /flowers /soil is (are) thirsty. Ss: Yes. T: OK. Lets take a look! T: Lucy goes into the nice house. T: What can she see in the nice house? Ss: She can see (a chair Ss: Its hard.>, a table) in the nice house. Lucy: Im thirsty. I want some milk. 通過這些情景的設置,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注意力集中,參與活動踴躍,基本上達到了我預設的教學效果。 在初步感知對話內容的同時,再以逐句跟讀的形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同時我還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加以適當的引導,進行拓展對話的創造性操練。通過這樣的聽說練習,不僅使學生體會到能聽懂英語的自豪感,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學會聽、學會模仿,達到語言交際的真正目的。 4 巧設趣味游戲,讓學生有感而學 課堂應該就是生動、活潑的。因而我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巧設游戲,帶學生走進英語情境。例如在教學“spring”“summer”“fall”“Winter”時,首先播放四季的燈片,讓學生感知四季的特點,然后告訴他們每個季節的名稱,并認讀。接著,我又設計一個游戲“走進四季”。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沒有葉子),然后用英文說四季的名稱,讓學生在大樹上分別畫上樹葉。學生自然在聽到“spring”時添樹芽,“summer”時畫樹葉,“fall”時涂黃色,“winter”時將葉子擦去。這個游戲讓學生重溫了四季的特點,并能夠對應地記住“spring”“summer”“fall”“winter”這4個單詞。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隨意畫出四季的代表性景物,讓其他學生猜,并舉起手中的單詞卡片示意猜到的答案。這樣,整節課都圍繞“四季”在游戲,情景交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5 評價活動,讓學生具有主體意識 課堂教學中少不了評價。評價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學生主體的尊重。通過傾聽去理解、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參與學習變得更加主動、積極。 激勵評價,激發學生表達的勇氣。在課堂教學中,當傾聽完學生的課堂發言之后,我常常對學生的發言及時表達自己的驚嘆之情,以此給與學生進一步發言的信息和動力。比如,在上一個案例中,學生興致勃勃介紹完自己的家的結構之后,我此時就通過一些手勢、眼神、激勵性的話語,表達對學生發言的驚嘆之情。比如:you do a good job,excellent! Wonderful! Great!等激勵的話語。或者對學生的描述表示肯定和贊賞I got it, you have a big house. Your bedroom is tidy. Your house is beautiful.等等。讓學生體驗到老師對其發言的肯定,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動力和勇氣。 小組參與評價,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小組為單位的學習與合作,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集體的力量去競爭。首先讓學生分組,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目標。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進行練習,然后全班進行評價交流。其次,根據預定目標對各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可以由教師指出,也可以是學生個體或組與組之間相互討論后作出的。最后,讓學生運用評價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發展相應的能力。如教師可根據各小組的回答,把每一組創編最好的地方組合起來進行練習,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當然,在小組活動中,有部分同學可能會因能力不夠等原因而受冷落或不敢積極參與。這時,教師大力倡導合作精神,鼓勵小組成員互相幫助,設計團隊匯報形式,爭取不讓一個組員掉隊。由于采用了評價機制,學生有了目標和動力,同學們一改往日小組活動沉悶的現象,每個小組都爭先恐后,積極活躍。 當然,課堂發言的主體是學生,我常常站在學生的立場,用學生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用學生的心靈去感悟。我還常常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升對學生發言的理解和感悟,并作出及時而適度的評價。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由此他們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學習活動培養了學生健康的情感,積極的學習生活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了學生健全的人格。 (作者單位:上海市永清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