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配欣
隨著“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概念的不斷發展和深入,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已經上升到推動創新性國家建設的重要層面。目前各大高校都開始陸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明確創新創業教育概念,拓展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方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需要與專業教育融合,需要政府、高校、企業三方緊密合作。
隨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青年學生的創業備受國家以及社會關注。提出之始,創新創業其實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大學生就業的方式之一,關注點往往在于傳統的創業上,在高校的話還有可能在創業類的競賽上。2018年雙創周時,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激發創新潛力和市場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雙創升級版。隨著“雙創”概念的不斷發展和深入,人們也逐漸理解“雙創”的核心其實是“新”,新的概念,新的思想,新的方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成為必然。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已經上升到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層面,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高校作為青年學生教育的主陣地,面向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1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
創新并不是發明,也不是全新,而是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之上,或者現有的產品之上為客戶創造一個新的價值和體驗。這種創新是超越現有產品層面的,但是又不能脫離現有的技術和水平,是需要記成本,也需要產生回報的。所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動手與實踐能力,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任務在于幫助大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掌握技能、有效運用相關政策、專業知識開展創新創業;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可以是通過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的方式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統一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體驗、思考和感悟。
2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和步驟
2.1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
創新過程中一般會用到一些方法和技巧,即創新技術。目前應用較多的創新技術有第一代的逆向發散思維、第二代的TRIZ理論和第三代的CODEX理論。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其實就是向學生傳遞和教授這種創新技術,不同的是不能在課堂上去講它原理和發展史,而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去通過活動實踐、體會和感悟這個原理,最終讓學生能夠去運用這個原理。這也就決定的創新教育的授課方式與傳統課堂不同,有現在用的較多的反轉課堂、工作坊,小范圍的話可以有類似團體輔導的活動的形式。
2.2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步驟
一般步驟是:首先通過一些小的游戲進行課前熱身,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即破冰環節。然后針對某一固定問題,課堂引導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尋找事物的痛點、癢點以及興奮點。當找到現有產品的痛點、癢點之后,就可利用一定原則對現有產品或技術進行優化和升級,最終形成一個創意點。如我們現在街頭常見的小包KTV,電視遙控的語音搜臺功能,就是針對原有產品的痛點,對產品進行極簡優化的結果,去掉了原有KTV占地大、人工費用高的問題、去掉了遙控繁雜的按鍵。創意產生之后就是實現創意到產品的轉化過程,首先將創意點進行概念分析,通過問題-方案-測試的設計思維三部曲,對創意進行共情分析-然后對目標客戶和市場進行定義和問題重構,隨后可以得出多個創意方案,將這些創意方案在小組內進行測試,最終根據測試結果對自己的創意進行反思和重新定義,最終形成產品原型制作。原型制作完成之后就是進行商業模式探索、市場定位、風險分析的環節,最終實現產品的市場價值。至此就完成了一個產品從無到有,從概念到可實操的的過程。
2.3 創新創業教師的職責
在整個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職責就是不斷的去激發和引導學生思考,既不能給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也不能去干預學生的想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痛點,從自己現有的知識、能力和各項資源出發去生發創意,并通過不斷的迭代來形成相對可行的產品原型,然后去實踐。比如我們做過的“5元錢大挑戰”游戲,就是先讓學生去針對當前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這個小組我們稱之為創業團隊,激發他們團隊形成產品原型之后,就讓每個小組以5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在一個小時之內,將自己的產品原型在校園進行推廣,并賺取利潤。
3 目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思考
3.1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建設和發展。有一些重點院校還專門成立了創新創業二級學院,邀請各專業的專業老師,通過專創融合的理念開發出基于不同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所有進入到這個學院學習的學生均可以獲得除專業證書以外的關于創新創業的習證明。
除了“專創融合”理念很多高校還提出了“設計驅動”、“高新技術轉化”、“師生共創”等理念,有些高校將創新創業項目首先進行“實驗室”級別的設計,然后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小范圍體驗服務,通過收集用戶的反饋信息,不斷迭代出新的產品,并加以推廣和開發。
3.2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與專業教育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要想進一步的發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頸性的問題,比如所有的創意都是要基于學生現在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的,那這就需要我們專業教師的介入,需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特別是對于應用型的高校來說,應該主動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圍繞 “綜合素質、應用能力、創新精神”三個維度,培養高素質、高水平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所以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進行融合,讓學生在專業基礎上,利用各專業知識進行創新、生發創意,既能能促進專業的實踐落地,也能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所以目前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是增強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提高專業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綜合實踐能力,增強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3.3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發揮社會合力
當然創新創業教育也離不開政府、企業的支持。創新創業教育的正常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政府的合理引導可以促使創新創業教育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政府的大力扶持可以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企業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可以通過產、學、研融合方式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更多的物質保障和經濟支持,同時企業可以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更多的實踐機會,促使創新創業教育快速落穩落實。構建學校、企業、政府三方緊密合作的創新創業平臺體系,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宗旨,以產、學、研融合為路徑,探索多方位、多渠道結合的培養模式,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以創新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促使創新創業教育向著更快更好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