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
良好的科學素養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課程改革后的中學生物教材,內容更貼近生活,貼近自然,貼近社會,更具有科學性、趣味性,更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新課程增添了一些科學前沿的知識,尤其是在現代生物技術方面改動很大。作為一名多年從事一線教學的生物學教師,深知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必須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充分利用教材特點,充分利用教材中關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材料,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培養。
下面談一下本人的一點做法和體會。
1 加強對學生的生物史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物科學的概念、原理,無不來自于客觀的實踐,來自于科學家的科學研究。通過學習科學家的故事,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讓他們去感悟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科學探究的熱情,來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例如:用課件展示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過程時,讓學生帶著教師精心準備的幾個問題,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和深入思考,并展開討論,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提出的疑義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明確:一個實驗結論得出的時候,它是經過了提出問題→創立假設→設計實驗→分析結果→再實驗再觀察,直到找出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這不僅是青霉素發現的基本過程,也是生物科學研究的最基本過程。
2 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生物學的知識豐富多彩,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生來就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尤其是對多姿多彩的生命現象更是充滿了熱情。教師要善于將生物學知識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探索生命規律的過程中能夠產生充實感和興奮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而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進而將這種好奇心保持下來,并將其轉化成為對科學和學習科學的正確態度。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預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凸顯其主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探究發現的世界。多開展生物學課外科技活動,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在實驗中去實踐、動手和思維,這不僅能使他們的學習興趣、情感、意志得到培養和發展,還能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展思維能力。
3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注重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
在學生探究活動中要著重強調探究過程,而不是結果,重在使學生認識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精神。教師要根據實際,對活動的內容、難度和形式要靈活掌握。在設計時,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特別強調方案的獨特和新穎地方。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生物學實驗方法,能夠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分析現象,還能在探索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要善于挖掘新課程教材,精心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備課中就要在教學設計中始終滲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并且要制定適用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多層次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不斷研究創新性教學的規律,注重民主、啟發的原則,引導學生多參與、多實踐,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和創新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從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采用各種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給學生親身實踐的機會。
4 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生物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的合作精神,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是科學界合作的典范。教師告訴學生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要善于與他人交流溝通,要善于與他人合作。在生物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要學會合作??梢允切〗M合作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合作交流。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個人或小組的疑難問題,讓全班同學討論解決。學生充分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學習過程呈現自主、主動、創新相互依存。每個學生都要學會自主學習,在反復實踐中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5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養成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實驗能力的前提,也是發展智力的基礎。中學生具備敏銳精細的觀察能力是學好生物學及其他科學必備的良好素質,只有重視他們的觀察能力,才能提高觀察的效率。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時,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對接下來的觀察任務提出一定的要求和目標,清楚的說出觀察的步驟,從而能夠在實際的觀察中有條不紊的進行,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觀察效果。例如在進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時,觀察之前教師可以先將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學生講清楚,從而學生在觀察過程當中就會對細胞的基本結構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讓學生一邊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一邊繪制觀察到的圖像,看到什么就畫什么,圖像力求真實。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促進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對科學的本質和客觀世界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單位:甘肅白銀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