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花
職業教育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技術型人才,特別是在一些基層技術崗位中,職業教育更是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而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業都要求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工業生產中,一些基層技術崗位的人才需求模式發生了變化,繼而要求職業教育能夠展開對這些技術型人才的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旨在保證職業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實踐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職業教育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活動為例,分析在新時期下職業教育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現狀,為其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提供建議。
電子電工專業主要為社會工業生產培育一批具有電子技術和電氣工程基礎知識的人才隊伍,這批技術應用人才還要求能夠從事各種電子設備的維護、管理。可以說職業教育中所培育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是一批具有綜合能力和綜合技術的人才隊伍,進可以繼續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成為工業生產中的專業技術人才,退可確保工業生產一線的技術性。可以說職業教育培養下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對于社會的進步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實現對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究也成為重中之重。
1 職業教育下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現狀
職業教育背景下的電子電工專業教學主要是以職業教育為基礎,實現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知識體系以及實踐應用能力的統籌性教學,要求培育好的電子電工專業學生能夠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且能夠實現“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的各項工作,并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有專長的寬厚型、復合型具有創新能力的中級技術工人。可以說這是社會發展下對于職業教育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所提出的培育目標。但是事實上,在當前的職業教育下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活動存在著培養目標模糊,學生積極性不足,學習效率不佳的情況,因此急需展開對職業教育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研究,從根本上提高職業教育培育下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隊伍力量。
2 職業教育下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
2.1 明確職業教育下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目標定位
對于職業教育活動而言,其不論是在知識體系創建還是在實踐探索能力培養方面同素質教育、個性教育等都具有一定的差異,當前為了確保職業教育下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能夠實現較高的就業率,更好地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相關行業服務,根本在于明確職業教育下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目標的確定。只有在明確職業教育要培養怎么樣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才能夠在教學設計、教學課程設置等各方面實現相適應的發展,也能夠由此形成職業教育活動獨特的教學風格,增強職業教育院校下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的市場競爭力。
2.2 樹立以學生興趣為主體的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活動
新的時期下,電子電工專業人才培養不僅僅是實現批量化的人才培育,而是要求能夠實現個性化的、精品化的人才培育。因此要求在職業教育活動中,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在課堂實踐活動中,讓中職學生能夠有機會展開電子電工知識體系的探究思考,還有機會讓電子電工專業學生展開實踐探究活動。如加強校企合作機制,確保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生的實踐活動同相關企業的項目建設為基礎,讓學生真正的能夠進入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相關操作中。同時構建起以學生個性化為主的教學模式,還要求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導入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教學理念完成對職業教育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活動。如教師采用微課的形式,導入問題確保學生能夠展開問題的自主探究學習,并且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分析,最終獲得最終的答案。
2.3 加強職業教育電子電工專業教學考核體系建設
傳統的職業教育活動下的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動力和壓力都不夠,學生是否掌握了電子電工專業相關知識,是否展開了探究思考等問題教師一概不知。而事實上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電子電工相關知識體系的培育是不足的,其專業的實踐活動更是不夠,因此務必要實現對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全過程監管,當前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實現多元主體的教學評價。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能夠完成對教學不足的探究,確保下一階段教師的教學設計是符合標準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評價考核指標,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跟蹤調查,實現對學生的電子電工專業知識的全過程跟蹤,肯定學生的學習成就,對學困生重新制定個性化的培育目標。總之實現對職業教育下的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是一個全過程的改革活動,要求教師、學生等多個主體都能夠投入其中。
3 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電工專業是一門系統的、復雜的專業學科,在各行各業中都能夠涉及到電氣及自動化專業內容。除了高等教育活動下所培育的一批專業的高素質的電氣人才之外,職業教育下的電子電工專業人才培養才是重點所在。因此要求能夠重視職業教育活動的創新改革,針對于當前社會發展的世紀人才需求情況,做好教學計劃設置,還要求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實現電子電工專業的專業細節創新。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