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俊 沈鄴


目的 探討CBL+MDT模式在醫學生臨床教學、見習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 以100例醫學生為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間,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實習醫生平均分為兩組,將其中50例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醫學生納入對照組,另外50例采用CBL+MDT模式的醫學生納入觀察組,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講兩組醫學生教學效果調查情況進行比較,將兩組醫學生臨床技能考核成績進行比較。結果 對兩組醫學生綜合比較后得知,觀察組基礎理論知識、思維判斷能力、臨床技能及自學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比較,觀察組醫學生問診、輔助檢查、回答問題、書寫病例及體格檢查等方面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CBL+MDT模式運用到臨床教學及見習中,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思維判斷能力、臨床技能及自學能力,同時,醫學生問診、輔助檢查、回答問題、書寫病例及體格檢查等方面成績得以顯著提高,值得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臨床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引導學生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培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醫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其醫療水平決定著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院的實力,因此,執業醫師的門檻越來越高,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越遠越大,使得我國就醫困難的情況日漸明顯,如何提高醫學生的教學質量并將其運用到實際中,是臨床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本文針對100例醫學生為對象,對CBL+MDT模式在醫學生臨床教學、見習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整理具體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以100例醫學生為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實習醫生平均分為兩組,將其中50例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醫學生納入對照組,另外50例采用CBL+MDT模式的醫學生納入觀察組。對照組年齡最小20.1歲,最大25.3歲,平均年齡(22.68±1.71)歲;觀察組年齡最小21.6歲,最大25.6歲,平均年齡(22.78±1.54)歲,醫生以上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n=50)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按照教學大綱中的教學任務,依次進行講解。主要使用講授法,教師作為授課的主題,學生被動參與,通過說教的形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學習。理論授課結束之后,將學生分組安排臨床見習,帶教老師將臨床病例現象分析,學生根據分析內容自行記筆記。
觀察組(n=50)采用CBL+MDT模式,主要包含:①病例選擇。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按照臨床就診順序,向學生提供病史及體征,引導學生先獨立判斷,然后需要做何種影像學檢查,確診后下一步的治療計劃。然后提供原始病歷讓學生記錄診療過程,教師找出其中的不足,結合診斷學、影像學、檢驗學、藥理學及病理生理學等多學科內容進行詳細的討論。(2)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須有啟發性及邏輯推理性,并結合實際病例情況,經得起臨床推敲與辯證。(3)教師引導。課前先將病例與問題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帶著目標學習本節課需要教授的內容,提前小組討論,并通過查閱資料及書籍的方式,共同探討。
1.3 觀察指標
①教學效果,采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對基礎理論知識、思維判斷能力、臨床技能及自學能力對等4個條目進行評價,采用3分制,總分12分,非常滿意(3分)、滿意(2分)、一般(1分)、不滿意(0分),采取不記名的形式,學生填寫后收回調查結果。
②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分為:問診、輔助檢查、回答問題、書寫病例及體格檢查等5部分,每部分20分,總分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軟件系統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平均數±標準差數據資料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醫學生教學效果評分結果比較
對兩組醫學生綜合比較后得知,觀察組基礎理論知識、思維判斷能力、臨床技能及自學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醫學生臨床技能考核成績結果比較
經比較,觀察組醫學生問診、輔助檢查、回答問題、書寫病例及體格檢查等方面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當今主流服務理念“以患者為中心”,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逐漸提高,不僅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做依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運用到臨床工作中,CBL是一種以病例為先導的教學方式,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為主導,將復雜且有意義的問題帶到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問題,并說明原因,教師再進行點評,糾正錯誤的判斷方式及治療方法,并進行補充,運用生物學、解剖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等學過的多學科知識,運用到臨床教學中。而MDT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具有專業、互動、分級及快速等優點,且多學科向結合,避免單一學科對疾病診斷造成的局限性。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CBL+MDT模式之后,醫學生的教學效果得以全面提升,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思維判斷能力、臨床技能及自學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同時醫學生問診、輔助檢查、回答問題、書寫病例及體格檢查等方面成績也得以提升,說明CBL+MDT模式在臨床教學及見習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使得醫學生的專業技能得以有效提升,有利于我國醫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對我國醫療水平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將CBL+MDT模式運用到臨床教學及見習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思維判斷能力、臨床技能及自學能力,同時,醫學生問診、輔助檢查、回答問題、書寫病例及體格檢查等方面成績得以顯著提高,值得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作者單位:1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 2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