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特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絡的普及讓學生能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以及不同的思想,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因此高職院校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積極轉換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念、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做好團隊建設,盡最大的可能保證學生的上網安全,在網絡學習的前提下不沉迷于網絡,不被網絡上的不法分子所利用,不斷地改進、優化,最終找到最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引言:為了使得當今時代的大學生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在如今的網絡環境下必須進行改變。網絡平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授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的宣傳、推動其發展,積極的應對網絡環境帶給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全面的探索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機制及其方法,最大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從而實現高效的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
1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互聯網技術走進快速的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互聯網技術也被引用到了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學當中。因材施教是我國從古至今都十分提倡的教學手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學生的基本信息得到了更便捷更全面的采集,比如年齡、性別、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等等一應俱全。在擁有如此龐大的數據庫的前提下,教師可以更好的了解每一名學生,從而了解到每一個學生在思想政治素養上有何不足,從而對其采取更適合學生本身的教育方法。同時在網絡信息十分便捷的基礎上,傳統的依靠書本、黑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也在逐步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建立安全健康的網絡平臺,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上課地點不在局限于學校、教室,上課時間也變得更加的靈活。信息量更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授課不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枯燥無味,學生也可以掌握更多的關于思想政治的信息、知識。
2網絡環境對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利弊
2.1網絡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互聯網的普及為人類帶來了足不出戶便可縱觀世界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弊端也逐漸展現在人們眼前。互聯網的虛擬性可以給予人們現實生活中無法體驗到的感覺。這種感覺給予人們一種新鮮的體驗以及前所未有的刺激,可以讓人們在其中縱情的發泄現實生活中的不滿也可以讓人們獲得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成就,在互聯網的自由與現實生活中的拘束產生的鮮明的對比下人們非常自然而然的便會沉溺其中,從而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然而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還未成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容易發生不可扭轉的變形。同時現如今許多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平臺這個掩體做出了一系列不法行為,入世未深的大學生便成為了其眼中的羔羊,大學生被網絡平臺上的不法分子詐騙、勒索的案例至今早已數不勝數。保護大學生上網安全尤為重要。
2.2網絡環境沖擊教師權威
傳統課堂上課都是在教室里,通過老師教授學生聽講的面授方式進行,思想教育也不例外。但在現如今的網絡大背景下,學生獲取信息、知識已經變得十分便捷。隨手可得的知識信息使得學生們認為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早已不再新鮮,從而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產生質疑,從而導致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弱化,從而導致教師的權威受到影響。傳統的思想教育都是以面授為主,因此教師在上課前需要做收集資料、備課講義的準備工作,但是封閉的環境對于正值青年的學生們無疑是枯燥乏味的,相同的知識量在網絡上也可以獲得的時候面授課便顯得更加的枯燥從而使得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當教師付出巨大精力精心準備的課程不受到學生認可的時候,教師的心理將會受到一定的打擊,從而影響到教學質量。
2.3網絡環境對高校政治教育帶來的優勢
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自然是新奇不已的,當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相結合自然會給教師以及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快速便捷的網絡帶給思想教育的必然是更加快速獲得、更加全面的信息量,充足的信息量可以使得教師們繁瑣復雜的備課工作變得輕松,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到的知識面也將更加寬廣。不僅如此,網絡的飛速發展也可以將學校與家庭相結合。教育不再是學校、教師單方面的任務,更是家長教師共同的任務,當家長與教師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溝通,不必要的誤會將會被避免,涉及不到的教育層面也將被普及,從而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得以保障,學生素質得以提高,少年強則國強,讓現代網絡技術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引領教育水平得到飛速提高。
3網絡環境下的教育創新
3.1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創新
對于教育而言,其基礎便是教育觀念。在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想得到創新必然要先對其教學觀念進行創新,否則創新工作將寸步難行。網絡作為全球化的平臺,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領導應意識到其重要性,并大力支持并發展校園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學。一方面,校方應引進一批供網絡教育使用的設備,為學生教師提供優良的網絡教學環境,進而擴大網絡教育的范圍,使其得到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校方應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保駕護航,保證學生在上網絡課程的時候不會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危害,避免學生沉迷網絡不能自拔并且校方應保證不法分子不能威脅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最后,校方應引導大學生進行網絡學習,使其能夠主動查閱信息、討論交流、分析問題,使學生在網絡教學中健康茁壯的成長。
3.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按部就班的講課學生木訥古板的學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占據了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資源廣泛內容豐富的優勢,因此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變被動為主動,教師提出問題并加以引導讓學生自主查閱、討論、思考解決問題,最終由教師給出正確答案。讓教育模式從單向的傳授改變為雙向的互動,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向學生傳輸知識。同時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學生個人資料庫,了解每一位同學,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實用性的教育方法,使得教學成果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群體的素質水準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水平,為了更好的提高大學生道德素養,校方可以舉辦文明上網的相關講座、通過制約網絡不文明行為來提高學生的網絡素質。
結語:綜上所述,網絡環境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現有的網絡環境為基礎,不斷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不斷地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空間,高職院校相關人員應該抓住機遇、與時俱進,不斷改革深化教學理念,不斷提高網絡教學水平,使得網絡思想教育水平得到最大化、最優化的發展,最大程度的摒棄網絡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營造健康的網絡平臺,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開辟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體系。
(作者單位: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