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玉玲
摘 ?要:隨著新的課程目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教育階段內各個學科也逐步依據自身特點,結合新課標要求,積極改革自身傳統教學手段,創新和創建新型課堂的開展模式。具體到語文學科,教師也應依據新課改的中心思想和課程目標針對教學模式實施創新,構建氛圍濃厚,效果卓越的語文學習課堂,放寬課堂思維限制,提升課堂開放程度,為學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抒發己見的環境。在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教學效果更突出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因此,教師應積極思考,領會課改意圖,把握學生需求,運用自身教學魅力和教學手段完成高校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初中語文
初中階段內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同于小學,其無論是學習難度抑或是學習方法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初中階段語文教材內文言文的引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如何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保護學生的學習勁頭不因受挫而消沉,是初中語文教師所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筆者依據自身教學案例的積累和經驗總結,提出了初中階段教學模式改革的合理途徑,希望可以為初中階段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提供借鑒經驗,推動初中語文的教學進步。
一、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教材內涵
教師應當善于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對教學語言的熟練運用和教學魅力的感染散發,推動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其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學習懸念,組織學生分享預習心得等教學手段的運用,幫助學生在分析文章過程中構建獨特的思維框架,切實了解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偏差,從而有導向、有針對地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幫助學生對文章內涵和作者思想形成自己的分析和認知。
例如,教師可以在《社戲》的教學課堂開展之前,為學生普及課文相關的紹興鄉下習俗,讓學生先行構思社戲的開展場面,然后再組織學生預習,揭開社戲懸念;其次教師可以在預習環節中拋出教學問題,如:“魯迅先生為什么要著重描寫看社戲之后的情境?”導向性地組織學生預習,通過聽取學生對預習過程的心得和教學過程的思考,制訂下一步的課堂教學重點。
二、創設生活情境,把握教學主題
語文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唯有準確把握生活情境的開展要點并在實際課堂開展中加以運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學生在課堂中的陌生感,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體會語文學科的無限魅力,與此同時,教師也應把握課堂尺度,依據教學規劃和學生情況合理開展教學活動,緊扣教學目標營造生活情境,避免課堂形成散漫風氣。
例如,在《最后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文章的寫作背景,對文章中出現的如“普魯士”等名詞作出解釋,假設當下的課堂也是屬于學生們的最后一課,讓學生通過實際情境的營造,切實感受作者心境,通過設身處地地思考了解文章所流露出的情感氛圍,進而明白當下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發揮教材內容的教育意義。
三、豐富板書內容,聚焦課堂目光
傳統的課堂形式決定了板書在課堂開展中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縱使信息化教學工具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普及和深入應用,其仍無法取代優美雋秀的板書,為學生傳播教師的教學魅力,幫助學生意識到字跡優美的重要意義。教師通過不斷豐富板書內容,創新板書形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勁頭得到持續刺激,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力保證。
教師應當做到板書的書寫條理,讓學生可以清晰明確地了解所授知識。例如在對《登飛來峰》進行教學時,教師將詩句進行有序書寫并注釋,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地學習詩文釋義,通過對后兩句的賞析了解中心思想,避免因為板書的雜亂無章而對古詩的學習和理解造成不必要的阻礙。教師同樣應當做到對板書形式的創新,在課文《三顧茅廬》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樹狀圖的形式進行內容板書,拆分文章內容、行文結構和教學重點,提煉出三顧茅廬的中心環節,透過不同角度分別對不同的內容支線進行探討,最后實行匯總和串聯,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使其更好地把握文章核心。
四、明確課堂安排,發揮管理效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立足自身引導地位,充分發揮管理職能,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適時適當地引入教學問題 從而側面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進度和掌握程度,有指向性地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完成深度探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字典等方式了解課文中所不認識,不理解的文言文字詞,同時加深對已掌握字詞的印象。其次,可以依據學生對文章釋義的大致了解,拋出例如“為什么鄒忌明明鄒忌沒有徐公英俊,卻有許多諸如客人,妻子,小妾等人騙鄒忌說徐公不及鄒忌英俊呢?”此類具有導向性的問題。最后通過對課文的講解再為學生答疑解惑,完成對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控。
因此,教師只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累教學案例,總結教學經驗,通過對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的應用,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為學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課堂表現形式,才能保證初中階段語文課堂的高效實施,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層次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劍香.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09):40-41.
[2]趙壽.積極打造高效課堂,創新初中語文教學[J].內蒙古教育,2019(17):18-19.
[3]蘇集成.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J].傳播力研究,2018,2(27):207.
[4]趙愛旭.高效課堂視域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47):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