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榮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的基本完成,教育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各大高校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愈發強大。相對的,一個是否能合理支撐高校運轉的后勤也就愈發重要。為了規范化管理,高校后勤企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但由于我國社會發展過于快速,導致許多位置并沒有合理且科學的管理人員,也就沒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高校后勤公司的發展也同我國本身的弊端一樣,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比較落后。本文針對高校后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探討解決的對策,希望給予相關人員解決此類問題時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校后勤企業;人力資源;問題;對策
前 言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如今,高校本身也在發展中求進步。而后勤是高校管理組織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后勤企業隨著高校改革發展出現,并且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的趨勢愈發明顯。社會化是高校后勤企業發展的挑戰和機遇。其中要求高校后勤企業在市場中奮發前行,遵循市場規律,為高校本身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但與此同時,教育本身是全世界都非常特殊的一環,所以注定人們對于它的要求非常之高。所以在服務產品與教育有關的情況下,如何在特殊的高校教育領域內進行恰到好處的市場化服務是并不容易平衡的。因此,對于高校后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找出目前企業所面臨的的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策略,讓高校形成良性發展,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后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高校后勤企業人員結構復雜
高校后勤企業員工中主要有兩類員工:在編員工和非在編員工。大量臨時工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企業的不穩定性。
員工來源復雜:從高校內部轉調的員工;正規招聘的員工;本身競聘升職的員工。也就意味著關系復雜繁瑣,難以處理。
員工的年齡、學歷、經驗、技能水平都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形成一個統一有效的標準。意味著相應的管理也是一團糟。
2、高校后勤企業管理理念落后
高校后勤企業的建立時間不算太長,但由于在高校這種社會競爭波及少的地方,所以高校后勤企業本身的變革速度落后于時代。高校后勤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落后,有沿襲于多年前的注重使用而不是培養人才的規則。研究其中原因是企業并沒有將員工當做可以培養和一起為公司發展做貢獻的人才。使得管理氛圍較為緊張,員工并沒有努力奮進的心態,企業工作效率和結果必然不理想[1]。
3、高校后勤企業管理制度不合理
管理制度的不合時宜在任何領域都存在。高校后勤企業也是管理制度跟不上高校本身發展速度的企業之一。首先沒有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崗位職責設置并不清晰,各個部門員工效率不高對于工作本身并沒有清晰認知。其次考評制度沒有隨時代更新、獎勵懲罰制度不明確、創新激勵制度缺乏等等。最后,沒有完善的員工培訓制度。
4、高校后勤企業薪酬制度老舊
企業薪酬制度沒有隨著時代發展。對于發生變化的企業員工崗位、能力、生活花銷沒有進行評估修改,所以不能對員工的工作成功做出準確評價。加之老舊的員工薪酬隨著等級變化而變化。僅僅根據在編和非在編人員進行薪酬的粗暴劃分。這樣的薪酬體系無法做到有效激勵員工。反而吸引不到新鮮血液加入公司,或者這套制度本身就在排擠新加入的員工。造成員工平均年齡越來越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越來越低[2]。企業無法進入良性循環,又如何給予高校更加優質的服務呢?
二、高校后勤企業問題解決對策
1、優化高校后勤企業人力資源結構
對于高校后勤企業中員工的年齡、學歷、技能、工作經驗等不平衡問題。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優化。首先要確定目前企業的高校后勤工作需求,制定相關的合理補充方案。整合企業內部員工基礎資料,讓學歷、技能、專業、經驗等形成量化指標,讓考評和招聘有相關參考。對于人才的引入偏向年輕化和專業化的管理人員,才能給予企業新鮮血液來流通,更加科學規范的服務于高校。其次是對于現有員工的優勢分配更加合理的工作,讓他們可以激發自己的潛力[3]。
2、完善高校后勤企業的管理制度
首先對高校后勤企業進行崗位分析,做出崗位職責說明書,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與責任義務。讓員工對所在崗位都能有一個基礎的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工作完成或者工作結束的階段。崗位職責說明書的明確意味著員工還可以對其他崗位有所了解并且有明確的奮斗方向[4]。
第二,收集相關數據完善或者改革考核評價體系。去除陳舊考核評價體系中不符合現如今時代的部分,加入行之有效的可以激勵員工的考核評價部分。給員工清晰明了的升職加薪體系。
第三,建立行之有效的員工培訓體系,提高員工本身的素質教養、專業技能、服務規范等等。系統的進行員工培訓,可以幫助員工更快進入角色,篩選優質的員工進行培養,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
第四,改革或者完善薪酬體系。薪酬是企業與員工的橋梁。根據上述的有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相對應的薪酬體系。盡量以企業內部工作的完成和達標發放薪酬,而不是全部一刀切到編制問題。
盡量使管理制度偏向科學化和規范化,而不是規則模糊不清,權責也模糊不清。
3、發展的高校后勤企業管理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社會化是必然的趨勢。與之相對應的高校后勤企業的社會化趨勢亦然。不能等到問題造成很大問題之后才開始改變。而是要緊跟時代潮流擁抱發展和改革。發展和變革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后勤企業長久生存的根基。
總 結
在高校后勤企業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中,我們知道明確員工權責、完善考評體系、建立員工培訓體系、完善薪酬體系、緊跟時代的管理理念是應對高校后勤企業問題的策略。高校本身的發展離不開方方面面,高校后勤企業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補全這一部分就可以為高校的發展做出長足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麗萍.我國高校后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3(08):141.
[2] 宋揚揚,王勝本.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背景下社會企業育人資源的開發研究——以人力資源為例[J].唐山學院學報,2018,31(06):96-100.
[3] 張斌,胡維峰.高校后勤的科學化與精細化管理[J].辦公室業務,2018(20):68.
[4] 宋和才.適應“雙一流”建設高校后勤管理與改革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8(11):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