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小華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是十分重要的學科,教育的方面涉及的比較廣,這門學科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些基礎的漢語知識,本文旨在提高學生的整體漢語素質,使德、智、體、美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篇文章主要論述了現在的語文教育現狀,和如何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美育;教育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添加一些德育和美育的知識,這些知識的滲透可以把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人格的正確教育,讓他們的思想能夠向有益的方向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適當加入德育和美育的教育很重要,下文我們就對這種教育方法做出詳細研究。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
(一)通過情感熏陶的方法滲透德育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感受、見解、觀點和情感寄托,當然語文課文也不例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的全方面知識,在課堂上給學生營造相應的場景,并借助逐漸滲透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比如,在教學課文《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為了能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的悲傷、沉重、愛國的情感,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幾首有關于愛國的歌曲及影視片段,這種氣氛和歌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就會感染學生的心靈,激起學生內心的熱情,調節學生的情緒,讓他們在心底由衷地敬佩狼牙山五壯士的愛國精神和高尚品格。
(二)通過閱讀滲透德育
反復閱讀可以加深對文章的印象,還能促進發揮自身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理解。本文所說的閱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課上閱讀,一種是課外閱讀。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要引導學生閱讀書中的重要內容,并科學合理地安排閱讀形式和方法。以課文《抄寫員》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形式來學習這篇文章,其方法就是在班級中找出兩個同學分別扮演父親和抄寫員,并抓住任務的語言特征進行朗讀課文。在這種輕松有趣的氣氛中來學習這篇文章的精髓,來學習抄寫員孝順、顧家、照顧父親的優秀品質,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抄寫員的優秀品德。這種方法比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另一種是課外閱讀,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對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課外書籍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小學的學生還處于成長階段,發育還不是特別成熟,對知識的接收量很有限,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教師需要向學生推薦對學習有幫助的書籍,然后教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正確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從中受到啟發得到幫助。有的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只注重書中的情節,不關注書籍中映射出來的道理,所以在閱讀方面還需要老師幫助。
(三)在豐富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教課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培養,例如,學生有時無法將德育理論轉移到實踐中,從這個角度看,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多做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清明節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去掃墓,回來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親身感受,然后對學生的感受加以表揚和引導,從實踐角度去培養學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質。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會美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獲得美的享受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工具,多媒體可以減少知識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還能學會知識。為了滲透美的教育,必須需要使用多媒體教育方式,在某些練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為每個主題使用不同的文本。諸如面對人們寫的文章,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錄音,播放此相關的音樂進行氛圍渲染或幫助學生捕捉文本傳達的情感信息,加深學生的審美觀。或者,在撰寫文章之前,教師可以閱讀、解釋多媒體照片,和視頻激發學生對美麗的認知。
(二)通過教師優美的語言滲透美育
閱讀教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學生的信息,也開啟了學生心靈的重要職責和使命。例如,《月光曲》這篇課文沒有特殊描寫琴聲、節奏及旋律,但是教師可在在教課過程中加入這些輔助方法,通過自己的語調調節柔和、快速、強烈、高昂激蕩等變化來明讀文章,讓學生在這種語氣變化下來感受音樂的美感。
(三)通過開展課外活動滲透美育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經說過,自然界是引導兒童認識美的最直接的老師,如果要想讓學生更直接、深刻地認識到美,那么多接觸大自然,多做課外活動很有必要。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盡情地體會它的美,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又或者在秋季讓孩子們體驗豐收的喜悅,讓他們知道什么是秋收。這些自然界的變化都是給孩子創造美的基礎。
結束語:
在以上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德育和美育的教育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完美的效果的,教師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滲透,只有堅持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地滲透文化、思想、美育教育,達到最理想的教學狀態。
參考文獻:
[1]戴正興.理論導引策略踐行——2015年度小學語文教育研究動態綜述[J].語文教學通訊,2015(36):15-19.
[2]王艷玲.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41.
span>
[1]江苗.淺談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160.
[2]顧興付.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問題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