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強
摘 要:本文從當前高三學生在默寫題方面存在的得分低的情況出發,認為有兩方面共五點原因導致默寫得分率不高。一方面是書寫有誤,主要有四點:通假字誤寫、難寫字誤寫、易錯字誤寫、形近聲近(同)字誤寫;另一方面是理解有誤。本文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默寫內容不熟。本文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首先要通過多讀、多寫、多練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熟悉度;其次要借助翻譯法來提升學生的默寫質量。本文還建議高三語文老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如“構字法”“句式分析法”等方法提升翻譯能力。
關鍵詞:默寫題;書寫;理解;翻譯法;構字法
一、現狀概述
默寫題分值為6分,相對于整份試題150的總分而言,其所占比值是比較小的。但是,與其它試題相比,默寫題特點明顯:1、考查形式非常明確而且內容固定;2,考查內容貫穿學生的整個初高中,學生非常熟悉。從理論上說,高三學生應當能很好地應對。但實際上,高三學生對此題的把握并不理想。就筆者所在的高三年級來看,最近兩次月考10月平均分為3.34,得分率為55.67%;12月平均分為3.11,得分率為51.82%:情況不令人樂觀。
二、成因分析
到目前為止,筆者所在的高三年級已經將全部默寫篇目練習過一遍。根據調查,筆者認為學生默寫題失分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五點。
(一)書寫方面
1、通假字誤寫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學習通假字有一個要求,即讀時須讀本字之聲,寫時則寫假字之形。所以,學生在默寫時若稍不留意,就會出現誤寫。如《師說》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授)業解惑也”(在舉例時,文中原字為正字,括號內為錯字,下同),又如《勸學》的“雖有(又)槁暴(曝),不復挺者”“君子生(性)非異也”等等。
2、難寫字誤寫
所謂難寫字一是指其筆畫相對繁雜且字形較為復雜,二是指其較為生僻,在文言文中出現的頻率相對較低,因而一般的同學如果沒有多加留意的話,就很容易寫錯。如《赤壁賦》“山川相繆”的“繆”、“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的“壑”“嫠”。
3、易錯字誤寫
本文所謂易錯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指日常生活中常常容易與其它字相混淆而寫錯的。如“學不可以已(己)”(《勸學》)、“過蒙拔(撥)擢”(《陳情表》)、“壬戌(戎、戍)之秋”(《赤壁賦》)、等等。
(2)容易漏寫或增加筆畫而寫錯的。如“氓之蚩蚩”(《氓》)的“蚩”容易漏寫中間的一橫,“煢煢獨立”(《陳情表》)的“煢”中間的橫折彎鉤容易漏寫。
(3)由于語言的演變,造成古今書寫有所差異而寫錯的。如“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蜀道難》)中“峨眉”即今天的“峨嵋山”?,F在雖然統一了寫法,但是在以往,就寫作“峨眉”,學生受今天寫法的影響,在默寫時稍不留意,便寫錯了。
4、形近、聲近(同)字的誤寫
這一類型的字不僅容易在形聲方面誤導學生,更重要的是在意義方面它們也具有相當大的迷惑性。如“艱難苦恨繁霜(煩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煩雙鬢”不僅與“繁霜鬢”的讀音相同,而且在意義上也與其有相通之處,容易讓學生產生混淆。
(二)理解方面
從調查結果來看,這一類型的失分在所有的失分類型中比重是最大的。由于現在的默寫題已從原來的背誦型默寫變為理解型默寫,故學生在原來書寫、背誦兩大難點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難度更大的考點:對文本的理解正確而且到位。如果考生還如原來那樣只追求死記硬背而不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下功夫的話,那么就會出現“對全文可以倒背如流,但就是默不正確”的現象。
三、對策研究
根據上述,要解決學生默寫題失分問題就得要求學生在“熟練”上下功夫。學生不僅要多讀多背,還要多寫。如通假字、難寫字與易錯字,這幾種類型字在默寫上并不存在理解方面的問題,只要熟讀熟寫是完全可以正確掌握的。
至于形近聲近(同)字的干擾問題及如何正確選擇默寫句問題,筆者認為可以用翻譯法來解決,理由如下:
首先,指導學生對必背篇目進行翻譯,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還可以培養并提高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重要字詞含意的能力。
其次,理解性默寫本質上就是情境默寫。這個特點天然地就與翻譯結合上下文語境的要求相契合。通過翻譯全文,學生可以理解詩句與全詩的上下文關系,在默寫時可以找準填入句與題目情境的契合點,從而選準句子。
最后,指導學生對必背篇目進行翻譯,還有助于學生與高三文言文復習相結合,提升文言文復習的效果。畢竟讀懂一篇淺顯文言文本身就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因而指導學生對必背篇目進行翻譯就非常必要了;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一些實詞推斷的方法指導。
還需要強調的是本文提倡的翻譯詩文的方法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學生默寫題的答題質量;畢竟古詩文的鑒賞,特別是詩歌鑒賞有其自身的一套體系,而且詩歌鑒賞重在品悟,若以翻譯來坐實,則成“燓棋煮鶴”了。
參考文獻:
[1]邊少初.名句名篇默寫失分原因淺析[J].語文教學通訊,2005(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