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菊 王光輝 祝偉



摘要 ?利用濟陽縣2017年的氣溫、降水、日照等主要氣象因素資料,與常年和去年進行比較,分析了氣候特征,并就災害性天氣對當地農業、人民生活的影響進行了評價。通過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生育期間的氣候條件分析,綜評濟陽縣2017年的氣候年景為平年。
關鍵詞氣候特征;影響評價;山東濟陽
中圖分類號:P4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3-048-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3.018
山東濟陽地處魯北平原南端,位于黃河下游,與省會濟南毗鄰,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小麥、玉米。近年來,異常天氣現象頻發,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給當地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筆者采用濟陽縣近30年的歷史氣象資料,通過距平和趨勢分析,對2017年度的主要氣象要素及異常氣候事件,進行了科學分析評價,旨在了解異常天氣發生規律,為有效規避災害性天氣提供參考。
1基本氣候概況
1.1氣溫
從表1可以看出,2017年濟陽縣平均氣溫為14.2℃,較常年同期偏高1.1℃。各月平均氣溫,10月為負距平,距平值達-0.5℃;其他各月均為正距平,其中5月距平值最大,達2.8℃。
由此可見,濟陽縣全年各月平均氣溫大部分偏高,1、4月顯著偏高,5、9月異常偏高, 7、8月偏高,其他各月均正常。最冷月出現在1月,平均氣溫為-0.9℃。最熱月出現在7月,平均氣溫為28.1℃。年極端最低氣溫-10.1℃,出現在1月20日和1月22日;年極端最高氣溫39.2℃,出現在7月11日。全年≥0℃的積溫為5 290.9℃,較常年偏多388.0℃,較2016年偏少0.7℃。總體來看,2017年屬于氣溫異常偏高年份。
1.2降水量
從表2可以看出,2017年年降水量為529.8 mm,較常年偏少55.3 mm,較2016年偏少79.6 mm,年內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降水總量為389.7 mm,占年總降水總量的74.0%。從各月平均降水量來看,正距平的月份為1、3、4、7、10月,其他月份均為負距平。由此可見,9、11、12月異常偏少,3月異常偏多,總體來看,2017年屬于降水正常年份。
1.3日照時數
從表3可以看出,2017年濟陽縣年日照時數2 208.7 h,較常年偏少180.5 h,較2016年偏多73.0 h,除2、5、11月偏多外,其余各月日照時數均偏少,總體來看,2017年屬于日照偏少年份。
2四季氣候特征
2017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濟陽縣各季度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各季度降水量秋季較常年偏少,其余較常年偏多;各季度日照時數春季較常年偏多,其余均較常年偏少。
2.1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2017年冬季(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平均氣溫為0.8℃,較常年偏高1.7℃,較2016年偏高1.1℃。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10.1℃,出現在1月20日和1月22日。寒冷日數(-14.9℃≤日最低氣溫≤-10℃)為2 d。冬季降水量為20.3 mm,較常年偏多3.8 mm,較2016年偏少7.2 mm。冬季日照時數為386.0 h,較常年偏少97.3 h,較2016年偏少93.8 h。
2.2春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
2017年春季(3—5月)平均氣溫為15.7℃,較常年偏高1.9℃,較2016年偏高0.2℃。春季降水量為94.7 mm,較常年偏多7.8 mm,較2016年偏多31.4 mm。春季日照時數為724.7 h,較常年偏多23.6 h,較2016年偏多36.5 h。
2.3夏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2017年夏季(6—8月)平均氣溫為26.5℃,較常年偏高0.7℃,較2016年偏高0.3℃。其中極端最高氣溫39.2℃,出現在7月11日,高溫日數(35℃≤日最高氣溫≤39.9℃的日數)為17 d。夏季降水量為389.7 mm,較常年偏多4.0 mm,較2016年偏少61.0 mm。夏季日照時數為524.4 h,較常年偏少118.4 h,較2016年偏少30.0 h。
2.4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
2017年秋季(9—11月)平均氣溫為14.1℃,較常年偏高0.6℃,較2016年偏低0.4℃。秋季降水量為35.0 mm,較常年偏少61.0 mm,較2016年偏少22.5 mm。秋季日照時數為525.9 h,較常年偏少36.1 h,較2016年偏多70.4 h。
3 主要異常天氣事件
3.1雷暴
2017年濟陽縣共出現雷暴27次,其中3月1次、4月1次、5月1次、6月7次、7月9次、8月6次、9月1次、10月1次,未造成人員傷亡及建筑物倒塌。
3.2高溫
2017年濟陽縣≥35℃的高溫日數20 d,其中5月3 d,6月3 d,7月6 d,8月1 d。年極端最高氣溫39.2℃,出現在7月11日。
3.3暴雨
2017年濟陽縣共出現暴雨1次,出現在7月21日,由于局域性較強,且前期降水偏少,未形成災害。
3.4霧、霾
2017年濟陽縣共出現霧、霾天氣97 d。霧、霾天氣的出現易造成大氣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較大,同時由于能見度低,給交通運輸帶來較大影響。
3.5大風
2017年濟陽縣出現大風天氣1 d,在7月18日,當天受副高邊緣暖濕氣流影響,極大風速達20.4 m/s。
3.6寒潮
2017年濟陽縣共出現寒潮3次,分別出現在11月13—15日、11月17—19日、12月25日。由于3次寒潮均持續時間短、回暖較快,對農作物以及設施大棚蔬菜的生長影響不大。
3.7積雪與道路結冰
2016年12月14日、2017年1月28日濟陽縣出現小雪過程,2月21—22日出現中雪過程,由于氣溫較低,出現積雪與道路結冰,對交通造成一定影響。
4氣候影響評價
4.1對農業的影響
4.1.1氣候與小麥冬小麥全生育期(2016年10月上旬至2017年6月上旬)≥0℃的總積溫2 497.4℃,較常年偏多334.0℃;降水量176.5 mm,較常年偏多20.1 mm;日照時數1 447.2 h,較常年偏少178.2 h。10月上旬冬小麥開始播種,期間各地農田墑情適宜、小麥出苗良好。小麥越冬期氣溫較高,未出現小麥受凍現象,小麥安全越冬。返青后至抽穗期間氣溫偏高、光照足、降水多,利于冬小麥返青后快速生長,灌漿期間光照充足,降水適宜,晝夜溫差大,適宜小麥灌漿[1-2]。
6月上旬濟陽縣大部分為晴好天氣,利于小麥收割晾曬。綜合分析小麥全生育期的氣象條件,屬中等年份。
4.1.2氣候與玉米2017年夏玉米全生育期(6—9月下旬)≥0℃的總積溫為2 769.7℃,較常年偏多127.2℃,較去年偏多49.2℃;總降水量為381.2 mm,較常年偏少41.0 mm,較2016年偏少72.8 mm;日照時數為620.1 h,較常年偏少107.5 h,較去年偏少51.3 h。夏玉米在整個生育期間,氣溫偏高,日照、降水偏少,及時灌溉彌補了降水的不足,氣象條件利弊均有,玉米產量屬于中等年份。
4.2?對其他行業的影響
4.2.1對交通運輸的影響2017年因出現大霧和降雪天氣,對濟陽縣交通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因道路結冰導致交通事故頻發。夏季多次出現對流天氣,造成局地出現短時強降水,由于雨勢急、時間短、雨量大,使得縣城低洼路段積水,影響交通[3]。
4.2.2對電力的影響2017年夏季多高溫高濕天氣,冬季多低溫天氣,使得空調等設施用電量增大,加重了供電壓力。
4.2.3對水資源的影響2017年降水量較常年偏少,不利于水庫蓄水。
4.2.4對人民生活的影響2017年內濟陽縣災害性天氣頻發,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
霧、霾天氣較多,共計97 d,導致空氣質量和人體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感染、流感病人增多。霧天風力小、空氣流動慢,容易誘發咽喉炎、氣管炎、結膜炎及其他一些過敏性疾病。寒潮天氣出現后,感冒病人增多[4]。
5小結
2017年濟陽縣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年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年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少。各季節具體情況為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春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夏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年內出現的災害性天氣有雷暴、高溫、霧、霾、寒潮、積雪。綜合分析2017年濟陽縣氣候年景為平年。
參考文獻
[1] 劉麗.2014年隴南市氣候分析及影響評價[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232-233.
[2] 張文博,譚志豪、李文娟,等.氣候變化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15(9):94-98.
[3] 吳有訓,程雪生,王宏政,等.宣城市2007年氣候影響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1):4676-4679.
[4] 蔡新玲,雷向杰,田武文,等.陜西省2008年氣候影響評價[J].陜西氣象,2009(4):21-24.
責任編輯:劉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