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馬元倉 劉蓉娜
摘要 ?對2018年8月2—4日青海東部罕見暴雨天氣過程中決策氣象服務工作進行分析,總結決策服務經驗,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的質量和效益,為各級政府、防汛部門指揮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青海東部;罕見暴雨天氣;決策氣象服務
中圖分類號:P426.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3-114-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3.049
決策氣象服務是氣象部門一項重要的服務工作,通過制定特定的氣象服務產品,幫助決策部門進行經濟發展規劃,合理指導工農業生產,為組織防災減災提供依據,以及在應對氣候變化、開發應用氣候資源、實施環境保護、開展軍事國防建設、舉辦重大社會活動和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時,為決策部門提供氣象信息保障服務。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政府部門對決策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強,對決策氣象服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決策氣象服務極為重要。
2018年8月2—4日青海東部地區出現暴雨天氣過程,降雨持續時間較長,降雨影響范圍較廣,降雨總量較大。針對此次天氣過程,青海省氣象部門及時準確發布預警,提前開展部署,嚴密監視天氣變化,加強天氣會商研判,為青海東部地區實施防汛部署及群眾提前防災自救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該文針對此次暴雨天氣過程中的決策氣象服務工作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為進一步提升青海決策氣象服務水平積累經驗。
12018年8月2—4日暴雨天氣過程概況
1.1降水實況
2018年8月初受臺風“云雀”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青海省持續出現南部低渦系統并發展加強,后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處偏南氣流北上。同時受到北上高原低渦切變影響,8月2—4日青海東部出現暴雨天氣,其中大規模降水主要集中于青海東部海東市、黃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的部分鄉鎮。
1.2降水特點
此次強降雨過程持續天數較長,出現系統性降水,同時伴隨短時強降水,屬于混合型降水過程。降雨自8月2日凌晨開始,到4日08:00趨于結束,降雨強度、總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罕見。降水影響范圍廣,全省715個測站有652個測站出現降水;降雨總量大,14個站點累計降水量達100~200 mm,78個站點累計降水量達50~100 mm,164個站點累計降水量達25~50 mm。
1.3受災情況及影響
本次強降雨過程造成巨大損失,青海東部多地區出現山洪、泥石流等衍生災害,城鎮發生內澇,導致人員傷亡,基礎設施被嚴重損毀,電力、交通、通訊、飲水全部中斷,直接經濟損失達6 432.5萬元。海東市民和縣、化隆縣以及海南州貴南縣水利設施遭受嚴重損壞,農作物大面積受害,直接經濟損失約1 766.64萬元。海東市化隆縣、民和縣以及黃南州尖扎縣出現泥石流,沖毀公路路基甚至導致公路坍塌,致使3條省道中斷,多條縣級公路損壞,交通一度中斷。
2決策氣象服務工作分析
2.1開展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決策氣象服務保障
2.1.1青海省氣象局與青海省氣象臺指導防汛服務8月1日下午,青海省氣象臺發布《重要天氣報告》,及時報送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1日17:00,青海省氣象臺聯合國土資源廳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提醒廣大群眾加強防范氣象地質災害;22:00青海省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22:15青海省氣象局應急辦組織省氣象臺及各成員單位開展天氣會商;22:30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青海省氣象局總值班室通過中國氣象局應急管理平臺、省政府應急管理平臺向上級報告應急響應情況。
2.1.2各級氣象部門分級聯防聯控做好屬地服務保障此次強降雨過程期間,青海省氣象臺共發布暴雨藍色預警1期,聯合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3期,指導各市(州)氣象局共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17次。海東市、黃南州、果洛州各級氣象局積極響應省級指示,相繼發布暴雨預警信號,其中海東市發布暴雨預警信號11期,黃南州發布暴雨預警信號7期。各市(州)、縣氣象臺及時有效地與省氣象臺平臺、電話監測研判系統開展聯系互動,做好上下游氣象臺電話、微信群組互動,積極開展應急響應。
2.2決策氣象服務產品豐富,滿足決策要求
2.2.1實時提供區域雨情,利于科學調度此次青海東部大到暴雨天氣過程,對青海東部海東市、黃南州、果洛州、海南州造成很大影響。期間青海省氣象臺工作人員保持高度敏感性,實時向省政府決策部門、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河南省氣象局、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提供雨情、最大降雨量、雨強變化及降雨趨勢等信息,繪制全省累積降水量圖,制作暴雨站點降水量表,為及時開展防汛調度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2.2.2應用決策氣象服務一體化平臺提升服務效率此次強降雨過程中,青海省氣象局有效利用青海省決策氣象服務一體化平臺,通過雨情信息查詢模塊,快速統計并自動出圖,然后對比分析,及時獲取重要雨情信息,快速發布預警信息。該平臺的應用切實提高了青海省決策氣象服務的效率。
2.3及時傳播氣象信息,正確引導輿論 青海省氣象局快速組織氣象臺、氣候中心人員進行雨情統計分析,重視新聞宣傳、輿情應對等,從決策氣象服務角度對此次降雨的持續時間、發生強度、量級、最大站雨量、最大雨強等進行差異性分析,并對這些內容把關審核。待獲取準確信息后第一時間主動對外發聲,向青海新聞網、青海氣象網等多家新聞媒體提供最新文稿,利用傳播速度較快、較廣的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快速將預警信息等傳播出去,及時讓社會公眾獲取天氣信息,正確引導輿論發展。
3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改進措施
3.1開展廣泛會商研判,高效實時聯動
青海省氣象臺積極聯合各級臺站進行天氣會商,各級氣象部門依托屬地各部門專題會商分析,做到上下、周邊等多方會商研判及滾動提供最新預報等,使得各級部門成功應對此次暴雨天氣過程。氣象部門通過加密會商得出最新預報結論,科學指導各級政府實施部署并采取相關措施開展防汛工作,與省、市、縣防汛指揮部實時聯動會商,通過平臺服務、信息共享等向決策部門及社會公眾提供最新雨量、降雨發展趨勢預測等信息,成為實施聯動服務保障的有效參考。
3.2按需改進服務信息,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立足決策氣象服務需求,從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出發,提升決策氣象服務的預見性,適當調整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的內容、角度、新聞口徑等,改進決策氣象服務工作,開發制作信息準確、結論科學、通俗易懂的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提高決策氣象服務的科技含量。還要充分利用天氣雷達、衛星遙感、衛星云圖及數值預報產品分析結果,做好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的分析加工,使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更科學、更準確。
3.3完善決策氣象服務平臺,提高氣象信息化水平
當前青海省決策氣象服務一體化平臺運行不足1年時間,針對決策材料制作發布、前端產品統計、災情信息及預報預警信息資源共享等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今后應加強完善平臺建設。只有提高氣象信息化水平,才能提高決策氣象服務的效率,實現氣象服務信息全覆蓋,進一步拓展決策氣象服務信息的發布渠道。在氣象災害發生時,為決策服務和公眾服務爭取更多的時間,幫助各級政府和防汛部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鵬飛,高洪濤,張永生.決策氣象服務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思考[J].內蒙古氣象,2013(5):29-31.
[2] 于佳,秦慶昌,馬曉青.“7.20”北京特大暴雨過程決策氣象服務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193-195.
[3] 李明娟.陜西致災暴雨氣象決策服務分析[J].陜西氣象,2015(1):45-47.
責任編輯:李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