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林
【中圖分類號】R47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037-01
希臘文narkosis對麻醉的解釋是麻木麻痹,現代醫學給出麻醉的精確定義:藥物直達神經系統,對其功能進行抑制,進而經讓人體喪失痛感,這就是麻醉。現在麻醉技術發展越來越完善,只要麻醉藥劑量合理,病人基本不會感覺到疼痛,但麻醉劑用量過大或過少,都會帶來一定的麻醉風險。若想將麻醉風險降到最低,主治醫生必須有豐富經驗,且麻醉時認真仔細。
1 麻醉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麻醉是醫學上常用的一種手段,旨在減輕病人痛感,目前醫院經常將麻醉用在以下方面:臨床麻醉。既包括術前準備,又包括術后護理,麻醉前需對病人身體進行全面了解,分析手術類型,進而配置相應的麻醉藥物。有的患者術前情緒波動較大,此時醫生可適當給與病人鎮靜藥物,保證其術前心情平和,麻醉前不能吃東西,否則手術中會出現嘔吐、誤吸等不良反應。麻醉時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給藥,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將患者安置在恢復室,在患者身體機能未恢復前,不能放松對患者的身體監測,并做好患者術后情況記錄,為麻醉提供更多可參考資料。
重癥監護。重癥監護病人分為兩類,一類是自身病情非常嚴重,另一類是手術中出現異常情況者,患者身體內部系統發生紊亂,不能正常進行代謝、呼吸困難等,這些病人集中到重癥監護室進行專業監測,重癥監護對儀器精度要求較高,除監測設備還,還需準備搶救設備,防止病人出現突發情況。
急救復蘇。常見于心肺復蘇,如觸電、車禍等導致人體休克,必須立即進行搶救,搶救期間要用到相應劑量的麻醉劑。
疼痛治療。人體某部位出現長期疼痛癥狀,如腰痛、膝關節疼痛等,久治不愈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影響,此時可適當用麻醉手段進行治療。此外常見的止痛藥,如止痛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其中都含有麻醉成分,但只能緩解患者痛感,不能根治疼痛。
2 什么原因導致麻醉風險?
麻醉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麻醉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且導致風險的因素多種多樣,不僅包括患者身體素質、心理等內在因素,還包括手術方式、搶救設施等外界因素,以下幾點是麻醉風險常見因素:病人因素。患者年齡尚小,身體各系統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耐受性較弱,若按照成人劑量進行麻醉,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患者疾病癥狀較重,如癌細胞、心腦血管病等,麻醉時進一步破壞其身體機能,麻醉死亡幾率增加。患者自身身體素質直接決定麻醉風險,其身體素質越好,麻醉風險相對較低,反之麻醉風險上升。
麻醉因素。麻醉過程中有很多風險因素,其分別是:準備不充分,對患者情況不夠了解,麻醉藥、設備等準備不足,在此情況下醫生可能出現用錯藥的情況;麻醉劑誤用,如燒傷面較大患者,應該使用琥珀酰膽堿進行麻醉,有時醫生在判斷相似病癥時出現誤判情況,導致錯誤選擇麻醉劑,進而增加麻醉風險;操作失誤,如氣管插管放錯位置,誤放到食管中,麻藥劑量過大等,小小失誤會造成患者不適,進而出現各種麻醉并發癥;管理不當,如使用椎管麻醉時,鈉石灰失去作用,患者呼吸不暢,這是呼吸管理不當導致的,當患者身體未汲取足夠氧氣時,極易出現嘔吐、空氣栓塞等現象;麻醉設備故障,如設備漏電、計量裝置刻度不準等,導致醫生判斷失誤,加劇麻醉風險。
手術因素。對患者存在癥狀不加處理,如貧血、呼吸系統感染等,直接進行手術,進而出現麻醉風險。操作不當,手術設備對患者臟器長期壓迫、胃腸牽拉動作過于用力等,這些錯誤操作方式都會引起麻醉風險。手術時患者處于不當體位,有時會出現呼吸不暢現象,從而增加麻醉風險。此外手術環境也會對麻醉效果產生影響,通風不好、溫度過高等都會影響麻醉效果,若醫生在麻醉操作時聊天,導致注意力分散,也會加劇麻醉風險。
3 如何防范麻醉風險?
據相關數據統計,人為、機械故障是導致麻醉事故的主要原因,占事故的70%左右,其中有一半事故通過預防是能避免的。麻醉風險防范應該從各方面入手,風險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麻醉人員必須高度重視風險,落實日常工作:平時多總結,不斷完善自身麻醉技能,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麻醉時不要將負面情緒帶進來;不斷學習新知識,多與病人交流,學習先進麻醉設備的使用技能,避免麻醉時出現操作失誤;醫生間緊密配合,平時工作中與主刀醫生、護士等團隊成員建立良好協作關系,保證手術期間操作井然有序。此外,提升自身應變能力,手術時遇到異常情況能沉著應對。
工作環境必須調整到最佳水平:手術室設置在比較安靜區域,保證室內溫濕度正常且通風良好,燈光保持合適亮度,透明且不刺眼;醫生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在安靜環境下快速完成手術;室內儀器擺放整齊,儀器接線用暗線接線方式,所有設備必須接地線,防止設備出現漏電現象,搶救物品放在離手術臺較近位置,方便醫生急救時取用。
手術室設備必須齊全。血壓計、心電檢測儀等是手術常用設備,在患者被麻醉后用于監測其體征變化,設施越齊全,手術風險越小。有時僅憑醫生主觀判斷,很難把握患者情況,但隨著監測儀器的增多,患者身體狀況直接在儀器上顯示,醫生能集中精力手術,若患者突發不適能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