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少偉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049-01
眾所周知,想要診斷疾病,光靠肉眼觀察或臨床初診是不夠的。這也是促進我國醫(yī)學影像診斷學不斷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醫(yī)學影像診斷學是醫(yī)學診斷技術,在我國現代醫(yī)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醫(yī)學影像診斷學的未來發(fā)展情況直接關系到我國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我國患者是否能夠及時確診、獲取有效治療。隨著影像學技術在我國臨床的應用,醫(yī)學影像學如今已是我國臨床診斷中不可缺少的診斷輔助手段。臨床在診斷疾病時,必須充分了解患者病灶的實際情況、病變部位的形態(tài)變化,尤其是外科。但應用哪一種影像學技術診斷,才能夠獲得滿意的效果。筆者簡單闡述了臨床常用的幾種影像學診斷方法。
1 X射線攝影
X射線是一種常用的醫(yī)學影像診斷方法,其來源為X射線管,通過X線的穿透效應、熒光效應、攝影效應,繼而形成影像,獲取人體某部位圖像。X射線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接收透過人體的X射線,獲取相應的影像,并且能夠將影像永久保存。常規(guī)X線檢查有透視、X線攝影及軟組織攝影。因透視輻射劑量大,診斷價值有限已少用。X線攝影經濟實用,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尤其對骨、關節(jié)系統(tǒng)及常規(guī)胸部檢查,操作簡單、方便,數字化攝影還實現了實時成像。但難以精準顯示部分微小病灶、微小組織構造;組織重疊多,誤診、漏診率高;對肌肉、軟組織等密度差異小的組織器官顯示差,醫(yī)生難以針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的診斷。
2 超聲
超聲是現今最受推崇,也是臨床應用最多的影像學技術。超聲是通過收集反射后的超聲波,從而分析超聲波攜帶的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后,構成影像,輔助檢查醫(yī)生找到病原所在部位,分析病原的構成。超聲技術中的超聲波是一種非電離輻射,在治療允許情況下,多次使用超聲并不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再者,超聲能夠準確的判斷檢查部位的軟組織情況,像素的形成比較快,能夠及時形成圖像,患者能夠及時獲取檢查報告,不會延誤治療時機。近年來,我國超聲技術進入了高速發(fā)展期,從二維超聲轉變?yōu)槿S超聲,從三維超聲轉變?yōu)樗木S超聲,從二維超聲轉變?yōu)椴噬嗥绽粘暋_@些發(fā)展不僅促進了臨床發(fā)展,也為超聲發(fā)展開拓了更廣泛的空間。現在應用超聲診斷疾病,所獲取的圖像不僅具有較高的圖像清晰度,而且能夠清楚的顯示胃壁組織構造,能夠獲取更多病理資料。再者,現在的超聲儀同時具有二維超聲與三維超聲兩種功能,能夠通過三維超聲成像清楚的顯示患者病灶區(qū)內的血管數目、血管形態(tài)以及血流情況,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而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則能夠根據患者不同組織的彈性系數,通過圖像色彩客觀反映組織硬度,從而鑒別組織的良惡性。再者,超聲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性高、可重復操作、操作簡單、可有效檢測多種疾病等優(yōu)點,因此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
3 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CT)
CT是一種比較先進的醫(yī)學掃描檢查,通過X線束掃描患者的某一個器官或多個器官,通過探測器接收X線束,進行一系列計算機處理后,獲得斷層圖像。CT圖像主要通過數字化模擬灰度反應患者組織結構的密度。CT掃描克服了常規(guī)X線掃描的組織結構重疊干擾的缺陷,能夠更為清晰的顯示人體的深部解剖結構,具有密度高分辨率的優(yōu)點,能夠提高微小病灶的診出率。目前多層螺旋CT為扇形X線束掃描,其掃描速度更為迅速快捷,使用方便,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急診病人做出診斷,對臨床搶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十分有利。再者,多層螺旋CT為容積掃描,可通過計算機后處理軟件處理,如:多平面重組、最大密度投影、容積再現、CT仿真內鏡等顯示器官及病變。這些后處理技術拓寬了CT掃描的應用領域,也提升了CT的應用價值。如今CT檢查的應用范圍基本涵蓋了全身各系統(tǒng),在頭頸部、中樞神經系統(tǒng)、消化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診斷中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再者,CT同時具有平掃與增強掃描,在進行增強掃描過程中,通過靜注對比劑能夠增加機體正常組織與病灶的對比度,顯示病灶的血供情況,為臨床提供更有價值的診斷信息。
4 磁共振成像(MRI)
隨著MRI技術的提升,MRI在我國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使用。MRI是利用射頻電磁波對置于磁場中的乳突組織器官進行激發(fā),發(fā)生磁共振,用感應線圈采集磁共振信號,按一定數學方法進行處理建立的一種數字圖像。與CT檢查的單一密度參數成像不同,MRI檢查以其多參數、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特點,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能夠行MR水成像、MR彌散成像、MR血管成像、MR功能成像、MR波譜檢測等。更為清晰直觀的顯示患者的病灶形態(tài),病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對病灶的檢出更為敏感,可早期發(fā)現小病灶。MRI對病灶診斷更準確,尤其應用各種特定成像序列和方法,能夠進一步顯示病變的特點,從而提高了對病變診斷和鑒別診斷的能力。MRI具有諸多成像特點:基于流空現象,不應用對比劑,獲取血管影像;通過T2WI技術,令富含游離水的各個器官結構呈高信號,從而達到造影的效果;能夠提供機體功能信息等。目前,全身MRA檢查已成為可能,因而能整體評估全身的動脈病變,為臨床合理治療提供依據。
5 結束語
臨床的影像學診斷方法較多,但最常用的莫過于超聲、X射線、CT、MRI這四種影像學方法,這四種影像學方法各有優(yōu)點。這些成像技術和檢查方法對于不同系統(tǒng)的不同疾病的發(fā)現和診斷,都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不足。熟悉各種影像檢查方法,就能夠合理、有效地選用一種或綜合多種成像技術,使疾病在最短的時間及較低的費用情況下得到準確、可靠的診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