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平
【摘? 要】目的:分析微創腹腔鏡技術、開腹手術對急性膽囊炎(結石嵌頓性)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70例患者,使用隨機法和單盲法將其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開腹的方法進行膽囊切除術,研究組使用微創腹腔鏡技術進行開腹手術,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使用時間、術后排氣、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以及術后出現的并發癥。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使用時間、術后排氣、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以及術后出現的并發癥的幾率均優于對照組,對比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創腹腔鏡技術、開腹手術對急性膽囊炎(結石嵌頓性)的臨床治療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微創腹腔鏡技術;開腹手術;急性膽囊炎
【中圖分類號】R65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074-02
近些年,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升高的同時,膽囊炎的發生率也隨之越來越高,急性膽囊炎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臨床上的傳統手術方式是開腹手術,但由于開腹手術弊端眾多,因此,本文將討論微創腹腔鏡技術下進行的開腹手術法治療急性膽囊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70例患者,使用隨機法和單盲法將其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患者,研究組患者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為(45.24
4.12)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為(44.57
2.87)歲。兩組患者均是結石嵌頓性急性膽囊炎、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傳統開腹方式:手術前,對患者進行消毒、鋪巾等常規處理,注射預防消炎的藥物,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手術中要求無菌,術后給與患者3~6天的抗炎藥物注射。
研究組進行腹腔鏡切除術,術前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情況,手術前進行注射預防抗炎的藥物,注射麻醉在硬模聯合靜脈,再進行刺穿10毫米,將腹腔鏡的鏡頭放入體內,看到膽囊后,將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剝離開,進行切除膽囊。切除后,在切除位置噴生物蛋白,為了防止出血,手術結束,患者依然注射3~6天的消炎藥。
1.3統計學意義
研究數據已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對比,對患者優質護理狀況后情況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使用時間、術后排氣、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對比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14%,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7.14%,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對比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我院使用的傳統手術方法已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手術質量的要求,因為傳統手術法中出現的感染、膽道損傷、切口不愈合等情況依然是患者恐懼手術的根源所在,傳統手術方法在手術使用時間較長、術后出現出血狀況、住院時間較長、手術后護理工作難展開,再加上術后的傷疤等情況都是患者害怕手術的原因。因此,需要微創腹腔鏡技術進行開腹手術。
腹腔鏡手術法的優勢是(1)由于腹腔鏡可以進入腹腔內部,可以對腹腔內部進行仔細觀察,并進行手術,這不但避免了手術中對患者的二次刺激,還可以提高手術的精準性。(2)手術后的傷口創面比較小,不會影響美觀。這是腹腔鏡手術的最顯著的特點,減少了手術后的傷口創面可有效降低患者手術后發生感染的幾率,與此同時,傷口愈合的時間也會縮短,減輕患者的疼痛。(3)手術時間縮短,相比而言傳統開腹手術用時較長,而腹腔鏡手術的使用時間較短,這不但降低了麻醉的使用量,從而降低麻醉中使用的藥物對患者的胃部進行的刺激,也降低了患者手術的感染率。(4)傳統開腹術中,患者的臟器在外暴漏的較多,但腹腔鏡手術就避免了這一問題,這就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而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總上所述,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使用時間、術后排氣、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以及術后出現的并發癥的幾率均優于對照組,對比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微創腹腔鏡技術、開腹手術對急性大囊炎的臨床效果良好,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利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嵌頓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0):109-110.
[2]??? 鄭蘇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4):00025-00025.
[3]??? 黃夏根,王建.腹腔鏡治療急性膽囊炎、膽囊管結石嵌頓42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藥,2008,43(12):13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