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 田哲 付建
摘要:現代民航運輸業的發展宗旨,就是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準點、舒適的現代化運輸服務,因而,對安全技術影響因素進行探討,明晰其作用機制,可以顯著提高航空飛行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飛行安全技術的影響因素,并針對其具體內容,提高安全控制的有效性,從機制入手,進行系統分析。
關鍵詞:飛行安全技術;影響因素;作用機制
引言:
現代飛行員安全技術教育,主要是從信息感知、處理、判斷決策和反應行動四個方面進行考慮。但是,在進行技術教育的過程當中,飛行員的時間全技術水平仍然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飛行技術影響作用機制來看,飛行員本人會受到平衡覺、運動覺、視覺、震動覺、聽覺的綜合影響。本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
1.飛行安全技術影響因素
對飛行安全技術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化分析,可以盡可能提高飛行員判斷的準確性,使其做出科學決策,避免錯誤操作導致飛行事故。目前從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主要影響飛翔安全技術的因素有:
(1)操控因素。包括飛行員對于飛機姿態的把握能力,操縱的科學性,對于飛機偏航以及具體飛行狀態的感知能力、對于飛機飛行高度、速度、航向的調控能力等等。但是,這種因素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尤其是數字化控制技術的不斷升級,對于安全技術的影響已經較弱。大多數飛行員已經由體力勞動者,轉變為了腦力勞動者,如何進行安全信息處理,成為顯著影響飛行安全技術的主要因素。
(2)飛行員視覺聽覺綜合信息處理能力,是影響安全技術的顯著因素,尤其是在惡劣天氣,或者受到突發事件影響狀態下,如何獲取正確信息,做出盡可能短時間的正確判斷,是影響安全技術的主要點。一些飛行員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判斷。但這一點也受到飛行員個體差異的顯著影響,也與飛行員的經驗豐富程度有關。從南航給出的相關分析數據可以看出,飛行經驗十年以上的飛行員,其飛行直覺的準確程度要顯著高于飛行經驗不足十年的工作人員[1]。
2.從作用機制進行飛行安全技術升級訓練
飛行安全技術受到影響,主要是對飛行員的綜合信息感知、信息處理、判斷決策和行動反應作出影響,因而,按照該作用機制,也可以進行飛行安全技術升級訓練,從過程角度入手,全面提高飛行員對于安全技術的實際掌握能力:
2.1綜合信息感知
在綜合信息感知訓練的過程當中,要始終強調信息加工模型的訓練,避免飛行員受到外部差錯影響,導致出現錯誤的決策。
首先,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強化環境分析,使飛行員熟練掌握飛行環境的各種狀況,通過動態感知模擬系統,精確地感覺到飛機內部儀表參數變化,對應的每一種具體改變,并且增加對于溫度、壓力、升降的敏感性。
其次,在每一次執行航空任務之前,要了解自己所飛行路線的天氣變化,地理位置變化,并且針對自己的個人感受差異,對于各種飛行信息的數據進行綜合判斷。
再次,在飛行技術提高的過程當中,要結合視覺信息、顯示信息圖文信息,進行綜合判斷,尤其是要控制各項儀表發出的警報信息通訊信息。綜合應用自己的視覺、聽覺,進行全面平衡,從而對速度信息、位置信息,進行優化判斷。
最后,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飛行人員還要平衡好振動信息,對振動覺和運動覺進行專項訓練,提高感知的正確性。
2.2信息處理
第一,飛行人員要對飛行信息傳遞的路徑進行合理的判斷,這需要飛行員不斷的強化自己的記憶力,尤其是對一些飛行沖突信息進行短時、瞬間反應。
第二,在飛行的過程當中,要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飛行經驗,并且整合自己每一次的飛行儲備,對自己的個體差異進行系列探討,從而在腦海中形成典型的信息處理模式,針對這種操作,進行量化指標分析系統建設。
第三,在出現異常情況時,將該種情況的相關數據與自己腦海當中的量化標準進行橫向縱向比對,盡可能快時間的剔除錯誤飛行信息,通過數據化軟件分析以及人工數據整合的方式,篩除錯誤信息,繼而進行科學決策。
2.3判斷決策
在判斷決策過程當中,飛行員要對飛機所處環境進行問題判斷,尤其是判斷飛行的狀態、飛機的位置、飛機的各項參數,使調整之后的飛機,可以盡可能保持在一個安全的平衡狀態下。
一方面,飛行員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預判,對于可能發生的后果進行對應性分析,這就要求飛行員具備一定的感知能力。從而快速通過協調操作辦法,通過發散性思維。進行最優方案查找。
另一方面。對于可選方案要進行系統性評估,尤其是該方案與飛行目的地的距離程度可能導致的風險大小,這就要求飛行員在日常訓練的過程當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快速運算的環境下,感知風險感知空間定向[2]。
2.4反應行動
該階段飛行員已經可以對飛機姿態改變的目的、方向有了一定基本的了解,因而,通過不同方向、幅度、速度的調整,可能會使飛機的偏離程度發生不同的變化。在這個階段,飛行員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的動作幅度,安全的對飛機進行控制,實現精準操作。
并且,與其他駕駛人員相互配合,共同調整駕駛桿、方向舵、油門等多個裝置,實現整體安全質量提升。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多次模擬訓練,提高自己操作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快速性,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對飛行進行狀態調整。按照這種作用機制,不斷對自己的反應行動準確率進行復盤推演。
結論:
綜上所述,飛行感知影響整個飛行控制的安全性,只有進行系統訓練,把握整個技術影響因素以及作用機制,才能夠全面提高飛行安全控制等級。因而,我們要加強系統性研究,對飛行員的狀態進行合理判斷,進行更加全面的因素查找以及歸因分析,按照作用機制,進行更加科學的訓練設計。
參考文獻:
[1].NASA擬利用區塊鏈技術保障飛行數據安全與隱私[J].無線電工程,2019,49 (05):446.
[2]王永剛,左笑穎.飛行安全技術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 (04):186-192.
作者簡介:朱超(1986.11-)男,民族:漢,籍貫:陜西省渭南市,學歷:碩士,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飛行安全。
田哲(1965.05-)男,漢族,陜西省渭南市人,本科,研高,研究方向:試飛技術。
付建(1982.07-)男,漢族,重慶市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飛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