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艷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關于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成為了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就成為了任課教師應該去研究和探討的重點。所以本文就從創設情境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用微課教學,提升各學科教學質量;有效教學擴展,強化學生學習知識面三個方面出發,探討小學信息技術助力各學科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助力學科
在小學的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因為本身不是重點課程,使得學生和老師對這一課程不夠重視。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科目本身的特點,在某些情況下很難運用考試和分數來對學生成績進行衡量。但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將信息技術運用了其中能夠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小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就成了我們各學科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鑒于此,筆者就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淺談小學信息技術助力各學科課堂教學策略,以期能和各位教師共同學習與進步。
一、創設情境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為只有學生對此階段所學的知識有足夠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會事半功倍,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并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在思維,最終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中的重要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將課堂導入環節設計的引人入深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知識內容探索的動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同時為學生鋪墊學習內容。但是由于小學生基礎薄弱,所以在學習很多知識時不僅會感到吃力,也無法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這就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很難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文章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喜好創新課堂導入形式,比如生活化導入、游戲導入、故事導入、多媒體導入等,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基本思想,從而為學生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開良好開端。
二、使用微課教學,提升各學科教學質量
微課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環境下興起的一種教育輔助手段,其具有短小精悍、主題突出、趣味性強等優點,可以在滿足小學學生對知識的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對傳統教學進行一定程度的完善。科學地使用微課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課堂復習是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吸收的關鍵教學部分。在新課標的全面實施下,小學的課堂復習應當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可行的自學計劃,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這樣一來,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自學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應用在學生的自主復習環節,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自學水平和質量。
例如,在教學結束的課堂復習環節,教師就可以將教學重點總結歸納到微課課件中,通過視頻觀看的方式,讓學生自行進行理解、記憶和運用,從而在讓學生學會本節課的內容的同時,掌握自學的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如此一來,將微課運用到小學的各個學科教學中,就能促進各學科教學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有效教學擴展,強化學生學習知識面
作為小學教師,要對學生自身學習能力進行深度的挖掘。適當的課外學習資源拓展讀能夠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大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同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和學習興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適當的學習擴展,教師可以找尋適宜學科發展的多項學習資料,將網址或者內容發送給每個同學,讓他們自己去學習與探究。在這之前,教師要先教育學生學會做學習筆記,讓學生能夠將自身學習內容總結下來。同時,教師還可以帶一些自己感興趣、對提高學生水平有利的書籍,讓學生自行閱讀。這樣能有效擴展教學,豐富學生學習知識面。
總而言之,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轉換自己的教學思路,變之前的“老師教學生學習”為現在的“老師指導學生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體現了“以生為本”的課堂理念,既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體悟到信息技術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春霞.信息技術展詩韻學科融合提素養——信息技術助力小學詩歌教學語用能力培養教學談[J].名師在線,2019(08):4~5.
[2]翁圓.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助力小學科學課堂[J].新教師,2018(09):55~56.
[3]陳凈.談小學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融合策略[J].信息技術與教學,2018(23).
[4]丁小平,淺談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教學整合的意義及策略[J].學周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