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麗 王倩 涂翠芳
【摘? 要】總結1例顱咽管瘤患兒行鼻內鏡下垂體腫物切除+顱底重建的護理經驗。護理要點:嚴密監測尿量、出入量、電解質變化、做好兒童的心理、用藥、管道護理和并發癥的觀察。經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患兒康復出院。
【關鍵詞】顱咽管瘤;兒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157-01
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nmaCP)是胚胎期顱咽管的殘余上皮組織發展起來的良性先天性腫瘤。顱咽管瘤由于解剖位置與垂體柄、下丘腦及視交叉等重要組織毗鄰,給手術全切除帶來很大的風險。近年來成人顱咽管瘤全切除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兒童器官發育尚不完全,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導致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較高且處理難度較大[1]。2018年11月10日我科收治了1例4歲兒童顱咽管瘤患者行手術治療,經精心護理,患者康復出院,現將其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兒男,4歲,因頭痛1月余入院,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頭顱MRI平掃示鞍區囊性灶,考慮垂體囊腫或顱咽管瘤;垂體MRI平掃示垂體病變,全鼻竇炎;鼻竇CT平掃+增強示蝶鞍及鞍上區病變,考慮顱咽管瘤可能。實驗室檢查:睪酮<0.35nmol/l,垂體泌乳素504.53uIU/ml,孕酮<0.48nrmol/l,血漿皮質醇(8AM)207.51nmol/l.(4PM)170.15nmol/l.(0AM)42.35nmol/l,生長激素2.99ng/ml.予2018年-11-21在全麻下行鼻內鏡下垂體腫物切除+顱底重建術,術后病理結果示:符合顱咽管瘤(WHO 1級).術后患兒出現低熱、精神煩躁、不合作、顱內壓增高、心肌損害、肺部感染等情況。術后予監測尿量及24小時出入量,鎮靜鎮痛、激素防止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抗感染、護心、脫水等增強免疫對癥支持處理,患兒恢復良好出院。
2 護理
2.1兒童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和緊張情緒,從而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2]。此患者為4歲兒童,心理脆弱、缺乏安全感,且術后出現精神煩躁、不合作等情緒。臨床操作時,與患兒進行言語的交流,鼓勵患兒,轉移患兒對臨床操作的注意力,向家屬做好疾病及日常護理的知識宣教及解釋工作,取得家屬配合,護理人員耐心細致的照顧患兒,多與患兒溝通及陪伴游戲,減輕患兒對護理人員的恐懼及陌生感,并讓家屬準備好患兒喜愛的玩具、書籍及愛看的動畫片和視頻。
2.2尿崩癥的觀察及維持水電解平衡
尿崩癥是患兒術后最常見并發癥,其發生率高達86.49%,該并發癥的發生多由術中垂體柄損傷所致,亦有學者提出,下丘腦視上核及室旁核的損害也可導致尿崩癥出現[3]。一般認為尿量>200ml/h或50ml/(kg.d),尿比重<1.005,尿滲透壓<200mOsm/L,即可診斷“尿崩癥”。嚴密觀察患兒神志、精神狀態以及皮膚彈性情況。術后密切觀察并記錄每小時和24小時尿量及尿色,并記錄觀察24h出入量,根據24h出入量決定每日補液量,定時監測尿檢及血檢,及時發現有無電解質失衡并根據檢查結果調整用藥。每小時尿量大于100ml或24小時尿量大于1400ml時,遵醫囑給予口服醋酸去氨加壓素片和口服彌凝等抗利尿藥,并嚴密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
2.3激素替代治療的護理
顱咽管瘤對內分泌功能有多方面影響,包括垂體-甲狀腺、垂體-腎上腺、生長激素、促性腺激素不足等垂體前葉功能減退以及抗利尿激素不足致尿崩,饑餓-攝食中樞功能障礙導致肥胖等下丘腦功能障礙[4]。術中、術后給患兒輸入甲強龍激素治療,同時給予護胃藥,術后一周逐漸減量并過渡到口服。先補充糖皮質激素,再補充甲狀腺激素[5]。術后給予患兒小量多餐,每餐食用患兒正常量的三分之一,每天7-8餐,適應后逐漸加量并恢復到正常量。
2.4病情觀察
術后予抬高床頭30°絕對臥床,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意識、瞳孔、頭痛、嘔吐等情況。發熱時予物理降溫,必要時遵醫囑用藥處理。定時監測血常規及腦脊液檢查。術后12天開始下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避免用力排便。
2.5管道護理
深靜脈置管每天更換敷料,3天后無滲液每周更換,每天觀察穿刺口周圍有無紅腫、疼痛、滲液等。輸液前確定在血管內,輸液后及時封管。尿管使用3M膠布固定在大腿部,連接精密尿袋懸掛床邊,每天會陰擦洗2次。術后2周拔出所有管道。管道植入期間固定良好,未發生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等。
3 出院指導
患兒出院后避免感冒、咳嗽、用力排便、劇烈運動等。需繼續服用激素,逐漸減量致停藥,以防病情反復。出院后2周繼續監測尿量,囑家屬24小時總尿量控制在1000ml左右,超過1400ml即返院復查。患兒出現發熱、嘔吐、頭痛時需盡快返院復查。需定期來院復查皮質醇、甲功、生長激素。
4 小結
顱咽管瘤是常見的胚胎殘余組織腫瘤,手術難度大,術后并發癥多,由于兒童各方面生長發育不完全,對于術后配合方面存在很大難題,需要護理人員投入更多的情感,提高患兒的配合度,細心觀察,耐心解釋,監測準確,密切觀察用藥效果和不良反應,從而減少并發癥,促使患兒盡快恢復。
參考文獻
[1]??? ROSENFELD A,ARRINGTON D,MILLER J,et al.A review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craniopharyngioma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ypothalamic obesity[J].Pediatr Neurol,2014,50(1):4-10.
[2]??? 孫研,趙旭.術后綜合護理對兒童顱咽管瘤預后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6,44(10):1452-1454.
[3]??? 張元隆,梅文忠,陳劍舞,等.兒童顱咽管瘤顯微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5,49(4):249-251.
[4]??? 王洪偉,張劍寧,于新,等.顱咽管瘤的個體化治療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6,21(3):141-144.
[5]??? 范慧潔,楊雪,崔國敏.垂體瘤術后患者腺垂體功能減退與激素替代治療[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9):87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