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紅
【摘要】永野裕之在《寫給全人類的數學魔法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數學是人類知識活動留下來的最具威力的工具,是世間萬象的根源。上帝必以數學法則建造宇宙。”由此可見數學的重要作用。其實,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小到每個人都要用到并且十分喜愛的金錢,大至國家世界的科技發展進步。本文將在簡要介紹“做數學”和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重點分析探討在“做數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措施,希望能夠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做數學”;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實踐分析
“做數學”是最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來的一個新的亮點,不管是從形式和還是從內容來說,與傳統數學相比,都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值得注意的是,“做數學”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或者說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以及有條理地進行理性思維、嚴密求證、邏輯推理和清晰準確地表達的意識與能力。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出主要是因為有大量證據和具體的實踐表明:現階段的數學教育大部分都停滯于知識灌輸,短時間內學生可以記得住,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知識也在快速消逝。針對這種情況,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應運而生。
一、課前收集,自主整理做好充分準備
在“做數學”中提升,顧名思義,除了傳統課堂上所需要的課本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其他的東西,否則就會流于表面上的形式。從教師方面來說,首先要準備的就是思維,從傳統的講授知識轉變成為從“做中學”來探究知識。其次,就是課堂上需要動手操作的一些用具。最后,這種形式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設計的轉變,因此,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也要改變自己的思想,要把自己從一個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一個主動的知識探求者。還有就是要提前準備好教師布置的數學課堂上需要用到的工具。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還需要讓學生建立起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法國十八世紀教育家盧梭有句名言: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學生濃烈的興趣對教學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做中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曾言:“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所以,筆者的建議是創設情境,創設情境可以很好地將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境中,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三、讓學生自主探究,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讓眾多學生頭疼不已的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大部分時候,老師都是直接講授原理和公式形成的過程,重點放在了原理公式本身和具體的實踐運用上。梁啟超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這篇文章中說過這樣一句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句話就可以很好地來形容對原理公式懵懵懂懂的學生。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在這一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和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舉例來說,在探究軸對稱的時候,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軸對稱圖形,給他們稍微講解一下軸對稱的概念,然后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怎么畫。讓學生自主探究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可以在無形之中增強學生的數學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
四、讓學生在合作中展現自我
歌德關于合作曾說過:“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同樣,“做數學”中也離不開合作。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不管是數學,還是學習,甚至是日常生活,都需要合作,合作才是大家一起進步的基石。可以想象,即使班級中有某個同學在“做數學”中表現的超出一般,但是長此以往,沒有人和他競爭,他也會不進則退。鑒于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數學小組,讓他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在“做數學”中做出成績。舉例來說,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時候,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讓小組內討論并親手實踐兩條線之間可能存在幾種關系。同時讓部分同學在黑板上進行展示,這樣講解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就會清晰很多。
五、讓學生在歸納總結中強化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其實還有一項工作是完全可以學生自己來完成的,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教師總是喜歡越俎代庖,直接幫助學生完成,那就是歸納總結。歸納總結是檢驗一堂課的成果的重要標準之一,教師應該每節課都把剩下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可以讓學生寫在課本上,也可以讓學生寫在筆記本上,還可以把一些優秀的歸納總結在班上進行展示,最好是歸納總結時能夠跟自己的生活經歷結合起來,這樣才是真正的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六、設計實踐性作業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作業有其重要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它可以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其次,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把書本上的知識轉換成為自己的知識。再者,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實踐性作業要求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此外,實踐性作業一般還具有綜合性,不僅僅只是數學能力的培養,還有可能培養學生其他學科的能力,多種學科的融合已經是目前的重要趨勢。在“做中學”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設計一些實踐性作業,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舉例來說,在教授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自己做一個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從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的角度來說,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從復習長方體的角度來說,把自己學過的知識回家再復習一遍更有利于他們查漏補缺,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記憶能力。
七、結語
總而言之,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目前較好的方法是在“做中學”,在自己親自動手操作中學習知識。從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在“做中學”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件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很大可能性的方法。當然,在初步的實踐過程中可能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筆者對“做數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做了一個系統而全面的介紹,希望能夠對廣大的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也希望能夠對在“做中學”這種方法的推廣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鄭毓信.數學應讓學生學會思維(下)——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論性思考與實踐性解讀[J].湖南教育(C版),2017(3):22~24.
[2]馬金臻.中高年級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1.
[3]盧良芳.注重數學實驗 展示探索過程 積累思想方法——提升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數學,2016(10):63~65.
[4]陳凌芳.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159~160.
[5]王國堅.提升核心素養,感受數學魅力——關于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