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月群
【摘要】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在閱讀教學中設置“三位一體”的課型結構,即為“教讀—課內自讀—課外閱讀”。面對這一新型結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新設計閱讀教學,構建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筆者針對如何構建初中語文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模式深入探究,同時提出一系列有效舉措。
【關鍵詞】初中語文;三位一體;閱讀教學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將閱讀教學的課型類別進一步明確,強化閱讀教學內容的連續性與交互性,教學范圍得到橫向拓展與縱向延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及時轉變教學思路,針對具體課文類型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閱讀更好的獲取信息、發展思維和認知世界,獲得良好審美體驗,全力構建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模式。
一、明確教讀本質任務,傳授閱讀基本方法
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式的課型結構,縱向延伸內容深度,橫向拓展閱讀范圍。教讀課文具有時代性、適宜性、經典性和文質兼美的特點,教師可借助這類課文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培養他們的思想情感。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讀是重點,教師需明確教讀課文的本質和任務,要精講和精讀,在教讀課中傳授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自讀課起到觸類旁通與示范性作用。
例如,在實施《再塑生命的人》閱讀教學時,教師先簡單介紹作者海倫·凱勒的基本信息,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閱讀:“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是誰再塑誰的生命?他們通過速讀知道是莎莉文老師再塑海倫·凱勒的生命。追問:她原來的生命是什么樣子?現在呢?在海倫心中,莎莉文老師有怎樣的地位?使其結合文中語句作答。接著,教師帶領學生合作探究、賞析研讀,設置問題:莎莉文老師為教育海倫·凱勒做了哪些事?是怎樣教“我”認識“愛”的?安妮·莎莉文老師教導海倫哪些內容?她又有怎樣的收獲?使其從文本獲取信息,體會莎莉文老師的教育藝術及對海倫的愛,學習海倫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堅強不屈的意志品質。
二、自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自讀課文屬于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閱讀課型的一類,介于教讀與課外閱讀之間,主要起到溝通教讀課文與課外閱讀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初中生在教讀課中已經掌握部分閱讀技巧與方法,教師在教學自讀課文時可以引導他們運用到閱讀實踐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在初中語文自讀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尊重與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當然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他們適當指導,使其體會到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例如,在開展《女媧造人》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播放劉德華的歌曲《中國人》,提問:大家可曾想過人類到底是從哪里來的?部分學生可能想到進化論和神創論,進而引入神話傳說,簡單介紹神話的文學常識,吸引他們自讀課文。接著,教師組織學生自由朗讀和復述課文,思考:女媧為什么要造人?造人的過程怎樣?如何讓人類繁衍生息?引領他們在自讀中回答:因為世間有些荒涼寂寞,女媧感到非常孤獨,想造出與自己一樣的生物;通過捏黃泥、揮灑泥漿、男女婚配來造人和繁衍生息。追問:女媧造人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并合作探究本文根據什么改變?豐富哪些內容?采用什么方法?借此培養他們的想象與聯想能力。
三、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閱讀品位
課外閱讀屬于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著重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范圍,提升他們的閱讀品位。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設計有課外古詩詞誦讀部分,包括名著導讀和自我閱讀推薦,教師應當圍繞教材中固有的課文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為學生推薦一系列具有關聯性的文章,拓展他們的閱讀范圍與知識視野,真正實現課堂內外的有機整合,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閱讀品位。
比如,在進行《昆明的雨》閱讀教學時,教師需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朗讀方式把握文章內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點,體會作者平淡自然的語言風格,了解通過拾取生活中瑣碎事物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感悟作者對身邊美好事物的關注,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品味作品的內涵及思想情感。為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在課外閱讀環節,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閱讀一些汪曾祺的其他文章,如《端午的鴨蛋》《我的家鄉》《午門憶舊》《泡茶館》《胡同文化》《故鄉的食物》和《翠湖心影》等文章。以此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進一步感受到汪曾祺散文作品的平淡質樸、如話家常、娓娓道來,讓他們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增強對生活的感悟。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本教育理念,改變精讀和略讀不分明的情況,強調由教讀向自讀的轉變,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明確區分不同的課型結合,努力打造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向錦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生成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136.
[2]李柃熤.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策略之時間管理[J].甘肅教育,2019,(07):109.
[3]盧建明.關于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名師在線,2019,(0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