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利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不孕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高齡不孕患者120例。將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對照組60例采用常規護理,對兩組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不孕患者的效果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高齡不孕;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205-02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不孕患者逐漸增多,而高齡易導致精子、卵子出現遺傳問題,受孕機會降低,高齡孕婦也更容易流產,生產出現危險,對孩子會產生不利影響。女性在25歲時妊娠流產率為10%,到40歲時到達50%,因此不孕不育是與高齡有關的。高齡不孕患者在心理上會有巨大壓力,為更好緩解其內心壓力,本院采用心理護理干預[1],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高齡不孕患者120例。將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對照組6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中,年齡35~48歲,平均年齡(39.58±4.24)歲;病程 1~6年,平均病程(3.25±1.26)年。對照組患者中,年齡36~48歲,平均年齡(39.67±4.25)歲;病程 1~7年,平均病程(4.25±1.27)年。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通過采用統計學分析,結果得出(P>0.05),可作對比討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納入本次研究中,且經由我社區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如下:
①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對其講解不孕癥的基礎知識,對其細心地講解治療的方法,告訴其治療成功的案例,讓其增加治療自信心,正確面對此病癥。
②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護理人員告知其在用藥時的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時間,使其明確治療的目的,以此來較少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在進行排卵過程時,指導其放松心態,保證睡眠質量。
③在患者決定治療時,護理人員要保護其隱私,以此來減輕內心的不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①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的情況,根據其病情實施護理方案,分析患者的心理情況,在其進行治療時會產生巨大壓力,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心理的疏導,讓其減輕心理的不安,告訴其治療流程,讓其做好心理準備。
②在患者進行治療后,可開設心理咨詢講座,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積極的溝通,讓其對心理咨詢不再排斥,鼓勵其多進行患者之間的社交,兩者雙方進行相互的激勵,通過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讓其增加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積極性。
③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多進行交流,兩者之間增加信任,在溝通時,了解其內心的變化,引導其在心情煩悶時可進行朋友之間的傾訴,訴說內心的想法,改變心理的不良情緒,疏導內心的同時,對其指導如何進行自我護理,自我調節,患者心理煩躁時護理人員可推薦其聽音樂來緩解內心。
④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調節,因此護理人員需對其丈夫進行開導,讓其鼓勵患者,相互理解,減輕心理負擔,可以適當改變生活方式,轉移重心。
1.3觀察指標
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進行分析患者護理前后情況,總共14題,正常:分數<7分;可能有焦慮癥:分數在7~14分:肯定有焦慮癥:分數在15~21分;明顯有焦慮癥:分數在22~29分;嚴重焦慮癥:分數>29分。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
)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護理前,對照組(24.88±4.39)分,護理后,對照組(18.38±4.23)分,對照組護理前后比較結果(t=8.259,P=0.001)分;護理前,觀察組(23.98±4.77)分,護理后,觀察組(12.88±3.44)分,觀察組護理前后比較結果(t=14.620,P=0.001)分。兩組護理后對比結果(t=7.814,P=0.001)分。對照組的焦慮分數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今因高齡問題而造成的不孕不育問題越來越多,女性在青春期時女性卵子數目平均為40萬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子的數目會越來越少直到絕經期完全消失。而在每月減少1000個卵子中,僅有一個成熟卵子提供受孕機會,因此不孕不育會隨著年齡而加大[2]。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于患者在不孕不育治療時沒有發現其內心變化,僅告知其治療流程以及用藥劑量,疏忽了對其內心開導,降低其生活質量[3];為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其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進行護理,了解其內心變化,面對高齡人群的內心進行疏導,引導改變心內想法,對其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對患者進行精神上的鼓勵,改善家庭氛圍,有利于其治療有效,提升生活質量[4]。
兩組對比得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且患者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前后對比,得出觀察組焦慮情況明顯好轉,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上述所論,證明了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不孕患者的影響顯著,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減輕心理負擔改善焦慮癥狀,因此值得臨床大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丹, 張碧娟, 李萍. 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不孕患者心理狀態及助孕結局的影響[J]. 遼寧醫學雜志, 2017, 31(1):53-54.
[2]??? 吳爽. 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不孕患者心理狀態及助孕結局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3(02):221-222.
[3]??? 張雅寧, 杜云, 尹漫,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 3(22):201-202.
[4]??? 劉芝翠. 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不孕患者的影響[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8, 2;16(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