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梅

【摘 ?要】目的:總結腹部外科胃管引流不暢的原因,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近期發生胃管引流不暢的50例腹部外科患者,分析、匯總其引流不暢的原因。結果:胃管引流不暢的發生主要與血凝塊或食物堵塞、胃管置入深度不合理、胃管胃內打結等因素有關,患者經針對性護理后,引流不暢問題得到明顯改善。結論:在腹部外科患者護理中,應當以熟練的胃管置管技巧以及規范的胃管護理措施,保證胃管引流暢通。
【關鍵詞】腹部外科;胃管維護;引流不暢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211-01
在腹部外科護理中,胃腸減壓是一種重要護理技術,能夠對患者的胃腸道起到一定的減壓、保護作用,繼而加速其吻合口愈合,避免相關不良事件。而作為胃腸減壓的重要“渠道”,胃管引流的通暢性,與減壓效果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一旦引流不暢問題發生,不僅胃腸減壓技術的效果難以充分發揮,患者也將可面臨更大的風險,或者引起矛盾、糾紛。本文以就胃管暢通情況的影響因素展開分析,論述臨床上發生胃管引流不暢的主要原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腹部外科發生胃管引流不暢的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做回顧性分析,總結引流不暢的原因。5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23—87歲,平均(50.4±11.7)歲。
1.2 方法
本次入組患者均按照腹部外科常規護理程序以及相應疾病、手術術式的專項護理方案開展臨床護理工作,重點關注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基礎性內容。在胃管維護活動中,責任護士于置管前,按照常規程序進行了置管評估、置管宣教工作,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個體化置管方案,合理選擇了置管長度以及管號;固定胃管后,由操作者對固定效果進行最終確認,并在后續護理環節,定期評估其固定情況,避免出現滑脫問題;與此同時,按照胃管維護要求,定期對胃管進行沖洗,保證引流效果。在對5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時發現,胃管引流不暢的原因主要為置管深度不合理、胃管堵塞以及胃管打結。而后,我科護理人員及時就這些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并提出了如下護理對策:(1)日常巡視時,對引流液情況進行評估,若出現拔管阻力,則考慮胃管打結問題,立即停止胃腸減壓治療,并更換胃管;(2)根據已有實踐經驗,明確置管長度以及個體化置管的標準,一般成人使用18號胃管,長度控制在55-65cm;(3)嚴格執行胃管的沖洗工作,避免凝血塊或者食物殘渣的殘留,影響胃管的引流效果。
2 結果
胃管引流不暢的原因見表1。50例患者的胃管引流不暢問題均在針對性護理后得到改善。
3 討論
在外科護理領域,以胃管為減壓途徑,采取負壓吸引裝置,吸出胃腸道內的液體或者氣體,是較為重要的一種減壓治療方法。大量臨床資料與數據證明,采取合理的胃腸減壓方案,可促使外科患者胃腸功能的快速恢復。尤其是針對部分存在胃腸梗阻的患者,實施胃腸減壓技術,可降低其胃腸道的膨脹程度。但實踐階段,胃腸減壓期間存在的引流不暢或者減壓不適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此種護理措施的實際效果的發揮,相關文獻[1-2]也就此進行了論述。針對胃管的維護,李青等[3]分析了品管圈的應用價值,王素梅[4]論述了無負壓自然引流的應用效果。圍繞腹部外科患者的胃管護理,我科護理人員對引流不暢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既往上報的發生引流不暢問題的患者的臨床資料,討論了胃管引流不暢的具體發生原因,計算了各類原因的占比。
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引發胃管引流不暢的原因之中,胃管置入深度問題、胃管堵塞問題以及胃管打結問題的占比相對較高,提示護理對策的擬定應當從這些角度進行考慮。以胃管打結問題為例,一旦責任護士發現胃管打結跡象,立即停止減壓治療,并做好患者、患者家屬的解釋工作,根據胃管打結的處理流程,對胃管進行更換。在上述過程中,打結問題的護理評估是其重要內容,根據既往經驗,胃管拉出5cm左右即感覺阻力時,應當采取注入少量空氣或者水的方式;當上述方法不能解除阻力現象時,就需要考慮給予潤滑劑等處理方式,再行胃管拔出操作。此外,在胃管的準備階段,為了有效降低胃管在胃內打結的幾率,應當盡可能保證胃管置管一次性成功,并兼顧胃管的彈性。而在胃管堵塞的護理上,既往護理發現,食物殘渣與血凝塊是引起該問題的主要因素。針對食物殘渣引起的堵塞,可考慮對胃管進行合理的改進,如在頂端設置側孔,減弱治療期間的負性因素,增加吸收的面積,繼而保證胃管引流效果;針對血凝塊問題,則需要考慮合理應用沖洗策略(無菌生理鹽水),或者及時更換胃管。從本次納入的患者的轉歸情況分析,在患者發生胃管引流不暢問題后,及時進行處理,能夠避免胃管不暢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保證胃腸減壓的順利進行。
結合上述分析,腹部外科胃管護理仍然存在較多的難題,如胃管置管的“一次性成功”難題,胃管引流情況的評估以及原因診斷,患者個體化置管方案的擬定等。相關的管理人員與醫護人員要保證胃腸減壓治療的效果,減少引流不暢問題的發生率,就需要圍繞上述難題,提出與之相對比的護理對策與管理措施。而實踐活動中,根據護理經驗,明確胃管引流不暢的高發人群以及此類人群的共通點,能夠為規范化護理對策的建立提供重要參考。如針對引流不暢風險的評估,惡心、腹脹、嘔吐為此類患者的常見癥狀,相關護士應當高度重視此類癥狀的評估與診斷,準確分析患者出現上述癥狀的原因,必要時對胃管進行恰當的處理。
綜上,在腹部外科護理領域,相關護士應當重視胃管引流不暢的風險,及時評估其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排除其引流不暢問題,從而促進其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洪泉, 張希, 倪居. 無創呼吸機患者胃腸減壓引流不暢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29(3):20-22.
[2]??? 李孝文. 普外科術后引起胃腸減壓不適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 2018(11):170-171.
[3]??? 李青, 羅銀銀, 李鑫,等. 品管圈活動在臨床胃腸減壓引流管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6):7-8.
[4]??? 王素梅, 辛雪琳, 王曉慶. 無負壓自然引流在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減壓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6(9):11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