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汐
【摘? 要】護患溝通是臨床護理必不可少的一門技巧。本文闡述了產科護患溝通障礙的原因,以及正確運用心理學溝通技巧,從而減少糾紛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心理學;產科;護患溝通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251-01
產科是糾紛高發科室,產科護士,“一手托兩命”,護患溝通尤為重要。護患溝通是指護士和患者在特定環境中,交感互動所形成的一種特殊人際關系溝通[1]。良好的溝通是維護和諧護患關系的潤滑劑[2]。
1 護患溝通障礙的原因
1.1患方因素
1.1.1孕產婦及家屬期望高醫院以及醫生的知名度較高,使孕產婦及家屬在來院之前便產生了很高的期望值。一旦發生意外的事,便容易引發糾紛。
1.1.2孕產婦及家屬被服務意識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被服務意識增高,要求得到高質量的護理。
1.1.3孕產婦及家屬自我保護意識強 患者維權意識提高,一旦發生無法預料的事情,便遷怒醫護人員,引發糾紛。
1.2護理人員因素
1.2.1負性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也叫首次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個別護士首次接觸患者時,與患者交流時態度冷漠,造成負性首因效應影響護患溝通。
1.2.2護理隊伍年輕化 低年資護士缺乏臨床工作經驗。護理操作時忽略患者隱私,未能及時給予適當的遮擋,易造成產婦及家屬的不滿。
1.2.3缺乏工作熱情 高年資護士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對于初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常規問題,缺乏熱心耐心的解答態度,容易造成護患溝通障礙。
1.2.4專業素質 個別護士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當患者出現緊張、焦慮時,不能針對性運用相關醫學護理知識,不能較好地解答患者的疑問,妨礙護患之間溝通。
1.2.5心理素質臨床現狀是患者多,工作量大,護士少。護理工作細碎繁瑣,造成臨床護士情緒易變焦躁,容易發生護理糾紛。[3]
2 正確運用心理學溝通技巧
2.1注重第一印象
護士服應干凈整潔,舉止優雅得體,面帶微笑,熱情接待入院患者,耐心詳細地做好入院健康宣教。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迅速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感,有助于護患溝通。
2.2語言溝通
2.2.1禮貌性語言 多用尊稱“您、叔叔、阿姨”;多用抱歉“不好意思、對不起,請稍等”;多用感謝“請您配合一下、謝謝您的合作”。同時,不直呼床號;不說“不知道”、“不行”、“試試看”、“等一會兒”、“沒事兒”、“沒有”。要讓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關心,消除病人與醫護工作者之間的隔閡。產婦不能很好配合時,應通過和善交談了解產婦的情緒,給予耐心的安慰和解釋,建立起友好的護患關系。[4]
2.2.2安慰、鼓勵性語言有很多的初產婦在母乳喂養初期會出現銜接不良,乳汁分泌不足等問題,還有剖宮產術后產婦懼怕下床活動,可以用“不要著急、慢慢來、你可以的”等來安慰、鼓勵產婦,增加產婦自信心,提高對護士的滿意度。
2.2.3暗示性語言“氣色越來越好,治療有效果呀”,“大家都說這藥效果好,你用了也會有效果”,這樣的話語可以幫助產婦增強康復的信心,甚至減輕痛苦,增加對護士的信任感。
2.2.4指導性語言 精細處置時,告訴患者不要動;靜滴時,告訴不要隨意調節滴速;需要抽血及空腹檢查,指導患者提前禁食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告知低鹽、低糖、清淡飲食。這些細致的囑咐會讓患者感到暖心,促進有效溝通。
2.3非語言溝通
在心理學中,非語言溝通同樣重要。例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身體活動、姿勢、接觸、空間距離、儀容儀表、環境配置等。面帶微笑接待患者可消除對方的陌生感,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護士為患者進行處置時,護患之間保持0.5-1m的距離 ,心理學范疇定義為親密距離。近距離接觸可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帶給病人心理上的安慰。良好舒適的環境,能使溝通更加和諧深入。觸摸是非語言交流的特殊形式,是補充語言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
2.4參與性技術
2.4.1注意傾聽 與患者及家屬交談時,要進行目光交流,全神貫注、邊聽邊思考,并且不打斷、不評論、不插話。這會讓對方感到被尊重,是建立良好護患溝通的基礎。
2.4.2開放式詢問與封閉式詢問巧妙利用開放式詢問,通常使用“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詞匯,讓病人充分說明自己的感受,護士從中獲得更全面的信息。如“能不能詳細說一下肚子幾分鐘疼一次?每次疼痛持續多長時間?”。封閉式詢問通常使用“是不是”、“對不對”等詞,而回答也只是“是”、“否”式的簡單答案。在心理咨詢中常被用來收集資料,并加以條理化,澄清事實,獲取重點,縮小討論范圍。
2.4.3鼓勵和重復技術護士在和患者交談過程中,不但要全神貫注地傾聽,還要適時給予簡單回應。可以直接地重復患者的話或是僅以某些詞語如“嗯”、“繼續說”、“還有呢”等,來強化敘述內容并鼓勵進一步講下去。
2.4.4內容反應內容反應,也稱釋義或說明,是指把患者的主要言談、思想加以綜合整理概述,再簡單明了地反饋給患者。如“所以根據您的描述,現在的情況是肚子規律地四至五分鐘疼一次,每次疼痛的持續時間超過三十秒。”這樣有效的護患溝通,可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2.4.5情感反應情感反應與釋義很接近,但有所區別,釋義著重于患者言談內容的反饋,而情感反應則著重于患者的情緒反應。用自己的話反饋給患者,讓患者感到她是被理解、被關注的,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能更好地進行護患溝通。
2.5重在識別
根據患者的氣質特征,分為膽汁型和多血型,黏液型和抑郁型等病人類型。一般而言,膽汁型的病人,容易發脾氣;多血型的病人,比較容易溝通,心胸開闊;黏液型的病人心理素質比較好,較容易溝通,能盡快配合治療;抑郁型的病人,情緒低落,悶悶不樂,表情淡漠,嚴重影響病情治療。對于不同氣質類型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減少糾紛的發生。
3 結論
良好的護患溝通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護士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和技能,還要通曉社會與人文科學知識。心理學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有效溝通的幾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祝昆.論現代護理的人文內涵[J].實用醫技雜志,2005(11):1511.
[2]??? 董緒萍.淺談產科護理中的溝通技巧[J].中外醫療,2010,29(17):160.
[3]??? 王志宏,張蘭鳳.護患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8(21):81-82
[4]??? 袁素嫻,郭學莉,徐芳,石均.溝通技巧在產科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5(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