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娥 張衛東 劉杰 徐新明 邊亞坤


【摘? 要】目的:探討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治療顱內外膽脂瘤的療效及相關因子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診的顱內外膽脂瘤患者72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試驗組給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術、開放式乳突根治術和顱內內鏡治療,對照組給予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顱內內鏡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分析相關因子VEGF和MMP-9水平的變化。結果:試驗組治療后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膽脂瘤組織VEGF和MMP-9表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分別經卡方檢驗或t檢驗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治療顱內外膽脂瘤具有良好的療效,且患者相關因子VEGF和MMP-9的表達水平較低。
【關鍵詞】壁式乳突根治術;鼓室成形術;顱內外膽脂瘤;VEGF;MMP-9
【中圖分類號】R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273-02
膽脂瘤又稱表皮樣囊腫,主要見于顱內,如小腦橋小腦區、顱底、鞍區等部位,及顱外中耳、乳突部等。目前,臨床上針對顱內外膽脂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包括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術、開放式乳突根治術和神經內鏡切除術等。但上述治療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缺乏治療的可靠性。為此,本文將針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探討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治療顱內外膽脂瘤的療效,并分析其與相關因子VEGF和MMP-9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根據如下納入和排除標準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診的顱內外膽脂瘤患者72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試驗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52.7±13.6)歲,病史1~7年,平均病史(2.11±3.62)年,中鼓室竇膽脂瘤20例,上鼓室膽脂瘤16例,腫瘤大小1.2-4.3cm,平均大小(2.98±1.76)cm。對照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52.9±13.4)歲,病史1~13年,平均病史(5.1±1.6)年,中鼓室竇膽脂瘤19例,上鼓室膽脂瘤17例,腫瘤大小1.3-4.4cm,平均大小(2.17±3.57)cm。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史、腫瘤部位、大小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查體結果,結合腦CT、MR等影像學檢查和術后病理組織活檢診斷為為顱內、外膽脂瘤;②患者身體條件良好,可接受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治療治療適應癥;③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內容和目的,明確治療風險,要求治療并愿意配合治療研究。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乳突部或中耳其它炎癥性疾病可影響顱外膽脂瘤的診斷和治療;②患者存在顱內腦膜瘤、膠質瘤、腦血管疾病等可對對顱內外膽脂瘤的治療效果和評估產生干擾;③患者存在其它惡性腫瘤、全身性炎癥疾病可組織中VEGF和MMP-9水平產生干擾;④患者存在肝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全等內外科嚴重疾病。
1.2方法
兩組患者經確診后立即收入院,完善相關入院基本檢查和評估,綜合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及手術治療風險和適應癥,給與針對性手術治療。試驗組選擇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術、開放式乳突根治術和顱內內鏡治療;對照組選擇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顱內內鏡治療。
完壁式乳突根治聯合鼓室成形術:患者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根據病變具體部位選擇耳手術入路,暴露膽脂瘤并徹底清除干凈。隨后切除外耳道后壁并行開放式乳突根治術以開放乳突和鼓竇、上鼓室,通過開放面隱窩清除相關病灶。同時根據患者是否存在鼓室黏膜病變給予鼓室成形術。待顱外膽脂瘤處理完畢后再行內鏡下顱內膽脂瘤切除,常規開顱并置入神經內鏡,于內鏡直視下分塊切除顱內膽脂瘤,以甲硝唑鹽水反復沖洗瘤床至沖洗液清亮、無瘤內容物碎屑漂浮即可。嚴密縫合硬腦膜,還納骨瓣,縫皮,術閉。
根據1.3評價標準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評估其療效差異。同時收集兩組患者正常外耳道皮膚組織和膽脂瘤病理組織,常規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后切片,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技術檢測兩組患者正常外耳道皮膚組織和膽脂瘤病理組織中VEGF和MMP-9的表達程度。
1.3評價標準
本研究根據顱內外膽脂瘤患者治療后相關癥狀改善程度和常規檢查結果評估治療效果,治療有效率包括顯效和緩解。顯效:患者經治療后顱內外膽脂瘤所致相關占位癥狀得到有效控制并消失,無明顯治療不良反應或并發癥,影像學檢查提示各項組織結構正常,無腫瘤組織殘留;緩解:患者經治療后顱內外膽脂瘤所致相關占位癥狀得到有效緩解和控制,存在輕微的治療不良反應或并發癥但經治療可控制,影像學檢查提示各項組織結構基本正常,無殘留腫瘤組織;無效:患者經治療后顱內外膽脂瘤所致相關占位癥狀無明顯緩解甚至加重,存在嚴重的治療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影像學檢查提示各項組織結構存在明顯異常,伴有大量殘留的腫瘤組織。顱內外膽脂瘤患者治療后常見并發癥包括術區出血、術區感染、皮下積液、腦脊液漏等。
VEGF與MMP-9的組織表達評分為陽性細胞染色率和染色強度兩項評分項目之積。陽性細胞染色率為:4分:>75%,3分:51%~75%,2分:26%~50%,1分:6%~25%,0分:<5%;染色強度計分:3分:強陽性,呈深棕黃色,1分:弱陽性,淡棕黃色,0分:不著色,2分:陽性介于強陽性和弱陽性之間。上述評分由我院病理科隨機選擇兩位臨床醫師進行雙盲法評測,若兩位臨床醫師評分相差≥3分,由第三位臨床醫師重新進行評估,并經由研究課題組主要成員統一商討后確定其表達評分[6]。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為0.05,即P>0.05,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療效分析
根據表1可知,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僅為69.44%,而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高達94.44%,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卡方檢驗比較,卡方值7.604,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表2可知,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8.33%,而試驗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僅8.33%,試驗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經卡方檢驗,卡方值為8.0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相關因子水平
根據表2可知,兩組患者正常外耳道皮膚組織VEGF和MMP-9表達水平相近,分別經t檢驗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膽脂瘤病理標本檢測,VEGF和MMP-9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組織,分別經t檢驗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試驗組病理標本中VEGF和MMP-9表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分別經t檢驗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脂瘤屬于顱內、外較為常見的先天性腫瘤疾病之一,其發病往往緩慢、病程較長,缺乏特異性癥狀表現,待患者因為明顯癥狀就診時,腫瘤體積往往巨大,導致手術難度大,手術風險高,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結局。
本研究針對兩組患者的病理組織進行檢測,觀察發現病理組織中VEGF和MMP-9的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組織,同時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其病理組織中VEGF和MMP-9的表達水平亦低于對照組,與上述分析相吻合,證實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治療顱內外膽脂瘤具有良好的療效,且患者相關因子VEGF和MMP-9的表達水平較低。
參考文獻
[1]??? 趙忠贏, 白楊, 王世強,等. 老年顱內膽脂瘤臨床特點及神經內鏡輔以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 2013, 33(7):1704-1705.
[2]??? 方歡欣, 王海濱, 何偉峰. 完壁式乳突根治同期鼓室成形術治療中耳膽脂瘤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8):85-86.
[3]??? 馬義, 孟祥宇. 膽脂瘤型中耳炎治療中開放式鼓室成形術聯合乳突根治術治療的應用效果[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8):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