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建安 馬良俊 陳肖剛

摘 ? 要:針對山區部分高海拔區域適宜種植的水稻品種少、秋季降溫快而種植風險高的情況,引進高海拔種植的粳稻品種示范種植,探討總結適宜山區粳稻高產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高海拔;粳稻;引進示范;栽培技術
略陽縣地處陜西省秦嶺以南、漢中西緣,年平均氣溫13.2 ℃,年均降水量860 mm,平均海拔680 m。縣域內地勢落差大,最高海拔2 425 m、最低海拔587 m,其中900~1 200 m種植水稻的面積約占60%。目前,漢中水稻主產區種子市場銷售的水稻品種大多以中晚熟品種為主,適宜山區及部分高海拔地域種植的品種很少,導致適宜略陽縣推廣種植的水稻品種少、群眾選擇余地小,不利于略陽縣水稻種植生產和后續發展。為解決水稻生產僵局和品牌農業發展需要,結合氣候地理條件和市場發展需求,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從云南、天津等地方引進適宜高海拔地區種植的粳稻品種18個,在略陽縣高海拔水稻種植區域開展了新品種的試驗示范,詳細觀察其生長性狀和特點,并篩選出適宜略陽縣種植的粳稻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
1 ? 試驗示范情況
2016年,先后從云南、天津等地引進18個品種,在略陽縣水稻種植區進行試驗,通過品種田間生長性狀、抗病性、品質等綜合性狀分析鑒定,篩選出滇雜36、滇雜35、滇禾優34這3個粳稻品種于2017年在略陽縣示范種植。
品種示范分別安排在略陽縣仙臺壩鎮仙臺壩村、娘娘壩村示范種植,其中仙臺壩村海拔為828 m,娘娘壩村海拔為924 m。3個品種統一于4月13日前后播種育秧,用種量1 kg/667 m2,采用芽谷直播覆膜,6月2日大田移栽,秧齡50 d左右,密度1.27萬穴/667 m2,每穴苗數2~3苗,田間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大田管理措施與當地普通大田管理相同。9月17日適時收獲,并以當地品種瀘優11為對照進行綜合性狀分析。
2 ? 新品種水稻引進示范情況及結果分析
引進種植的3個粳稻新品種,從長勢方面進行了田間觀摩和品比,經過后期詳細的產量調查,測產結果表明,各品種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數據見表1。
2.1 ? 長勢分析
3個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48~153 d,粳稻生育期與當地品種150 d的生育期基本相當;3個品種株高94~102 cm,植株整齊,株型較緊湊,抗病性強,抗倒伏能力較強;3個品種整體表現普遍較好。
2.2 ? 產量結構分析
從產量結構來看,略陽縣水稻示范株行距為(32~35)cm×(15~18)cm,每667 m2種植1.27萬穴左右(2~3苗),每667 m2有效穗數15萬穗左右,每穗粒數在150粒以上,結實率分別為76.8%、83.5%和82.3%,每穗粒數都比當地品種多出20粒以上,籽粒千粒重中等水平。示范產量分別為:滇雜35平均產量533 kg/667 m2、滇雜36平均產量536 kg/667 m2、滇禾優34平均產量461 kg/667 m2,分別比當地主栽品種瀘優11增產11%、11.2%和-4.3%。
2.3 ? 結果分析
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3個品種的產量略高于當地其他品種。鑒于第一年示范高海拔粳稻栽培,一是沒有經驗,按照習慣施肥,導致粳稻需肥量不足,籽粒飽滿度不高。二是用種量參照當地秈稻用量,大田插秧基本苗少,加之大田植株分蘗能力不強,造成有效穗數低于其他品種,影響了示范品種的產量。
3 ? 栽培技術建議
鑒于示范情況及高海拔特殊的地理環境要求,結合示范粳稻品種抽穗時間較早、需肥量大及分蘗能力不強的特點,山區引進推廣的高海拔粳稻品種在栽培中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示范推廣部分高海拔粳稻品種,建議在灌溉條件較好的、海拔在900 m以上地區種植,播種育秧時間應推后5~10 d,4月中旬播種,在不影響成熟的情況下盡量避開高溫灌漿期,減少堊白率,提高大米質量。
(2)增加用種量,每667 m2要保證用種在1.5~2 kg,株行距為20 cm×26 cm,每667 m2插1.2萬~1.3萬穴,大田移栽時每穴4~5苗,合理密植,確保大田收獲時有效穗數達18萬~20萬穗。播種后及時蓋膜,并抓好秧田期管理,爭取培育帶蘗2個以上,5月底至6月初移栽大田,秧齡45~55 d。
(3)適度加大施肥量。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每667 m2施尿素25 kg、磷酸二銨30 kg、硫酸鉀15 kg。第一次追肥結合化除重施分蘗肥,每667 m2施尿素20 kg;第二次根據苗情長勢每667 m2施3~5 kg尿素增粒保花,灌漿期進行葉面噴施,提高結實率。
(4)科學灌田,保持淺水插秧、深水活棵、寸水促蘗,孕穗期及抽穗揚花期田間保持淺水層,勾頭散籽后采取干干濕濕間歇灌溉,增加土壤通透性,養根保葉,延長葉片功能期,使秧苗生長健壯,以積累充分的養分供拔節、灌漿需要,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率和充實度。
(5)病蟲害防治要盡早動手,及時防治,做好飛虱、葉蟬、螟蟲及稻瘟病、紋枯病等病蟲害防治工作,選用低毒、安全、高效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水稻抽穗后一般不再用藥,以確保高產、穩產。
(收稿日期: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