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龍,趙浩
摘 要:當代大學生對價值觀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民辦大學生相較于公辦院校大學生的偏差度更高,為使得學校的基礎教育并入國家教育發展的快車道,學校要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與社會、家長多聯系,從根本上改善大學生對于正確價值觀的偏差,一定可以為民辦高校大學生塑造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民辦大學生;價值觀;境況分析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19)23-193-03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automobile major as an example
Liu Shulong, Zhao Hao
(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Shandong Qingdao 266555 )
Abstract: There is a certain devi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values, and the deviation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ublic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basic education of the school into the fast lane of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school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and contact more with the society and parents, so as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devi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correct values, it must be a private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shape a correct value.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CLC NO.: G30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9)23-193-03
1 價值觀
什么是價值觀?德國哲學家E.施普蘭格爾為此劃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理論、政治、經濟、審美、社會、宗教。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習慣,都在潛移默化中遵循著這六大板塊的運作規律。盡管身為大學生,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梁,卻有很多人并不清楚價值觀的定義。學校的育人理念要與家長的教育觀念深度結合起來,培育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時間觀的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對于現階段大學生可以說是最常談的問題,它能決定人對自身社會價值的認識,甚至能夠直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目標。盡管有關規定表示:在社會上,從民辦學校里走出的學生在社會待遇等各方面享有與從公辦學校里走出的學生同等的權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國家對于民辦學校的建設以及支持力度與公辦學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導致其在整體實力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欠缺。
民辦大學的生源大多是一些高考分數在錄取分數線上下浮動的學生,高考的成績大都不太理想。當他們在確立人生目標時候會更容易出現迷茫甚至消極的情況,認為自己曾經失敗過,很容易對所謂的“現實”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在人生目標的定位和選擇上存在不自信的現象。更有甚者自暴自棄、不思進取,不想付出,得過且過。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學生在經歷了三年緊張的高中學習后,由于暫時性的生活放松,社會視野變得更加廣闊,外部環境例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糜生活帶來的思想沖擊正在逐步瓦解大學生的心理防線。此情況在大學生中的表現大多是嚴重的滿眼只見煩惱,充滿悲觀情緒,不敢正視自己所面對的問題。針對大學生的這些問題,首先從心理方面加強輔導和調節,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從入學時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找到自身的優勢所在,幫助他們從新的視角去認識,去體會,去學習。走進學生的內心,開展一系列的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實習平臺,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心里的挫敗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學校從上到下要認真對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能夠融入社會并切實可行的生涯規劃,具體到學業、個人素養、興趣愛好等方面。幫助學生樹立積極認真、樂觀向上、努力進取的人生態度。
2 存在問題
價值觀決定了人對自身的認識,甚至直接影響一個人未來成長的軌跡,發展的方向。大學生,一個特殊的群體,即進入了社會,卻也沒有完全進入社會,接觸所得的社會經驗較少,思想過于單純,保留著學生時代的純真。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與經濟給我們帶來的沖擊,尤其是互聯網社會的物欲橫流,網紅經濟拜金文化逐漸滲入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大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也一步步的在轉變,尤其是民辦大學的學生在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雙重壓力下的價值觀表現出以下幾個問題:
2.1 金錢主義
民辦大學的運營模式與商業息息相關,在各個方面體現出“盈利”的目的。再加上學校的教育時效性不強,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時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微信、微博、抖音等一系列的媒體軟件正在沖刷著新時代大學生這片沃土,所以民辦大學的學生在自身價值取向以及選擇上都面臨著層層考驗,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錯誤的認為“盈利”就是人生的目的。有的學生把周末休息的時間甚至是平時學習的時間用來掙錢,有的同學做起了“微商”,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維持經營,將學習拋于腦后。
2.2 享樂主義
民辦大學的學生雖然大部分在學習方面與公辦大學有一定差距,但是上大學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更何況這些學生原本就是徘徊在分數線上下,考上大學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次自我的超越,作為準大學生的他們在家里大多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就使得他們的心里內滋生了一種享樂心理。這種心理使得他們只貪圖感官的享受而不思考精神上的得失。以花錢來滿足自己的物欲,不結合實際,長此以往必將使自己陷入經濟上的窘迫。
2.3 功利主義
民辦大學的學生雖然在學習成績上相對一般,但是在社會實踐能力上他們并不輸給公辦大學的學生,誠然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這也產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比如他們接觸社會較早,只能片面的理解在社會上接收到的信息,這就是功利主義產生的主要原因。功利主義使得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忽略掉問題本身的意義而去考慮問題所能給自己帶來的利益,以及如何去做才能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3 樹立正確價值觀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學校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養成為他人、為集體著想的思維習慣,在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實踐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注重課堂教育,大學專業課的劃分是為了學生能夠在學校里學到一技之長,將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校老師通常是片面的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忽略了與實踐的結合,使得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點比較抽象,不能夠讓學生當堂消化與理解。在這一點上學校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鼓動學生多進圖書館、實驗室,博覽群書,動手實踐,全方位的培養人才。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注重學校在教學中知識的灌輸與實踐,只有將學生當作主體,讓他們真正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采用開辦講座、舉辦辯論會、進行演講比賽等內容新鮮、形式新穎的教學活動。與時俱進是一所大學能夠經久不衰的前提,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成為新時代的領頭羊,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點。作為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互聯網教學活動,增加老師與學生在網絡上的互動,增強教育的時效性,把互聯網打造成一個新的教育陣地。學校可以打造屬于自己的APP,以志愿服務、學校建設、基層管理為板塊,將企業、邊疆、基層逐步滲入其中,利用老師打卡,學生簽到的形式來對其推廣。
3.1 學校要加強與社會的溝通
大學時代是學生邁向社會的最后一個臺階,是社會與學校的“緩沖地帶”。尤其是民辦大學,大多數的學生在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而不是繼續深造,所以在大學階段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希望能夠從中培養出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重大奉獻的人材。在做法上,學校應該加強與社會的交流,請一些杰出的社會人士,或者往屆的優秀畢業生進入校園與在校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社會方面應該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以良好的影音作品對學生宣傳中國風文化,展現中國氣派,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訓,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模范。
3.2 學校要與家長做好溝通
學校在與家長溝通等方面體現的較少是普遍現象,因此要從本質上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從學生的家庭方面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日常狀況,準確的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在與家長日常交流中更要保證與家長確定信息統一性,避免因為錯誤的虛假信息,造成錯誤引導,以致學生無所適從。學校與家長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通過群聊等模式,來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和責任感,使家長在教育方面與學校達成共識,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4 結語
民辦高校學生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要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好學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談話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為他們的健康教育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拓展健康教育環境,開闊視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崔麗娜.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干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 聶振偉.心理學視角下的校園危機事件管理與干預[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21(3):13-19.
[3] 韓超.價值觀對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選擇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09年16期.
[4] 李偉娜.如何正確看待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與引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