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摘? ?要:經過多年的發展,日光溫室向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制約生產發展的突出問題。對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生產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生產;問題;對策
1? ?和政縣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區位優勢
和政縣為氣候濕潤的典型二陰地區,土壤肥沃。年日照時數為2478h,年平均氣溫5.2℃,平均降水量630mm。≥10℃的活動積溫1836℃左右,優質水資源豐富,縣內無采礦、造紙等高污染企業,空氣清新,環境無污染。日光溫室發展已逾20年,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生產經驗,特別生產出皮薄肉嫩、辣味適中的“和政辣子”知名品牌,深受周邊縣市消費者歡迎。
2? ?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對水質、產地環境、土壤環境質量要求高,同時與日常管理、肥料、農藥的使用息息相關。環境是長期的社會和農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制約因素,而日常管理是否科學、是否科學使用農資,是蔬菜有害物質是否超標的主要因素,而和政縣日光室無公害蔬菜生產就存在不少制約因素。
2.1? ?日光溫室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亞硝酸鹽超標
農戶為了抓住節日市場,帶來好的經濟效益,大量使用速效性硝態氮化肥。雖然促進了蔬菜在短期內快速生長,但造成日光溫室化肥使用量激增,土壤養分失調,加上有機肥、菌肥使入量不足,造成土壤板結、營養成分嚴重失調、亞硝酸鹽超標、蔬菜品質下降,逐漸喪失市場競爭優勢。
2.2? ?管理粗放、不科學栽植、盲目用藥,造成農藥殘留超標
由于和政縣二代日光溫室基礎設施落后,管理粗放,栽培技術落后,種植戶在同一座日光溫室內種植幾種不同科的作物,導致溫濕度、水、肥管理難度加大,引起病蟲害嚴重發生且輪番發生,再加上誘蚜黃板、煙劑熏蒸、生物農藥使用手段缺乏、意識淡薄。對病蟲害辨別不清,為追求防治效果,偷偷使用國家明令限制的農藥,而配制農藥不按使用說明書,多次重復使用同一農藥,造成用藥濃度越來越大,病蟲抗藥性越來越強,病蟲害發生越來越早、越來越難防治的惡性循環局面,成為蔬菜產品農藥超標的主要原因。
2.3? ?過度追求經濟利益,不遵守農藥的安全間隔期
近年來,由于日光溫室基礎設施缺乏維修,保溫性能逐漸下降,冬季反季節蔬菜上市量越來越少,一大部分日光溫室蔬菜趕不上元旦及春節市場,經濟效益下滑明顯,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在蔬菜價格高漲時,有的農戶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利欲熏心,噴施農藥后沒有達到安全間隔期,就到市場進行售賣,造成蔬菜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
2.4? ?資金短缺、質檢體系不完善
生產無公害蔬菜,關鍵在于技術部門給予支持,不僅要進行技術指導,還要承擔無公害蔬菜的質量檢測工作。縣質監站應根據蔬菜生產不同時期,定期對產品進行抽樣化驗,及時反饋抽檢合格和不合格結果,并提出整改意見。
而這一系列工作的開展,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而和政縣由于資金缺乏,目前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抽檢、化驗、反饋、監督體系,沒有科學的依據指導生產與消費,不能實現優質優價,因而嚴重制約著無公害蔬菜的生產與銷售。
3? ?改進對策
3.1? ?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無公害蔬菜產業體系建設
無公害蔬菜是一項新型的產業體系,農業部門應全面強化種植戶落后生產意識的轉變、技術培訓工作力度。并通過廣播、電視等多媒體全面宣傳無公害蔬菜的優點,利用鄉、村召開的村民知情大會等進行無公害蔬菜優點及今后發展方向的宣傳工作。同時由政府主導,營造全社會無公害蔬菜消費的強大氛圍,并建立起以合作社生產為基礎、市場為引導、消費需求為引擎的無公害蔬菜生產、銷售、消費為一體的產業體系。
3.2? ?技術服務指導應建立常態化機構
近年來,很多種植經營能手日趨老齡化,因此,農技服務機構應該成立技術直通指導小組,在溫室蔬菜生產的各個關鍵環節,把技術服務工作及時做到位,確保種植戶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生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3.3? ?推廣平衡、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按照作物需肥規律,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地缺什么肥補什么肥的原則進行施肥,大力推廣化肥與有機肥、生物菌肥的搭配使用,嚴格控制硝態氮化肥的使用量,全力降低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3.4? ?病蟲害綜合防治
病蟲害防治以栽培技術手段為目標。土壤進行嚴格的深耕曬垡,及時處理干凈溫室內殘枝敗葉,培育壯苗,科學管理溫濕度。澆水施肥采用膜下暗灌和滴灌設施,冬季增加保溫被數量和反光膜的使用,改善生產環境。多采用天敵、生物、高效低殘留農藥,合理輪換用藥,充分增強作物的抗蟲抗病能力。
3.5? ?加強農藥經營管理,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
農藥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它的使用量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節點。因此,加強農藥的經營管理是生產無公害蔬菜的重要環節,政府部門要嚴格按照《農藥管理條例》對農資市場、個體農資經銷商進行規范管理,不時進行不間斷、拉網式查禁活動,發現一處查處一處,毫不手軟。同時,每年定期對銷售人員培訓兩次,努力提高銷售人員業務素質。
3.6? ?加強蔬菜澆灌水質和周邊環境的監測工作
水質與環境的好壞,是生產無公害蔬菜的基礎。因此,各相關部門應成立聯合工作服務小組,加強灌溉水源的監測力度,高效處理水質、環境污染等突發事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以便種植戶及時采取措施,盡量規避因外界污染而對蔬菜生產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3.7? ?政府引導,政策支持,穩步推進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生產銷售一條龍產業體系
為了做大、做強無公害蔬菜產業,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建立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技術人員、專業種植合作社及穩定銷售商戶的積極性。農業部門應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思路,讓技術人員和種植戶開闊眼界,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新技術培訓力度,廣泛開展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并積極參加農產品博覽會,全力促進這項全新事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收稿日期: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