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昌
摘 要 我國的環境、能源、資源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其中建筑行業因其高耗能的特點而成為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國內的生態、環境問題的改善狀況還取決于建筑行業的發展狀況。生態化發展是各個方面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包括建筑行業在內。
關鍵詞 生態化建筑;建筑設計;趨勢分析
當前,環境和能源問題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對于我國來說,環境關乎人們的生活質量;能源關乎國家的現狀維持和發展。造成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方面有很多,因為建筑行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所以對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生態建筑應運而生,國內對于這一設計已經有了明確的評價體系和具體的方式,根據國情展開生態建筑。兼顧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全民參與到綠色建筑中。
1關于生態建設
1.1 生態建設的含義
以生態學和建筑學作為知識基礎,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技術支持,以自然的環境條件作為依托,將建筑轉變為一個生態系統,利用生態建筑盡可能多的將生態設計作為家具和裝修,使得這個生態系統中,可以容納一定的人口,以節能、環保作為建筑的目標,為人們營造出一個新型、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生活空間,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1.2 生態建設的原則
(1)以人為本。人民認可的發展策略是可持續發展策略。綠色建筑的設計基礎也是可持續發展策略,讓生態化建設真正為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發揮作用,結合自然環境作為生態建筑的條件,嚴格遵守自然法則,不做破壞自然的事,對于自然環境的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將自然資源的特點同建筑材料相結合,使其能最大化地發揮自身優勢。
(2)合理設計。人們生活品質逐漸得以提升的原因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不斷向往和努力,對于綠色建筑的設計,應該科學、合理進行建筑的設計、科學的使用自然資源。為人們打造一個健康、安靜舒適的適宜人們居住的環境。不同地區的綠色建筑的設計,應該對當地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有充分的了解,結合當地地理特點,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要在穩定性的前提之下,考慮材料的環保型。
(3)使用節能產品。節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為國家節約一部分能源,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使得能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因為國內的能源已經得到了大量的開發,為了滿足發展的需要,已經造成了能源缺乏的現象。同時因為近些年來,土地也被大量用于工廠、房地產開發的使用,使得土地也出現了資源短缺的現象,這些情況都要求綠色建筑在土地資源的使用上需要以合理利用為基本原則。
先進的技術支持,可以為施工提供更多保障。來保證能源和資料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綠色建筑運行保障。對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應該選擇對環境保護有益的材料,減小對環境的破壞和對資源的浪費[1]。
2生態建筑對建筑設計起到的重要作用
2.1 對于人們生活質量可以有效提高
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同時,人們的生活品質也隨之提高,各種建筑物也為人們需求的增加而拔地而起。但是,一些房地產的開發商只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不將環保、節能的理念考慮在內。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浪費嚴重的現象。若將生態建筑同建筑設計相結合,在保證能源、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時,可以保護人們生活的環境,進一步為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提供保障。
2.2 對城市經濟發展可以有效促進
經濟是一個城市的發展狀況的判定標準。一個城市的規劃方案當城市的發展狀況達到預計水平的時候,現階段的設施就會限制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成為一種束縛。這種情況之下,要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對于環境的保護、能源的合理利用就是主要解決策略,通過綠色建筑來達到環境保護、能源節約的目的,就可促進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3 對城市健康發展有效促進
環境問題是全球都在面對的一個問題,要想讓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首先應該對這個城市的發展狀況有充分的了解,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將綠色建筑融入城市建筑的設計中,以健康綠色作為首要的考慮因素,來達到能源高效使用、環境得到保護的目的[2]。
3建筑設計生態化的發展趨勢
3.1 發展趨勢
(1)節約原材料。現階段,膜結構是國內主要的建筑材料,膜結構可以起到材料節約的作用,且該材料的使用擺脫了柱狀建筑的使用,極大地增加了建筑面積。節約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電暖、裝飾材料、建筑材料。
(2)節約能源。科學技術在提升的同時,對于能源的使用技術也得到了提升。例如光能、風能的使用,一些能源采集設備的發明,對于生態建設都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些技術同生態建筑設計的結合,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綠色建筑在設計中遇到的技術阻礙。能源是人們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很多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就意味著人類的現有資源的減少,而現階段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又低于不可再生資源。當下,人們應該盡可能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綠色建筑就遵循了這一宗旨,為可持續發展出一份力。
(3)因地制宜。對于建筑的設計,不應只是注重建筑物的外觀,還要將建筑的實用性考慮在內,明確建筑物的建造目的。以綠色建筑舉例,設計之初,設計者就要將如何達到建筑物的環保、節能的設計目標考慮在內。
3.2 實現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措施
(1)向全民普及生態知識。我國人民對于生態建筑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字面方面,認為生態建筑是利用自然環境作為基礎,增加綠化。讓人們增加對生態建筑的認識。對于全民生態知識的普及,可以增加全民對生態工程的支持力度。
(2)增大科研力度。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仍不能應對生態建筑中遇到苦難,使得國內生態建筑的發展速度一直受到影響。因此,我國應該加大對該項目的科研力度,促進我國的生態建筑發展。
(3)提升居住質量。當下時代,人們對于生活品質有了更多的要求,環境的污染使得人民生活品質下降。現有的居住水平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于建筑功能的需求。人們希望建筑物在更舒適的同時還可以對環境污染問題有一定的改善,這就需要綠色建筑的產生。
4結束語
我國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還要兼顧到同環境的和諧相處。生態建筑已經成為我國通向現代化的一條必經之路。因此,我國要加大對這方面的科研力度、全民宣傳力度,促進生態建筑的發展,讓人們不再為環境的污染而擔心,也可以滿足人們對于居住環境有的更多需求,提升人們的幸福感,提升時代的科技感。
參考文獻
[1] 楊志浩.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工業大學,2017.
[2] 楊云.建筑設計中的生態化模式及策略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