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慧 彭森?
摘? ?要:在我國迅速崛起的過程中,農業也愈發迅猛地發展,而種植生產已經成為農業發展內容的重要環節。農業對于現代化新技術具有一定的嚴格要求,在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種植生產需要積極應用現代化新技術,逐步走入現代化道路。而通過合理的措施運用農業新技術,才能保證農業的整體性經濟效益。具體地研究和分析了現代化新技術在農作物種植生產中的應用,并提出相關的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化;新技術;農業;種植生產;應用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主義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達到農作物種植生產的高標準要求,新型的技術應用與我國的現代化道路能迅速帶動農業的快速發展,有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現代化新技術的有效應用成了農業發展道路中的關鍵之處。在農作物種植生產方面需要積極應用現代化新技術,充分發揮其專業性作用,改善農業種植生產的傳統模式,從而保證農業在經濟社會中進一步發展。
1? ?現代化新技術對農業的影響
目前,在技術不斷創新的時代,現代化新技術應用在農作物種植生產方面,能夠提高種植產量,還能延長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在現代化新技術中,生物技術可以采用雜交、生物固氮、植物基因工程等方法,不斷研究更多的農作物品種,快速提高種植產量。并且,新技術的研發運用可以幫助農民有效解決農作物的種植季度缺陷,自行調節生長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等因素。例如,大棚技術的應用使土地中農作物的生長時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延長,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對農產品的
需求[1]。現代化新技術對種植生產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能更好地推動農業的發展,但是,新技術也容易對農業土地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為了得到高產量的種植生產,很多農民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往往會亂用農藥、化肥等,造成土壤嚴重污染,無法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現代化新技術還會給農業土地帶來鹽堿化等不良影響。
2? ?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
2.1?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是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重要應用,主要可分為3種技術組成,分別是數據庫技術、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和可視化技術。由于農作物種植生產的產量要求,農民需要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和資源管理能力等,因此,需要數據庫的有效運用來幫助農民提高農作物的生長產量。數據庫技術可以提供目前我國的農業資源信息,農民可以在數據庫中找出相關農業專家的建議,在農作物的種植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改良工作。這樣能大大降低農民在種植生產上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快速地解決產量所帶來的一些問題,提高農民種植農作物的實際效率[2]。與此同時,為了提高農作物種植產量,還要充分考慮到農作物的實際種植環境,對于地區的溫度、土壤的濕度、光照時長、空氣中CO2的濃度等生長條件具有嚴格的要求。因此,計算機與信息技術中的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農民去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環境。農民借助無線傳感器監控技術提供的有效數據進行改良工作,幫助農作物更好生長,提高農作物種植生產的產量,推動農業的發展[3]。
2.2? ?光技術
光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例如,LED燈、日光燈、生長燈等。這些現代化新技術的應用不能忽視農作物之間的差異性,由于農作物對光源的需求不同,農民要科學合理地應用光技術。對于光技術利用自身光的特點可以有效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傷害,在一定意義上減少了農民的農藥量,保護了實際的種植環境,為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支持[4]。
2.3? ?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作為現代化新技術中的一種,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作物進行原基因的重組工作,將新基因添加到農作物中去,重新改變它的基因結構。這種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農作物種植的成活率,增強農作物的抗病性,提高生產產量。但由于轉基因技術的不成熟性,相關部門還需要對轉基因的農作物進行食用安全性的檢查工作,為人體的健康安全提供重要保障[5]。
3? ?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新技術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重點內容,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業種植生產需要不斷改善,加強現代化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通過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光技術、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有效鞏固農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
參考文獻:
[ 1 ] 林清存.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鄉村科技,2017(28):52-53.
[ 2 ] 李金鐘,王平.探究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時代農機,2016,43(7):14.
[ 3 ] 馬永君.探究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環球市場,2017(14):319.
[ 4 ] 馮海平.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8,36(3):7.
[ 5 ] 高增法.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9,39(16):115-116.
(收稿日期: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