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兵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小學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對于小學數學課程來說,教師除了需要進行知識講解之外,還要對學生的個人品質展開培養,促使其對數學學習能有濃厚的興趣,同時還能時刻保持著嚴謹的態度,進而增強自身的綜合水平。
所謂數學學習品質,主要是指學生們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實際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以及行為傾向,因此可以算作是學生健全人格在學習活動中的一種體現,對學生們的綜合水平提升意義重大。所以,教師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品質培養需要充分重視。
一、養成嚴謹務實的作風
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學生日后的學習品質。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處于發展階段,相較于初中生、高中生而言,好奇心十分旺盛,注意力也不能夠長時間集中,所以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很容易馬虎。這種現象也反映出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與習慣。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嘗試對學生進行思想與觀點的培養。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運用數學思維對生活中的事物與問題進行思考,從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本人還對培養學生養成嚴謹務實的學習態度有所重視。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養成認真書寫等行為習慣。
二、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
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集體意識。與此同時,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在于同學合作學習時,與同學互相交流意見,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進步。
在進行方程知識學習前,先統一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關于數學的信息與材料。之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合作以及小組討論。而在課堂教學之后,本人還會組織課外數學興趣小組,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互相分享解題思路與意見,通過互相傾聽彼此的思路與想法,來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培養學生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集體精神。
三、形成縝密靈活的思維
數學相較于語文等科目而言,數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學科。其具有一定的計算方式與應用方法,需要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正確分析、合理論證。所以,學生想要學習好數學這門學科,需要具有數學思維。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時候,本人通過歸納、類比、分析、論證等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養成數學思維,促使學生通過一系列學習方法,對學習進行推測與分析,從而解決問題得到答案。與此同時,注重讓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此來培養學生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從而養成能夠從各個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進而加強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度與縝密度。除此之外,還會積極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
四、樹立自主意識
隨著新課標改革,要求教師摒棄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所以,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培養學生自主意識。給學生提供自主求知的機會,促使學生能夠自己通過觀察、研究、分析、總結來解決一個數學難題。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積極組織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對于“利率”的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本人組織“銀行調查”的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銀行進行調查,以此來讓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等概念,從而促使學生掌握利息的算法。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從而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與意義,進而愿意自主進行數學學習。
五、加強學習自信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身心成長的時期,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健康愉快地成長。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時,也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只有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愿意自主進行數學的學習,從而真正地愛上數學。
對于數學知識講解,本人引導鼓勵學生對待數學難題不斷地思考與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此同時,在學生不斷的反復思考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思想品格,促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不畏懼,迎難而上。與此同時,注重營造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沒有壓力地進行獨立思考,勇于與同學進行交流,自信地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時期,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與行為習慣。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此來確保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仿佛擁有了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將會更有信心、更有興趣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