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飛
摘 ? 要:簡要介紹了河南地區玉米種植技術,包括播種時間、種植方法、科學施肥、加強田間管理,提出了河南地區玉米病蟲害防治對策,包括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方法。其中生物防治依據害蟲特點開展綠色防治管理,如對趨光性、趨色性,化學防治主要考慮濃度,防止破壞玉米生長的水土環境。
關鍵詞: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合理施肥
玉米是河南地區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有利于促進河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玉米富含鈣、谷胱甘肽、胡蘿卜素、維生素E等營養元素,食用玉米有利于延緩衰老、減輕動脈硬化,因此深受人們喜愛,市場需求量較大。為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針對玉米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展開討論,以此來促進農業發展。
1 ? 玉米種植技術
1.1 ? 種植時間
依據河南地區玉米歷年種植經驗來看,玉米的播種時間宜早不宜晚。早期播種產量相對較高。比如以6月中旬為界,每早播種1 d,產量增加2%。以1 000棵玉米為例,其2%的產量為20棵;提前5 d種植,按正常增量計算是增加100棵玉米;按遞增計算的話,提前5 d種植,產量增加104棵玉米。因此,玉米種植宜早不宜遲,越早產量越高。
1.2 ? 種植方法
河南省玉米株型具有松散性,如果種植密度過大,影響玉米產量。玉米適合密集種植,依據地區環境、玉米的品種特性,進行合理規劃。采取科學有效的間作套種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玉米種植密度,實現植物間互相促進,有利于水土保持,促進營養充分吸收,有效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相比單種,套種的農業方式更為科學,更適宜玉米生長。
1.3 ? 科學施肥
要對玉米采取科學施肥,來促進玉米健康生長。依據地區水土保持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施肥;如果地區土壤較為干燥,水分保持不佳,營養不足,可將肥料多次施入,來改善玉米的生長環境;如果水土環境較好,可在玉米采收前施肥。利用科學有效的施肥管理,來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
1.4 ? 去雄
在玉米授粉前后,除去、剪去玉米母本植株中的雄花、雄蕊,防止玉米自交、雜交。去雄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產量,在充分的水土營養環境中保障玉米健康生長。如果一株自交、雜交,錯亂結果,對營養吸收不均衡,容易導致產出的玉米質量不好,影響種植玉米產量與質量。通過加強農業田間管理,采取去雄、松土、雙基因型間作,來改善玉米的生長環境,增強玉米生命力,有效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
2 ? 玉米病蟲害防治對策
2.1 ?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的對策主要是施肥,可增強植株的生命力,消滅幼蟲,提高玉米產量,減少環境污染。河南地區大多易干旱,加強田間灌溉,選擇合理的播種時間,根據水土條件增加種植密度,實施去雄、松土等農業田間管理,來改善玉米生長環境,破壞病蟲害的生長條件。采用綠色化種植玉米技術,使用充分腐熟農家肥,開展科學施肥,來增強玉米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促進玉米健康生長,有效防控病蟲害的滋生。
其中,松土與灌溉是田間管理中破壞蟲害生長條件的有效措施。松土深翻,既可破壞玉米根部的越冬蟲生長,消滅大部分成蟲,又能改善玉米播種時的土壤均衡;灌溉,一方面補充植株生長的水分,另一方面改善田間環境,避免田間水質不佳滋生蟲害。通過田間管理的農業防治措施,來有效控制玉米病蟲害[1]。
2.2 ? 生物防治
2.2.1 ? 選擇性誘殺
玉米螟是鱗翅目害蟲,對玉米產量與質量具有嚴重威脅。如果常年選擇農藥防治,會增強其抗藥性,以致蟲害暴發、玉米減產。在田間噴灑玉米螟性誘劑,來吸引玉米螟,并對其滅殺。選擇合適的誘芯,需要持效性、靈敏度,來增強殺蟲效果;經常更換誘芯,來保證殺蟲效率;可以將誘捕器與誘芯分離,降低誘捕器對誘芯的干擾,來提升誘殺效果。因此,選擇誘劑進行有效滅蟲,既有利于環境保護,又可以減少玉米螟的侵害。
2.2.2 ? 趨光性
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設置燈光對害蟲進行誘殺。玉米螟幼蟲群集啃食玉米心葉、嫩葉;成蟲羽化后,藏匿于作物間,夜間飛行能力強,具有趨光性。依據玉米螟夜間行動的特點,分析其對夜幕具有較強的飛行力,對其捕殺設置黑色燈光。白天時,在鄰近農作物的空白場地,圈地進行黑色燈光照射,可有效聚集玉米螟,并統一捕殺。夜晚時,采用白色燈光循環照射田間,防止玉米螟活動,阻止其交配、產卵。利用害蟲生物習性科學防治,有效防控玉米病蟲害。
2.2.3 ? 趨色性
大多數害蟲對黃色較為敏感,喜歡飛撲黃色物體,比如成熟的玉米,其果實黃色容易招蟲。為了避免玉米果實被蟲害攻擊,利用黃色粘蟲板,放置田間,來有效捕殺害蟲,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在使用黃色粘蟲板時,為避免蟲子沒有飛向粘蟲板而飛向果實的問題,結合對植物噴灑農藥的方式,來有效控制害蟲飛行方向,實現病蟲害防治效果;或者在粘蟲板上附著少數果實顆粒,噴灑果實香精,利用顏色與濃厚的氣味來吸引害蟲,實現防治病蟲害的目標。
2.3 ?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從農業防治方法衍生出來的,來改善農藥大量使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達到滅蟲的目標。除了蟲害,植物病害亦相當嚴重,比如黑粉病、小斑病、紋枯病。玉米病害會嚴重影響玉米的質量與產量,改善玉米生長環境的有效措施是田間管理與施肥。水肥管理有效降低植株病害的發生,配合多菌靈、井岡霉素等化學藥物,能夠有效防治玉米病害?;瘜W藥物的濃度、配比、對植物的影響等,均以試驗數據為依托,相比農藥能夠緩解環境污染問題,有利于推進玉米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綜上所述,通過科學選種、合理規劃種植時間、采取高效的種植技術,來增強玉米種子的生命力,加強田間管理,配合綠色防病蟲害技術,來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在特殊病蟲害發生時,施用濃度適宜的化學農藥進行病蟲害高效治理,促進玉米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 1 ] 王秋花.河南地區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18,36(7):103.
(收稿日期: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