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武
摘 ? 要:主要論述了加強林業工程造林的人員培訓、管理能力等高效的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對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和意義進行了論證。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意義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對環境綠化、工程造林等工程建設越來越重視。在構建生態化的經濟發展體系中,造林管理機制成為了促進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也就更加迫切。
1 ? 林業工程造林的概念
工程造林就是把普通的植樹造林(包含種草、退耕還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等)納入國家基本的林業建設計劃,運用現代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造林管理技術,按照國家基本建設工程進行有組織的植樹造林活動。
2 ? 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基本原則
在林業工程造林管理中綜合考量,是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的有效舉措,積極推廣植樹造林可以減緩土地的沙漠化,減少因植被不足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空氣質量水平,全面促進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1]。在工程啟動前,要以綜合考量為前提,對當地環境進行深度考察,保證造林工程管理設計符合造林工程的實際情況,保障工程造林的經濟效益,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在施工時不被影響,積極發揮工程造林的優勢,促進當地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工程造林管理方法。
2.1 ? 保持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系統化
在開展工程前,要從造林的基礎建設、設計規劃、資金流動、資源采購等環節層層遞進,缺一不可。在工程實施前不僅要考慮成本問題,還要考慮相關資金的形成、分配和使用。林業工程造林資金是由國家下撥,用于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籌備,如不能合理利用工程造林管理計劃進行系統化約束,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不可彌補的錯誤,這些錯誤會直接影響造林進度和質量。因此,林業工程造林的系統化是工程設計的基礎保障,也是保障工程穩步推進的基礎。
2.2 ? 協調林業造林工程效益
樹木生長需要一定的過程,這就需要考慮協調利益的問題。面對造林工程,管理人員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造林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要實現利益和發展的協調統一。
3 ? 提升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3.1 ? 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
林業造林工程的實施是一個主觀改變自然生態環境的過程,是以人自身活動為介質進行對環境的改變、調整、協調以及控制人的日常生活與大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這就需要大量的生產力來保持其穩定性,而人作為勞動力的主要因素,著重強化生產力在林業造林工程管理中的專業技術水平,是提升生產率、提高工程造林效益的保障。所以在林業造林工程中,對各級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是確保造林工程質量的前提。
3.2 ? 提升領導干部在造林工程中的管理能力
領導干部的管理能力、決策能力直接影響著整個造林工程的質量水平和工程進度。為保證林業造林工程的整體質量,要求領導干部在林業造林項目管理中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水平、對項目的整體規劃、系統的管理流程以及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等能力,才能將國家相關政策融入到工程造林的實踐中,積極帶動群眾一起為林業造林工程貢獻力量,達到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因此,林業造林工程管理的領導干部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根據需求進行相關培訓,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積極了解國家實時更新的相關政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管理干部的專業能力。
3.3 ? 重視林業造林工程中的技術管理
造林工程技術在林業造林工程項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工程技術確保工程的適用、經濟、快捷以及在先進創新的原則下實施。因此,加強對造林工程技術的管理關乎在造林工程實施的過程中,是否符合工程的經濟需求、物質需求、長遠發展,以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如何減少施工成本等。對造林工程技術實施科學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影響著整個工程的發展[2]。
4 ? 造林工程管理的意義
在造林工程中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可以實現資金的合理配置、提高造林工程的生產率,對工程所需的人力資源問題和資金配置問題進行合理的優化。合理應用造林工程管理,還可以完善林業工程經濟效益與林業工程社會效益的一致性,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之,工程造林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實踐,造林工程管理就是保證實踐的原動力,管理系統的逐步完善對我國各項資源協調統一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促進我國造林工程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霍秋英.淺談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與意義[J]. 種子科技,2019(8):99.
[ 2 ] 喬王鐵,周海洋,薛文哲.淺談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J].花卉,2018(10):222.
(收稿日期: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