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晨 蒙琳
摘 ? 要:從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出發,重點闡述了生產綠色農產品的重要啟示和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綠色農業;高效農業;發展思路
我國農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些農業質量安全問題,如在養殖業發展中出現了瘦肉精問題、蔬菜生產中出現了農藥殘留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基于此,有必要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革,大力發展能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農業。
1 ?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
1.1 ? 缺乏質量意識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農業大戶為了降低經濟損失和提高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等,不僅對土壤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給生態環境帶來威脅,污染空氣和水資源。農藥殘留已經成為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力度,進一步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
1.2 ? 很少應用先進的技術成果
我國的農業發展有規模小和數量多的特點。在農業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種植者習慣于結合自身的經驗進行管理和生產,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經驗指導。即使部分地區的生產經營規模不小,但是標準化程度卻較低,在生產和管理的過程中很難使用高科技成果。此外,一些農業經營者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重視產品質量和生態效益,不利于市場的競爭,也導致了收入的不穩定。
2 ? 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的啟示
2.1 ? 減少農藥的使用
首先要加強對綠色種植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大力提倡使用有機肥料來代替化肥,組織農業種植大戶到綠色農業應用和推廣效果好的地區參觀學習。此外,積極鼓勵農民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降低農藥用量和殘留,增加有機肥料使用率。重視回收力度,對農田發展過程中使用的薄膜進行收回,避免出現白色污染等。
2.2 ? 開展耕地保護行動
要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耕地保護體系,在提升耕地質量的基礎上增加有機肥料的使用,同時重視節水灌溉技術和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不斷提高耕地發展的生態功能和整體質量,促進農田向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2.3 ? 將養殖和種植有效結合起來
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大力推廣綠色農業技術,重點推廣厭氧發酵技術和畜禽糞便堆肥腐熟技術的使用。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重視綠色種植,應用秸稈還田技術和腐化微生物的循環生產,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2.4 ? 推行標準化生產
應該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養殖和種植模式,同時完善和健全技術體系。此外,重視對綠色防控技術、綠色防疫技術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宣傳力度,為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奠定基礎。
3 ? 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的措施
3.1 ? 構建科學的綠色高效農業發展觀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將現代綠色生態高效農業和傳統農業相結合,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將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的理念應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此外,在重視保護和利用農業資源的同時促進對生態科學技術的研究,全面落實綠色農業發展觀念。
3.2 ? 創新綠色高效農業技術
在綠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堅持與時俱進和科學創新的原則,積極學習先進國家的經驗和成果。組織農業發展主要地區的農民學習先進的綠色種植技術,將先進的生物技術、互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業發展中,為促進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要重視節水灌溉技術和土壤改良技術的發展,通過科技的力量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
3.3 ? 貫徹綠色高效農業保護政策
淡水資源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對水土資源的保護。科學利用資源,學習和推廣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借助科技的力量促進綠色高效農業的產品生產量,為農業的健康發展助力。
3.4 ? 創建綠色農產品品牌
在綠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建立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種植和培養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利用媒體的作用宣傳綠色農產品,讓人民群眾認可綠色農產品品牌,重視拓展綠色產品的銷售渠道,在銷售的過程中強調產品的健康性和綠色性,增強群眾的購買欲。
3.5 ? 發揮綠色高效農業的多樣性
農業能夠為人們提供多種多樣的農產品,同時也和加工業、種植業密切相關。因此,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還要重視農業企業之間的合作,積極創新技術,創建本地區的農產品品牌,讓綠色農產品走進人們的生活。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還可以同步發展鄉村旅游業和健康養生等項目,在不斷滿足人們飲食需求的同時滿足人們對鄉村生活的向往,為實現綠色農業的綜合效益奠定基礎。
(收稿日期: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