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堯 李國棟 李永欣
摘 要: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與企業其他管理系統(如 ERP、OMS等)的無縫對接,實現信息在企業各個系統之間的自動傳遞和接收,使企業實現信息一體化,避免物流系統成為信息 “孤島”。物流業的業態是緊跟著經濟發展變化而變化的。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經濟模式從制造經濟到流通經濟,再到現在的服務經濟轉變的全過程。精簡人工需求,降低人工成本。大規模地使用機器設備,用機器替換人,物流行業的自動化工程也在逐漸發展,自動化技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物流自動化;發展
引言
自動化物流是現代物流行業發展的方向,推進物流行業發展,提升物流企業服務水平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物流企業 發展的內在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作為基礎性產業的物流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各種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日漸成為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是重要的經濟支柱。自動化技術與物流行業的深度融合不但降低了物流轉運成本,提高了物流服務質量,增加了客戶體驗,而且有利于物流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物流自動化的概述及意義
物流自動化指的是物流作業過程的設備和設施的自動化,物流作業過程包含的層次也是比較多的,如運輸、裝卸、倉儲、分揀、識別、包裝等作業過程,工作程序相對比較繁瑣。物流自動化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現代物流管理系統及物流自動化設備等軟硬件設施的協助下,全面提升物流倉儲、加工、流通、配送等環節的效率,進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與質量。與傳統物流模式相比,智慧物流 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高度集成與融合了所有物流資源,實現物流業務環節、物流管理環節及物 流技術之間的無縫銜接,提升了物流運作效率。通過傳感器、智能設備、自動化裝備建立起物流產業的感知交互系 統,實現物流資源配置最優,并最終實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務質量的目標。
首先,物流自動化就是將物流體系中的環節由人工化、機械化向自動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能夠降低人工作業的錯誤概率,提高工作質量;另一方面物流自動化引入了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揀系統、自動存取系統和自動跟蹤系統等等。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掃碼自動識別系統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第三,物流自動化降低了企業 的人工作業及運營成本,對于提高企業的管理和運 營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我國物流行業自動化的發展現狀
自動化是遵循著預先設置好的編程規則的軟件。自動化有一個明確的特征:讓機器代替人類重復單調的重復性勞動,解放人類的時間用于更重要的事情上去。使得社會變得更有效率,降低商業成本同時提高工作的生產力。由于我國物流自動化技術起步較晚,雖然近年來國家和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對物流標準化工作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物流標準的數量上以及標準與品牌的結合上均有所突破,但各物流自動化技術還是有待提升。
1、企業重視程度較低,物流自動化發展緩慢
目前我國企業物流自動化發展速度緩慢,一些企業管理者往往都會將精力放在企業內部運營方 面,如企業硬件設施的配備、企業培訓工作、企業人才招聘等等,對于企業物流發展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很多企業的物流發展水平與其他方面的發展并不匹配。企業物流自動化的發展也是如此,一些管理者認為物流部門的發展對于企業發展并不重要,認為過多自動化設備的配備會造成了財力、物力資源的浪費;一些企業雖然配備了相關的自動化物流設施設備,但是并沒有充分的應用,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2、企業管理體系欠缺,阻礙物流自動化發展
企業物流自動化的實施目前還是依賴于信息標準化、產品標準化以及包裝的標準化,然而目前由于 企業物流管理體系比較欠缺,這三方面的標準化發 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以信息標準化為例,雖然很 多企業都將信息一體化作為企業發展的任務,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內部的層級和部門增加,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往來更難以做到及時準確,信息流動的不暢也影響了企業之間的聯動,對物流自動化的發展也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三、物流自動化的弊端
物流自動化也是有弊端的。淡旺季落差,在淡旺季十倍業務差異下,任何設備的選擇 都面臨著巨大考驗。若依據平時需求設計,旺季對設備和人力來說無疑是場災難,此時增加人 力或改變設計、運作模式又變得十分被動。商品細節,信息識別。對于商品細節信息的辨識,當下設備仍有欠缺。逆向物流問題,SKU數量的膨脹讓現有技術無法從根本上高效完成分理。如果用分揀機將退貨重新分理到SKU級別,退貨中間庫存龐大,周期漫長,現實的方法,只能將退貨分理到固定區域,再由人工來返配上架。
四、結束語
物流自動化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是物流行業健康長遠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物流自動化發展不僅能夠提高物流的運用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物流經濟效益。由此可見,物流的發展實現自動化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提高對物流自動化的重視程度,聘用專業人才進行物流管理,同時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和建設體系,為物流自動化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景剛,黃永馨.多種自動化設備協調的產線物流自動化系統研究[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9,32(07):123-124+152.
[2]陳俊,陳志新.企業物流自動化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05):51-52.
[3]劉洋.物流自動化的現在與未來[J].中國儲運,2019(09):40-41.
作者簡介:
李全堯,出生年月:1998 1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學歷:專科,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