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維敏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理論下,胸外科術后肺部感染患者辨證分型情況及其演變規律。方法:參照中醫癥候診斷標準,根據主癥、次癥、舌象、脈象對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參與研究的190例胸外科手術術后感染患者進行辨證分型,觀察其演變規律。結果:190例患者于術后1、3、5天肺部感染發生率分別為2.10%(4/190)、9.47%(18/190)、6.32%(12/190),總計發生34例,總發生率為17.89%。經分析可見,術后感染早期,肺部感染表現肺氣虧虛,中期表現為痰濕肺阻,后期發展為氣陰兩虛。結論:胸外科術后肺部感染主要以由表及里、從實到虛、虛實夾雜的演變規律發展,基于其辨證論治原則,在幫助術后診斷和治療上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胸外科手術;肺部感染;中醫辨證分型;演變規律
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術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一旦發生肺部感染,無論是對手術療效還是患者預后都有嚴重影響。中醫認為,肺朝百脈,主氣,肺氣虛弱而百脈循行失常,尤其對于經歷過手術的病人而言,術后身體一般情況較差,極易因肺氣虛弱導致外邪犯肺,下焦濕熱,經絡傳變、陰陽失衡。中醫在治療胸外科手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較好,但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因此,本次研究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參與研究的190例胸外科手術術后感染患者為例,探討胸外科手術后肺部感染中醫辨證分型及演變規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時間范圍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為準,對此期間在我院行胸外科手術的190例術后肺部感染患者進行分析,得到男性102,女性88例,年齡(45.82±10.45)歲,其中31例行氣胸修補術、26例行肺膿腫引流術、38例行食管癌切除術、27例行食管擴張術、22例行胸壁腫瘤切除術、46例肺葉切除術。患者資料獲取經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簽字同意,本次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監督下進行。
1.2 方法
記錄患者術后1、3、5天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并根據《中醫診斷學》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背景資料、手術情況、術后體征,對患者的主癥、次癥、舌象、脈象等進行判斷,明確患者的癥候類型。
2 結果
2.1 術后肺部感染情況
190例患者于術后1、3、5天肺部感染發生率分別為2.10%(4/190)、9.47%(18/190)、6.32%(12/190),總計發生34例,總發生率為17.89%。
2.2 辨證分型分布情況
術后1天,感染患者以表證為主,次證以里證實證、虛證,虛實夾雜之征;術后3天和5天仍以里證和實證下降為主,以里證、實證、虛實夾雜之證增長為次,詳見表1。
2.3 演變規律
術后感染早期,肺部感染表現為痰熱壅肺,痰濕阻肺,少數有氣陰兩虛的情況;而術后中期,肺部感染表現為氣陰兩虛,血瘀,少數有氣虛夾濕的情況;發展至后期,肺部感染仍以氣陰兩虛為主,虛實夾雜的情況。多數患者在術后3天證型的轉變最為明顯。
3討論
胸外科手術后因對患者胸部進行了侵入性的操作,導致胸腔組織和器官接觸外界,從而增加了細菌感染的幾率。一旦發生肺部感染,勢必會延長患者住院時間,還會影響手術療效,肺部感染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治療結局呈反比關系。西醫對于術后肺部的感染的治療主要還是給予抗生素抗感染的方式,但對于術后一般情況差,存在耐藥性等患者來說,西醫治療效果不佳。因此,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受到廣泛關注。胸外科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證候比較復雜,往往單證較少,大部分患者以2個或2個以上證型為主,因此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只有明確肺部感染中醫辨證分型,掌握其演變規律才能對癥治療,促進患者康復。
本次研究得出,190例患者于術后1、3、5天肺部感染發生率分別為2.10%、9.47%、6.32%,總計發生34例,總發生率為17.89%。對這34名患者證候進行分析得出,術后1天,感染患者以表證為主,次證以里證實證、虛證,虛實夾雜之征;術后3天和5天仍以里證和實證下降為主,以里證、實證、虛實夾雜之證增長為次。提示我們,術后感染早期,肺部感染表現為痰熱壅肺,痰濕阻肺,少數有氣陰兩虛的情況;而術后中期,肺部感染表現為氣陰兩虛,血瘀,少數有氣虛夾濕的情況;發展至后期,肺部感染仍以氣陰兩虛為主,虛實夾雜的情況。多數患者在術后3天證型的轉變最為明顯。這是因為,手術后患者往往存在循環障礙、應激反應、血流動力學異常等多種病理狀態,精、氣、血、津液等無一不是虛弱的狀態,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熱表現出痰熱壅肺、氣陰兩虛的情況;而手術治療去除了“標實”,但在麻醉消失后,本應是恢復階段但發生感染,導致肺氣宣降,“本虛”的矛盾更加突出,因而表現為氣陰兩虛,升降失調;隨著肺部感染嚴重程度的加深,病人正氣受損,氣機失常,聚濕成痰,最終表現為氣陰兩虛,虛實夾雜。
綜上所述,胸外科術后肺部感染主要以由表及里、從實到虛、虛實夾雜的演變規律發展,基于其辨證論治原則,在幫助術后診斷和治療上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聯斌,黃剛,郭守俊等.晚期肺癌患者化療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2):5105-5108.
[2]羅勝,梁結柱,冼宙寧等.重癥醫學科多重耐藥菌肺部感染的中醫證候特征研究[J].湖南中醫雜志,2017,33(9):1-5.
[3]朱珊,方寅飛.肺癌合并肺部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臨床病因、血清分型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藥房,2017,28(17):2346-2350.
[4]屈冰,徐立然,王東旭等.艾滋病肺部感染中醫癥狀及證型特征分析[C].//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七次全國中醫肺系病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3:299-303.
[5]童曉南.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醫證型分布規律及辨證分型標準研究[J]. 四川中醫,2017,34(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