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
摘 要:植樹造林技術能夠滿足過度開發導致的林木資源匱乏的補充需要,而且對工業化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植樹造林技術在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從分析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討植樹造林技術運用及造林管護措施。
關鍵詞:植樹造林重要性技術管護
1.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1改善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改善問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國還存在著生態環境被污染、被破壞的情況,這些因素導致了很多地區的生態環境水平都變得越來越差,想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就需要依靠森林資源。森林可以減少污染的范圍與力度,改善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尤其是對于荒漠化的治理來說,森林資源具備和極強的重要性。因此,我國需要加強植樹造林的范圍與力度,不僅僅要在城市郊區、鄉村周圍植樹造林,更需要在荒漠化地區植樹造林,全面的改善生態環境,保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1.2促進經濟發展
植樹造林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具備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存在著生態價值,也存在著經濟價值。環境與經濟的聯系較為密切,由于植樹造林能夠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也就可以間接的帶動經濟的發展,當城市的污染問題得到解決,空氣的環境質量就可以得到改善,這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此外,植樹造林還可以對人們的生存條件進行改善,對水資源進行凈化,長此以往,勢必可以提升整體社會的經濟水平。對于植樹造林的行為來說,其能夠對森林的覆蓋面積進行提升,豐富國家的森林資源儲備,當國家的森林資源儲備得到豐富,自然就可以改善國內的經濟條件與環境。
1.3維持資源數量
植樹造林可以對森林資源的數量進行維持,具體的說,目前地球上的森林覆蓋面積正在縮小,森林資源的數量也越來越少,相關人士認為,森林資源的減少會影響到物種的生存問題,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重視。如果森林不復存在,那么人類的各類資源都會銳減,在這樣的情況下,合理開展植樹造林能夠維持森林資源數量,不斷的擴大森林覆蓋面積,雖然不能夠在短時間內起到明顯效果,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植樹造林勢必可以解決森林資源數量減少的問題,為人類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援。
2.植樹造林技術運用
2.1植苗造林技術
運用植苗造林技術最關鍵的便是保證幼苗有完整的根須,整個培育過程較為簡單,但也需要操作人員謹慎操作,因為幼苗的根須比較脆弱,容易發生人為損傷。同時,在幼苗運輸到種植場地的過程中,也會因為旅途顛簸出現損壞,一旦幼苗的根須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樹苗成活率。因此,在植苗過程中,要根據所種植地區地勢、氣候選擇最為合適的樹苗、易成活的樹苗。選擇樹苗種植的苗圃時,要盡可能選擇澆灌和排水都較為方便,較為疏松的土質,現在植苗也存在無土種植形式。在幼苗培育過程中,應給予適當施肥,保證幼苗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養分和陽光,等到幼苗成長到一定程度時才移植到林區進行種植。
2.2播種造林技術
播種造林技術相較于植苗技術省去了幼苗培育這個環節,因此,播種種植技術的過程較為簡單,能夠節省較多的種植成本,但是,對采用播種種植的地區有很高要求,尤其對于選擇種植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較為嚴格。同時,播種種植法的樹木成活率較低,因此為了盡可能提高樹木成活率,要選擇較為完整連貫的種植地,最好是較為荒蕪的土地,適合大面積播種。播種種植時要選擇出芽率較高的種子,選擇適宜種子發芽的季節,以滿足播種溫度和光線條件,同時要保證播種土壤的養分和濕潤度,必要時要進行適當的人工施肥,播種工作人員要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進行評估,制定出應對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3分植造林技術
分植造林又被稱為分生林法,該造林技術無需經過播種種植和幼苗移植這兩個環節,直接進行樹木栽種。這種方法能夠縮短種子發育和幼苗培育的周期時間,同時具有較高成活率,但是,由于種植方法受到種植材料根須的影響,不便于大規模種植。分植造林技術的具體操作步驟是用較高樹木的枝條直接插入土壤中作為插穗,對插穗的選擇也有很嚴格的要求,一般是選取品質優良的壯年母樹,選擇生長2年左右的樹枝,插穗的深度根據種植地區環境而定,較為肥沃的土壤可以將插穗的深度控制在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如果是較為干旱的地區,可以將插穗全部插入土壤中。在進行插穗種植之前,需保證土壤具備樹干成果的肥料和水分。
3.植樹造林管護技術措施
3.1封山管護
所謂封山育林管護辦法是將整個植樹造林山區封鎖進行栽種幼苗的管理。這種管理方法具有地域特色,是我國在長期的實踐中獲得的一種有效的管護方法,封山造林是對自然下種或有生命力的幼林、灌木生長的灌木叢、疏林、采伐跡地以及廢棄的荒山進行山區培育,通過人為的干擾將封鎖地區培育成新生的叢林。這種封山育林方法在使用時有一定難度,是對整個山區的栽培,工程比較龐大,工序也比較繁瑣,是一種傳統的育林方法,但是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仍然是目前比較有效的管護方式。
3.2幼苗管護
幼苗的管護是管護工作的重中之重,山區新造幼林幼苗的成長和生長是實現育林效果的決定因素,一個新的幼林的培養一般都會經過緩苗、生根以及生長的成長過程。對幼苗的管護關鍵在轉折期,直接關系到以后樹木成長和豐產的質量,轉折期的幼苗基本上都處于散生狀態,這段時期幼苗的自我生長比較困難,需要對幼苗進行精心的呵護,為幼苗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不斷提供幼苗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陽光、肥料、溫度以及空氣,讓幼苗在優越的條件下生長,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保證幼苗健康成長,從而達到育林成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治芬,張士平.植樹造林方法與植樹造林必要性[J].現代園藝,2018(14):53
[2]后連存.植樹造林的必要性及主要方法分析[J].現代園藝,2018(4):49
[3]南春松.植樹造林方法以及植樹造林必要性分析[J].農技服務,2017(3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