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特別是對空氣污染治理尤為重視,北方冬季取暖方式逐漸變為煤改氣,需要大力發展煤制天然氣技術。煤制天然氣可以大大減少直接燃燒煤炭帶來的空氣污染,豐富了天然氣供應資源,緩解了天然氣氣荒問題。文章將對我國煤制天然氣現狀及未來發展進行探討并展望。
關鍵詞:煤改氣;煤制天然氣;天然氣供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需求越來越大。能源支撐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提出經濟可持續和生態化發展,對能源結構進行調整,加強環境保護力度,使得天然氣需求量劇增。我國的能源分布情況是煤炭儲量高于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所以,要結合能源結構特點,揚長避短,利用煤炭資源,積極發展煤炭清潔化利用和煤制天然氣技術。煤制天然氣不僅減少了煤炭燃燒帶來的大氣污染,而且緩解了我國的天然氣供應緊張問題,推動我國煤炭清潔利用的發展。
1? ? 我國煤制天然氣發展現狀
近年來天然氣“氣荒”的報道屢見不鮮,我國的天然氣供求差距逐年加大,使得我國越來越依賴天然氣進口。我國設定在2020年年末天然氣的消費量達到3.0×1 011~4.0×1 011 m3,這一目標驅使我國大力開發煤制天然氣產業。
1.1? 我國煤制天然氣項目概況
目前,我國共有7個大型煤制天然氣生產項目獲得發改委批準,預計總產能為251億m3/a,目前,已建成4個項目并投產,產能達51.1億m3/a,占已核準項目總產能的21%。國家能源局在《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煤制油、煤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石油和煤炭綜合利用5類模式,將是“十三五”期間需要重點開展的工作。
1.2? 已核準項目情況
我國的煤制天然氣產業起步較晚,建設與運營管理經驗匱乏。據了解,已投產的幾家煤制天然氣企業均有經濟虧損,主要原因如下:(1)實際產能與設計產能的差距。已建成投產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基本都沒有全部完成建設,需要分期完成建設,投產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1]。(2)中國天然氣市場沒有完全開放,仍處于行業壟斷的狀態。管網輸送及消費市場均由煤制天然氣生產廠之外的企業控制,在售價方面沒有主動權。例如:新疆慶華生產的煤制天然氣成本高達1.5元/m3,卻被限制以1.05元/m3價格售給中石油。(3)煤氣化技術方面。煤氣化過程包括碎煤加壓和粉煤氣化,碎煤加壓氣化技術和粉煤氣化技術分別占90%和10%。在應用實踐過程中二者均存在一定問題。如碎煤加壓氣化技術廢水處理流程長、費用高、環境污染及粉煤氣化技術工藝能耗達不到示范項目標準等。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的全過程應認真總結分析技術工藝路線的選擇、項目建設、設備制造、三廢處理、裝置運營、人才儲備等多個方面,為未來的相似項目提供經驗。
2? ? 煤制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結合我國能源結構的特點,煤制天然氣符合當前經濟發展需求。除了美國大力發展煤制天然氣外,中國也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開展生產煤制天然氣的國家。關于煤制天然氣,國內專家的觀點分為兩種。一種認為:煤制天然氣把過剩的煤炭資源轉化成了天然氣資源,不僅解決了污染還平衡了天然氣的供需不平衡問題,是適合國情的必要產業。另一種觀認為,煤制天然氣生產周期長,在能源利用效率、溫室氣體排放、環境保護等方面并沒有明顯優勢,只不過把污染排放轉移了。當前問題是煤制天然氣出現投資過熱情況,為了防止在技術沒發展成熟的階段出現盲目投資生產情況,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了規范,在多方面制定界限。從已經建成投產的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來看,煤制天然氣技術是可行的。因為這些項目還沒有全階段建成,未滿荷運行,所以經濟上還不能準確評價。我國煤炭資源儲量巨大,比較相同燃燒熱量的煤炭和天然氣,煤炭有很大的價格優勢。所以,這種格局下,煤制天然氣的盈利空間是明顯的,造成了國內投資熱潮的現象??梢灶A見,中國將繼續大力推進能源結構平衡發展,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改煤換氣已經是目前的主要趨勢,也是未來多年的發展方向[2]。
3? ? 結語
煤制天然氣作為一種特色新型煤化工技術,符合中國資源比例特點和可持續化、生態化的發展要求。可以適當地在一些煤炭充裕的地區,利用劣質煤開展示范工程,此舉措意義重大,帶動經濟的同時也能不斷積累新的經驗,但要避免盲目和過速發展,要在不斷的摸索中合理、有序地發展。煤制天然氣技術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戰略,可以解決我國天然氣對進口的依賴,保證能源的安全儲備,也能實現平衡能源結構,實現清潔化利用煤炭。
[參考文獻]
[1]馮亮杰.我國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分析探討[J].化學工程,2011(8):86-89.
[2]劉志光,龔華俊,余黎明,等.我國煤制天然氣發展的探討[J].煤化工,2009(2):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