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班課教學手段的優勢
1、云班課教學軟件可實現教學資源便捷查閱,教師通過云班課平臺,可隨時將與課程知識相關的資訊、視屏、案例、網頁等資源,及時發布到班課平臺,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把握
2、教學過程中,互動形式豐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利用云班課中的調查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等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同時,為增加課堂趣味性,還可以采用搖一搖來隨機選取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3、課后的任務安排,即可以采用傳統的書面作業,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完成某項任務安排,同時,教師可隨時在線解答各類問題。對于學生的作業,既可教師評閱,也可由學生相互評閱。
4、實現學生過程化學習管理。學生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查閱各類資源、完成各種任務,都會獲得相應的經驗值,這既是對學生學習的鼓勵,同時,通過查看經驗值,知道在班級學習名次,對自己也是一種鞭策。教師針對經驗值靠后的同學,也可重點關注,了解其學習狀態,做到有針對性的輔導。
5、云班課擁有強大的后臺數據分析功能,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如小墨提示,通知教師教學活動開展有哪些不足、活動過于單調,學生在測試、作業中較多問題等需要教師注意。同時,學生學習情況,如進步較大、參與活動不積極等,云班課都會做出數據分析,并反饋給教師,幫助教師充分掌握學生學習動態。
二、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體會
1、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不多,對知識消化吸收還需要課下復習,而云班課教學方式將教學過程合理分解,可以通過課前推送、課中安排各種教學活動、課后任務完成,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
2、云班課目前擁有的功能,可以從形式上滿足各種教學安排,學生只要參與活動即可獲取相應的經驗值,但通過兩年多的使用發現其中還有一些問題,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具體問題如下:①教師課前推送的資源,學生能夠按時查看,但僅停留在完成,沒有理解學習資源的內容。②課堂的頭腦風暴或討論活動,學生往往將題目在網上查找,然后將結果復制粘貼到活動中,更有同學將結果發布到班級的群聊中,其他同學在粘貼復制到活動中,教師看到的學生的討論回答完全一致,失去活動開展的意義。③云班課的點名簽到功能,節約了課堂用于學生出勤管理時間,但對于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此項功能卻可以很好實現缺勤曠課,更有同學不來上課,由其他同學用他的賬號登陸,幫其完成課堂活動,如果僅憑學生經驗值,這類學生和其他學生的經驗值差別不大,很難通過班課發現。④云班課教學方式對硬件最基礎的要求就是網速,若是遇到網速慢、網絡擁擠將導致教學活動不能有效開展,另外,結合兩年來班課使用情況發現,云班課不適合于多合班授課,較為理想的是單班教學。當面對三合班以上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⑤云班課目前的習題、測試功能中,題目類型只能是選擇題,不同專業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不同,僅憑選擇題目無法起到知識訓練、理解掌握的目的。
三、云班課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課堂表現,諸如聽課狀態、眼神、后排學生聽課情況等,選擇教學手段,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同時,根據學習效果,注重教學內容的難易結合。
2、不論是傳統教學方式,還是信息化教學,關鍵要做好教學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對課程有較深層次的掌握,熟知哪些知識點學生容易理解,哪些不易掌握,對同一知識點能有不同的切入講解手段,這些都是需要教學積淀總結,所以,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實質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更高,也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來查閱學生的各種討論、作業任務,及時地解答學生疑問。此外,云班課開展的各類教學活動,教師一定注意學生能否達到預定的學習效果,切莫只注重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學生參與也很積極,但通過測試或課堂提問發現,真正理解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寥寥無幾,為此,教師的應從課前、課中、課后做好知識的預習、講授、應用各環節的精心設計,甚至進行定期的測試,鞏固學習效果。
3、利用云班課對學生進行課堂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注意,點名簽到功能雖然節約課堂時間,但還是有漏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按學生名單點名和班課簽到相結合的方法,能有效杜絕學生曠課的僥幸心理。采用面對面的點名,教師更容易加深對學生的印象。教師在教書的過程中,應時刻不忘育人,而與學生直面的交流中,通過觀察其眼神、表情的變化,應能感知學生的狀態,從進行更富有感情的教育,所以,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選用。無論信息化教學方法發展到何種程度,與學生面對面的教育講解是必不可少的。
四、結語
信息化教學改革是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一方面豐富了教學方法、改善了教學生態,另一方面又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管教學方式如何發展,只要教師堅持不忘教書的初心,那便能完成育人的使命。
作者簡介:
劉巖(1981-),男,河北承德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等方面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