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炯益 黃淑華
摘 要:健康中國戰略中,食品是重中之重。重金屬難以被生物降解,進入人體易造成慢性中毒,對食品中重金屬的檢測能有效找準污染源,為食品監管提供技術支撐。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光譜法、質譜法和比色法,本文對這3種方法進行對比,同時綜述了這3種常用方法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重金屬;檢測方法;食品安全;研究進展
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原理各不相同,在檢測過程中,針對不同金屬元素和檢測條件,應選用恰當的檢測方法。要掌握常用的幾種方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以更加高效、準確地檢測食品中重金屬。
1 光譜法
1.1 原子熒光光譜
金屬元素被還原為氫化物后,進入原子化器中分解為原子態,在相應空心陰極燈的激發下產生熒光。常用于檢測砷、汞、硒、銻、鉍、碲與鍺等金屬元素。上機測試前,需對樣品進行前處理,楊雪嬌[1]等對微波消解、干灰化和濕法消解3種不同前處理方法進行了對比,給出了樣品前處理的指導性建議。雙通道能夠同時檢測兩種金屬元素,大大提高了檢驗效率,劉詠梅[2]等探究了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砷和汞的條件,為同時測定這兩種元素提供參考。測試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把握好每一個環節是獲得準確、可靠結果的關鍵,韓張雄[3]等總結了該法測定植物樣品中不同種類重金屬時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對重金屬檢測具有指導意義。
1.2 原子吸收光譜
火焰法和石墨法是原子吸收法的兩種主要方法。試樣經火焰變為原子蒸汽或在石墨爐中電熱原子化后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常用于檢測鉛、鎘、鉻、銅與鋅等元素。不同類型的食品前處理方法和儀器條件不盡相同。曹珺等[4]綜述了該法測定蔬菜水果、糧食、海產品和飲料中重金屬元素的研究進展,為原子吸收法測定重金屬提供指導。高鹽食品中的鈉鹽對原子吸收產生了巨大干擾且難以消除。要消除高鹽背景干擾,需加入不同的基體改性劑,為此,國內外食品檢測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宋美英等[5]綜述了石墨爐法測定高鹽食品中鉛、鉻、鎘的研究進展,并對未來高鹽食品中重金屬的測定指導研究方向。
2 質譜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可同時測定多種元素,用于痕量及超痕量元素分析。常用于檢測鉛、鎘、鉻、砷、汞、銅、鋰、鈧、鉍、銦、鉈、鎳、鐵與鋅等重金屬元素。該法優勢突出,已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宋敏等[6]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調研,總結出近年來該法在食用油、面制品、乳制品、水產品、果蔬及其他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并展望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發展前景??蓪Χ喾N重金屬元素同時分析是質譜法的優勢所在,建立飲用水和食品中鉛、鎘、汞、砷、鉻、鎳、鈹、鉈與銅9種重金屬元素的測定條件,結果表明其完全可以滿足這9種重金屬元素的分析要求。質譜法應用范圍廣,對其測定的原理、測定參數及其應用范圍等進行總結和分析比較可得出,它與其他儀器的聯用技術也正在我國迅速發展,將在諸多領域發揮出獨特優勢。
3 比色法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中的常用方法。在不同pH和相應的化學物質存在時,金屬離子與雙硫腙生成具有特定顏色的螯合物,用有機溶劑萃取后,在特定波長下比色,常用于檢測鉛、鋅、鎘、汞等金屬元素。簡單、準確、高效是檢測人員共同的追求,為此,眾多研究者不斷改進比色方法。測定蜂膠中痕量鉛的含量時,在高氯酸介質中鉛與二溴對甲基偶氮氯磺形成穩定的藍色絡合物,并與雙硫腙光度法進行對比得出,該法更簡單準確。測定食品中鉛含量時,國家標準GB/T 5009.12-2107中的二硫腙比色法在檢驗過程中需用到劇毒試劑氰化鉀溶液,嚴重污染環境,且操作過程較復雜。為了避免以上缺點,可利用目視比色法測定重金屬,該方法簡便、準確且對環境污染小。
4 結語
目前,重金屬的檢測方法不斷完善,檢驗標準不斷更新。檢驗人員應在實驗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動食品中重金屬檢測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楊雪嬌,黃偉,林濤,等.不同前處理方法檢測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J].現代食品科技,2008(10):1051-1054.
[2]劉詠梅,杜昕竺.探究原子熒光法同時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砷、汞的應用[J].醫學檢驗,2017(57):132.
[3]韓張雄,吳小勇,王夢軍,等.利用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法測定植物樣品中重金屬應注意事項[J].福建分析測試,2018(3):48-50.
[4]曹珺,趙麗嬌,鐘儒剛.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食品中重金屬含量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12(7):304-309.
[5]宋美英,馮志強,郭秋蘭,等.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高鹽食品中重金屬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科技,2015(4):92-95.
[6]宋敏,李蓓.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在食品中重金屬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5):1045-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