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紅
摘要:目的:研究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原發性痛經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巨日合鎮中心衛生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原發性痛經患者5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西藥治療)與觀察組(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每組分別為29例。比較兩組痛經癥狀積分、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癥狀積分、臨床療效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針對原發性痛經患者,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對臨床療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原發性痛經;桃紅四物湯;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4-99-02
作為婦科臨床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癥狀,痛經主要是以原發性痛經情況為主。依照有關文獻研究調查可知,原發性痛經患者在所有痛經患者當中的比重達到40%左右。該癥常發生于月經初潮或者初潮以后不久,多見于未婚或者未育女性群體,臨床癥狀主要體現為下腹部呈現為痙攣性疼痛現象,通常在陰道流血以前的數小時發生痛經癥狀,行經的第一天最為顯著,癥狀持續時間往往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疼痛位置一般為腰骶部與腹部的陳發性絞痛癥狀,嚴重的會放射到上腹部、會陰部以及肛門位置。針對原發性痛經患者,臨床中往往采用西藥進行治療,然而西藥通常只能過治標,患者短時間內的疼痛狀態能夠得以改善,但遠期療效并不理想,疾病遷延不愈。隨著臨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倡采用中藥方案治療原發性痛經患者[1]。鑒于此,我院選擇桃紅四物湯治療原發性痛經患者,臨床效果較為理想,現針對治療方案、治療效果進行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巨日合鎮中心衛生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原發性痛經患者5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西藥治療)與觀察組(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每組分別為29例。對照組中,年齡18~29歲,中位年齡為(24.3±3.5)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5±1.3)年。觀察組中,年齡18~28歲,中位年齡為(24.2±3.3)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病程為(2.6±1.2)年。
1.2治療方法
本組58例患者均進行系統的月經生理宣教、心理干預、運動指導。對照組單用西藥進行治療,選擇在月經來潮以前1d,使用25mg消炎痛,每日3次,持續用藥3d,治療時間為3個月經周期。觀察組選擇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基礎方劑如下:甘草6g,烏藥15g,延胡索、當歸、紅花、香附、川芎各12g,五靈脂、熟地、赤芍、蒲黃、桃仁各10g。患者每日服用1劑,用水煎兩次持續到400ml,分別早早晚進行溫服。在經期前1周開始服用,一直持續到經期第3d服用后停止,持續用藥同樣為3個月經周期。
1.3臨床評價指標
臨床觀察指標主要為痛經癥狀評分與臨床療效。痛經癥狀評分[2]如下:經期前后及經期過程中小腹疼痛為5分的基礎分,腹痛顯著為0.5分,腹痛難忍為1分,坐臥不寧1分,休克2分,面色泛白0.5分,冷汗不止1分,四肢厥冷1分,必須要臥床休息1分,對學習工作造成影響1分,通過常規止痛措施能夠改善疼痛0.5分,并發腰部酸痛為0.5分,并發惡心嘔吐為0.5分,并發肛門墜漲感為0.5分,疼痛持續時間1天以內為0.5分,疼痛持續時間每增加一天加0.5分。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相關標準:①痊愈:患者服藥以后經期腹痛與其他相關癥狀明顯消失,持續用藥3個月經周期沒有復發現象;②顯效:患者腹痛癥狀顯著緩解,其他癥狀消失或者明顯緩解,治療結束以后觀察3個月經周期沒有出現癥狀加劇的現象;③有效:患者腹痛癥狀有所改善,其他癥狀有所緩解,治療結束之后癥狀雖然存在反復情況,但比治療前癥狀有所緩解;④患者腹痛及其他癥狀均沒有緩解,或者呈現為加重的現象。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痛經癥狀評分選擇(±s)表示,t檢驗,臨床療效選擇%表示,x?檢驗。
2 結果
2.1兩組痛經癥狀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痛經癥狀評分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痛經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痛經癥狀評分對比(±s)
2.2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當中痊愈5例,顯效7例,有效9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2.41%(21/29);觀察組當中痊愈15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9.66%(26/29)。兩組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x2=8.493,P<0.05)。
3 討論
原發性痛經主要表現為痙攣性的疼痛狀況,疼痛位置主要集中于下腹部位置,其余癥狀還表現為頭痛乏力、頭暈、惡心、腹瀉以及腰腿痛等,臨床中常規西藥治療方案往往只能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遠期療效并不理想,導致疾病遷延不愈,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4]。
祖國醫學中,痛經主要是由于情志所傷、六淫為害或者起居不慎等各種不同病癥所引發,具體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患者經期前后遭受致病因素的影響,在行經前后階段,患者血海從滿盈狀態進行泄溢,氣血盛實而驟虛,沖任、子宮氣血產生的變化要比平時變化更為迅速,使得沖任瘀滯或者寒凝經脈,最終引發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導致“不通則痛”[5]。所以,臨床治療應當以通經止痛、行氣活血、養血作為主要目標,桃紅四物湯最初屬于四物湯的加味方劑,屬于養血活血的代表方劑,臨床主要應用于血虛癖滯相關的多種痛癥。本研究選擇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原發性痛經癥狀,烏藥能夠發揮溫通胞宮胞脈功能,五靈脂、蒲黃具有活血、散癖、定痛的功效,延胡索、香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紅花、桃仁具有活血祛癖、推陳出新的功能,能夠順利祛除惡血,促使新血的生成,當歸生血、熟地滋血、芍藥斂陰、川芎通行上下,發揮行血中之氣的功能,最終輔以甘草發揮調和功能。通過諸藥合用,進一步發揮癖血祛、新血生、氣滯通的功能。從現代藥理學研究可以看出,桃紅四物湯加味能夠針對植物神經進行調節,使得血液黏度明顯降低,在增加血流量的同時,使得血管得以有效擴展,切實改善患者微循環功能,最終實現調節內分泌、消炎止痛止血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原發性痛經還會受到神經、精神等方面因素的干擾,相應的疼痛主觀感受還與患者本身耐受性存在聯系,所以片面強調治療并非治愈之道,醫師在進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預的同時,還需要知道患者強化運動,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致力于消除經期前存在的恐懼心理,注意防止受濕、受寒,同時禁寒涼生冷飲食,才能夠有效改善原發性痛經造成的不良影響。
本組研究數據中,采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的觀察組,其痛經癥狀評分、臨床療效均顯著優于單用西藥治療的對照組。提示,針對原發性痛經患者,采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痛經癥狀,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小鳳.暖宮化瘀湯配合穴位貼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41例[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04):46-48.
[2]聶曉博,馬怡坤,劉凱娜,張立新.溫暢祛痛湯對寒凝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治療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9,17(06):147-148.
[3]楊歡,楊靜.中藥配合艾灸、耳穴壓丸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療效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46):259.
[4]樓國平,韋莉莉.活血化瘀行氣湯治療青春期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9,54(05):356-357.
[5]余希婧,郭蓉,華水生.臍針配合混元灸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