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永政
摘要:認知心理學一般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認知心理學認為只要是研究人們認知過程的,都屬于認知心理學,狹義的認知心理學則認為只有像信息加工心理學之類的才能歸屬于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在中職教學的運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職教育管理也要以認知心理學理論為重要參考思想。中職教育機構如果能夠正確地認識認知心理學,并在中職教學管理中準確應用認知心理學理論的主要思想內容,就能提高中學教學的質量,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修養。
關鍵詞:認知心理學;理論;中職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49-01
1中職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管理機制不完善
在傳統的中職教學模式下,實現獨立封閉的教育體系,中職教育沒有長遠的發展眼光,沒有將中職教育與普遍教育進行教育連接,從而沒有搭建起多樣化人才培養路線,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型人才,然而傳統的中職教育忽視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和產業相融合的重要性,沒有建立共合體,實現共同發展,從而表現出了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現象。
1.2中職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不強
中職學生學習成績普遍不好,基礎薄弱,這樣也增加了教師日常教學的工作量。近年來,中職招生也很困難,生源質量不好。中職學生大多學習能力差,自身的素質普遍較低,認知也存在偏差,這樣就更不利于學校的教育管理。
1.3中職教學管理未深入至思想層面
中職學生對認知心理學理論并不了解,認知心理學中的雙重編碼理論對教學有很大的意義。教學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還要深入思想層面,也就是認知過程,只有學生真正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怎樣做,才能真正去努力提升自己。畢竟思想是行動的指導者,認知是行動的前提。
2認知心理學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應用
認知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20世紀70年代開始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認知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高級心理,即主要是認知過程,如大腦的記憶與思維?,F代認知心理學的主流觀點是以信息加工為過程的觀點。信息加工的系統就是人,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信息加工過程,包括編碼、儲存及提取。
同時,認知心理學將知識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如果中職教學可以采用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來進行教學,則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中的管理也能夠得以加強。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可以加強對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而策略性知識的運用對提高中職教學質量就沒太大的影響。
認知心理學應該被教育者學習并運用到管理上。認知心理學強調以人為主體,那么在制定教育制度時就要考慮人的意愿。教育者需要采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與理論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活動,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了解學生在想什么,學生又想要做什么。通過認知心理學分析,可以深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機制,研究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改革傳統中職教育模式,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開拓思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基于認知心理學理論的中職教學管理方式
3.1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
學生原有知識結構對于學習的認知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已有知識的積累,即基礎知識。在中職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其基礎知識都比較扎實,知識儲備豐富,知識體系完整,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在而對同樣的問題時,無法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聯系,沒有相關方面的知識存儲,無法對舊知識進行聯系,不能對文字進行深入的理解,從而也無法掌握其文字的內涵。中職教育如果不注重原有知識結構,小僅不能達到理想中的學習效果,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增強了學習的困難度,使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3.2重視學生認知結構對學習結果的重要影響
學生的認知結構對學習結果有決定性影響。由上可知,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擁有良好的認知結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認知結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同時,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將知識轉化為學生最能接受的形式,促使他們形成系統完整的認知結構,因此,教師不僅要將抽象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便于同學們聽得清楚明白,還要幫助同學們梳理知識脈絡,將雜亂的知識進行嚴謹化,層次化和有效化,有利于他們將新舊知識形成完整的,有邏輯性的認知結構。
3.3重視對學生認知負荷的調控
中職教育要結合學生認知負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準備課程內容,將知識量與學生認知相匹配,在有效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減少無關信息的攝入,以免超出學生認知,加重他們大腦的負荷,增加學習難度。教師還要進行指導,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幫助學生建立認知負荷。除此之外,教師要將書本知識生活化,結合實際,幫助學生知識內化,進行有效遷移,增強關聯負荷,促進學生學習能力達到更高水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教學管理中應用認知心理學理論,為教育開拓了嶄新的道路。在新時代的中職教育下,教師要改正傳統教育的不足,結合認知心理學進行創新,重視學生原有知識結構,重視學生認知結構對學習結果的影響以及對認知負荷的調控,結合課本知識,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改進教學管理方式,促進學生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的形成,有助于整個教學管理體系有條不紊地進行,以此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蒼中洪.基于認知心理學理論中的中職語文教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6):95-98.
[2]徐國慶,認知心理學在中職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察,2017,6(18):70-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