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圍繞筆者對山水畫的學習心得,探討有關寫生和山水畫借鑒西方繪畫語言的問題,本文希望能將筆者學習山水畫的心得體會較為全面地說清楚。
關鍵詞:山水畫;寫生;形與色;生活體驗;畫面的形式構成
“畫一幅畫,如同安置一個世界”①,當我們把視線轉向今天,高速的生活節奏帶來了浮躁的弊端,但中國畫所需的品格與涵養并不是用高智商高效率來獲取的,它是一種生命的體驗,要用一生去默默追求,通過這種體驗,我們真實地認識事物,認識生活。
山水畫并非自然物象的再現,而是畫家精神的外在體現,無論像沈周那般充滿人間意味,還是像徐渭那般似火舌呼嘯。沈周的道途上,人與世界相諧相和,人間賦予沈周一副平和的心靈,沈周則將人類帶入那一片安寧的江岸,于是人們不僅在沈周的筆下而且在所有的自然事物之中,看到了人間的溫情與和易。徐渭更像是一個塵世中的隔斷者,為筆下的萬物注入一種顛倒世相,浪漫恣肆的力量,這是一個重鑄生命的世界,這個世界不是用眼睛去尋找的,而是用整個生命來兌現和圖解的。
“真正的生活在他方”②,我們的許多感受,正是在寫生的過程中獲取和驗證的。長期以來,由于眼睛被太多的經驗所遮蔽,我們已難看清存在于我們周遭事物的本來面目,因此,最重要的是回到直觀之中,與自然保持相即相忘,融合為一。我們要從自然山水中尋找筆墨語言,表現自己獨有的感受。如何深受先師們的啟發,而又不受那些即成事實的束縛,這是我們面臨的大困惑。
記得第一次寫生是去峨眉山,在此之前并沒有真正系統的學習過山水畫,因此在寫生時只是感性的憑借書法底子和西畫的造型能力來完成一張作品,面對峨眉山茂密的植被,我們往往理不清頭緒,老師挑了“雙橋清音”這一著名景點指導我們從一塊很小的石頭中看出其脈絡結構,從中不斷地進行擴充,加入不同的皴法,既尊重客觀物象,又結合平時臨摹的皴法,這次寫生令我受益匪淺。
如果說峨眉山寫生給了我渾厚華滋的寫生體驗,那么大三的太行山寫生則是對雄壯勁健的最好詮釋。太行山水廣闊深邃,其感受不同于其他山川,心里有著一種史詩般的激動,甚至如處身于一次偉大的歷史事件中,令人屏息,但其重疊嶙峋的山石卻難以處理,因此老師建議我們憑記憶默畫,這樣一來,篩去了許多擾亂意境的物象,而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東西保留了下來,原來我們企圖將所有物象都裝到畫面中,反而畫得太多了。寫生時不要找對象太多,那樣容易被對象控制,寫生是重感覺的。
經過寫生我們將前人的筆墨語言轉化為自己的筆墨語言,提煉出嶄新的語言符號,如陜北那些極具形式感、排列有序、富變化、結合天然與人為的梯田,我們要著重體會使其成為一種類似皴法又有別于古人的畫面語言,具有當代性,且符合章法。另外,陜北有大片的玉米地,我們可將這些具規律性的造型元素總結歸納后,調整強化為簡練概況的各種語言符號,但要注意符號的等大經營,間隔空白需平均,外結構需整體,內容需變化豐富,忌堆砌,瑣碎。
“今人以西畫趣味入國畫,大有新意,討好時尚之意,余不取之,仍以傳統旨宗為之”③,梅先生孜孜于傳統,學古而不泥古,學貫中西而又能堅守中國畫核心內在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我恰恰想談山水畫借鑒西方繪畫語言的可能性。
意大利畫家莫蘭迪的色彩充滿樸素寧靜和含蓄典雅,既透氣又靈動,色彩始終保持最新鮮的狀態,為了強調一幅作品的色彩,畫家把形狀簡至到幾何形,在大面積平涂色塊中,會在形狀之間壓出純度很高的紅色或深藍色的線條,極具裝飾和抽象性,其“冥想”式的繪畫在精神上追求與中國畫所追求的境界十分相符。灰顏色在山水畫中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值得去探索嘗試。
除了令人難忘的色彩外,莫蘭迪作品中的“形感”對我們同樣具有啟發,他的作品簡凈絕塵,畫面顯現的形已被壓縮成一種最本質的幾何形,他的藝術給人以極溫柔的精神慰藉,“畫如其人”,在中國是這樣,在西方也是如此。藝術作品是藝術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莫蘭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莫蘭迪一生孤寂、平凡,守著一生不變的小小主題,就像他自己所說“我本質上只是那種畫靜物的畫家,只不過傳達出一點寧靜和隱秘的氣息而已。莫蘭迪將瓶子的形狀通過光與色,重疊與切割,進行拆解與重構,有的瓶子外形被融化在背景中,有的重疊后幻化出另外的形狀。大四去綏德寫生,面對極具形式感的黃土高原,我想起了莫蘭迪的畫,因此我有意無意間改變了以往的觀看方式,多將對象概括成幾何形,使形與形之間,形與背景之間時而融和,時而分明,各個單獨的物體的外輪廓線在勢上會經常疊合并延展,以此來達到整個外形的完整性,削弱細節刻畫,強化外輪廓的形感。
尋找大地,我們的工作僅僅是沉默傾聽。
注釋:
①司徒立《靜之吹拂》
②米蘭·昆德拉
③梅墨生題畫
參考文獻
[1]朱良志著《南畫十六觀》北京大學出版社
[2]許江、焦小健編《具象表現繪畫文選》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3]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何羌(1992.1-),男,漢族,籍貫:浙江省臨海市,西安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16屆在讀研究生,國畫專業,學位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山水畫創作研究
(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