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曉秋
摘 要:小學作為啟蒙階段的教育,對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英語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教學主體理應正確意識對話新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積極意義,并努力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以達到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對話性教學;小學英語教學;價值
引言
對話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也是增進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對話意識、引領學生體驗英語學習成效的必要手段。對于對話話題的選擇與設計,需要聯系學生實際,順應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激活學生口語表達與交際積極性,在輕松、活潑、趣味的對話環(huán)境中,讓學生學到英語知識,提升聽說素能。本文著重闡述如何構建高效的對話話題,以期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1 小學英語課堂對話話題設計的原則
話題設計是師生交流的重點內容,如果話題設計不當,將無法激活學生的話題參與意識,反而降低課堂教學成效。在設定對話話題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1話題的開放性
在英語課堂對話中,對于話題的設計,需要尊重對話主體的自主意識,能夠不拘泥于教材,關注學生的生活、認知視野,突出學生學情的理解與觀照,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話題對話中。也就是說,只有將話題的設計引入開放性視野,才能讓英語對話更自然、更有趣味。如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My home”一節(jié)對話教學中,該節(jié)內容主要是對房間的介紹,很多學生在描述自己的家時,并未對教材中的“garden/attic”等詞匯進行述及,原因是很多學生家里并沒有花園,或者在生活對話中并不常見。該節(jié)中的一些詞匯,事實上是不貼近學生家庭生活實際的。由此,我們在拓展話題設計方向上,就應該以開放性視野,可以融入一些房間布局圖片,讓學生對照圖片內容,來介紹和展開語言對話,從而更好地運用教材詞匯,提升教學有效性。
1.2話題的適切性
在課堂對話教學中,對于話題的設計要適當、切合學生認知特點。所謂話題的適切性,即話題設計能夠順應教學目標的需求,能夠順應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時,在課堂對話上,教師的話題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未能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就會感到無話可說,從而影響對話持續(xù)性。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選擇脫離學生實際的話題,也讓對話教學大打折扣
1.3話題的參與性
英語對話的前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積極主動的語言交際,如果話題設計未能激發(fā)另一方的參與熱情,則對話教學就會陷入被動。關注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在對話教學中的參與意識,來優(yōu)化話題設計。如在譯林小學英語三年級“shopping”一節(jié)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引入情境模擬對話方式,讓學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以店主、店員、消費者的不同身份,對自己感興趣的商品進行販賣與交流,從而增強語言交際參與性。
-What do we need?
-We need some sugar.
-How much is the sugar?
-Its ten yuan.
可見,在情境化語言對話主題交流中,學生的參與意識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加以引導,增強學生的語言情境表達熱情。
2 對話性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
2.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構建對話平臺
對于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最為重要的側重點之一就是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校方應積極對本校的教學情境做出有利的完善與優(yōu)化。教學情境,主要是指在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以及課堂的整體氛圍與環(huán)境,教學情境在不被學生明確認知的情況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意向,并在整體的教學方向上引導教師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實踐,基于教學情境的重要作用,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英語對話性教學的教學情境。除此之外,對于小學英語的對話性教學來說,對話平臺的構建,也是實現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升級的最重要步驟之一。所謂對話平臺就是將原本的課堂構成部分進行深層次的豐富與優(yōu)化,將對話這一教學內容正式劃入課堂環(huán)節(jié),并努力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話平臺的合理利用會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并從實踐環(huán)節(jié)上真正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小學的對話性英語教學。
2.2改革教學方式、豐富對話手段
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其他優(yōu)秀示范教學實例與方法,再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自身的條件基礎,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方式的深化創(chuàng)新與調整。其中,翻轉課堂的理念就十分值得借鑒。翻轉課堂,主要是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增加課堂教學的自主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并與教師交換角色。教師可以合理地應用與取舍翻轉課堂理念,但不可徹底放手給學生,要兼顧學生年齡尚小的客觀情況,實現英語課堂進度的有效把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繼續(xù)豐富小學英語的對話手段,不僅是讓學生與教師進行對話,更讓學生之間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對話演練,讓學生都能參與對話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第三單元“Myday”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落實生詞講解環(huán)節(jié)后將學生按照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劃分為數個小組,并以單元的相關內容命名,讓學生瞬間參與到有趣的小組合作中。在此基礎上,教師積極讓學生與學生之間,與教師之間進行不同主體、不同問法的對話,不再進行機械化的重復性對話練習,并創(chuàng)新學生的想法與口語交流能力,從而提升小學英語的對話性教學。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度以及正確認知理念是小學教師需要重點培育的教學側中點。結合此現狀,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重視對話性教學所帶來的積極意義,與現有的教學理念與方法進行融合,從而提升小學英語的整體水平,并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付琳.試析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94-95.
[2]毛鵬.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話題設計[J].江西教育,2018(2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