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亮
摘 要:中小學思政課承載著學生德育教育的重任,如何將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擔落在思政課教師肩上。在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在不斷豐富、社會道德要求日益規范、青少年思想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了當今思政課教師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新時代;思政課;道德情操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入闡明了開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分析了課程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要點,在全國大中小學引發熱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思政課程的戰略定位,意義深遠,為思政課教師指明了工作方向。
中小學思政課直接承載著學生德育教育的重任,如何將培養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重擔落在思政課教師肩上。在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在不斷豐富、社會道德要求日益規范、青少年思想健康問題日益突出……,一系列時代問題,給思政課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了我們當今思政課教師深思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成為新時期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呢?
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自十九大召開以后,思政課教師首要任務就是要深刻解讀領會十九大精神,將十九大精神貫穿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十九大提出的要堅定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從根本上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在理論自信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也是我們工作的指導思想。尤其是十九大以來,更要深刻認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們工作的指導作用,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到課堂,灌輸給學生。在道路自信方面,要從思想上堅決、堅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認識到只有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文化自信上,要對我國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具有強烈自豪感。在制度自信上,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烈自信,要相信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符合中國國情。思政課教師要有堅定的信念堅持“四個自信”,也要將“四個自信”貫穿到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讓學生也領會“四個自信”。
二、要有強烈的愛國情操
“做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如何愛國”,一個民族的興旺,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建設者,只有成千上萬的建設者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做到心中有國,一心為國,他們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去。做為思政課教師,要能從根本上為祖國的接班人——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他們才能在將來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充滿激情和力量。“國富則民強、民強國就強”、“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思政課教師要能夠結合各種素材多層次、多維度的為學生灌輸家國思想,從內心深處理解家國關系,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情操。
三、要與時俱進增長知識
目前,十九大報告及十九大精神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思政課教師就要能與時俱進地及時理解、及時貫徹。思政課的主旨就是教會做人,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都會沿著這一主線進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政治課的內容、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都在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更新和深化,思政課教師就要勇于面對挑戰,從教育學、社會學、新聞學、經濟學、心理學、歷史學、哲學等各個領域入手,拓寬視野,將最新的知識融合到思政課教學中。從中東局勢談國際形勢,對我國帶來的影響;從貿易戰談對我們民生的影響;從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事件,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從哲學角度談人在世界的存在等等。思政課教師要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就必須擁有淵博的知識,并且能夠將各類學科的知識都能夠融會貫通到思政課當中去,這樣才能夠更加全面地、有思想地、與時俱進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雖然,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所處的生活環境日益美好,但老一輩革命先驅留下的艱苦奮斗的精神永不過時。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一代一代接班人奮斗,現在的青少年就是祖國明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必不可少。根據當前我國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學生所存在的自理能力差、生活能力欠缺、奮斗精神不強,逐步養成了養尊處優的享受型生活習慣現象,對祖國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作為思政課教師,自己首先要擁有奮斗的精神,然后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培養青少年艱苦奮斗的精神。
五、要增強綜合素質
雖然,“生不必苛求于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但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根據我國教育總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德育工作作為首要教育,更是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課教師代表座談會上,必須要抓好“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地位又提高了一個高度,思政課教師的要求隨之也相應提高。思政課教師要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密切關注國內、國際最新形勢,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做足功課,從各個層面教育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另外,要作為一名綜合素質強的思政課教師,必須要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想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
總之,道德規范是衡量國家文明程度的總標尺,思政課教育關系著國家“立德樹人”的總質量,思政課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用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論指導自己,為祖國的發展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偉. 《德育課學習指導》.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秋云. 《教師道德修養》.江西高校出版社
[3]白鳳國.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紅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