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啟姑·吾買爾
摘 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家庭這個主要的生活環境,對幼兒行為、習慣、認知的形成產生著深重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超過了幼兒園教育。因此,幼兒園教育成果的提升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校合作尤為重要。本文將圍繞幼兒園家校合作的新模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家校合作
引言
過去,教師與幼兒家長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盡管家校合作一直被強調,但是顯然,傳統的家校合作模式作用甚微。在學前教育改革,教學發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尋求多種更加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下面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聯系,建立多種溝通渠道
家校合作是建立在聯系的基礎上的,教師和家長雙方必須建立起多個無障礙的溝通渠道,第一時間互通訊息,如此才能使雙方更及時的了解幼兒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在家、校中的表現。如今,網絡發達,移動設備普及,即時溝通輕而易舉,教師與家長可以通過電話、微信、郵件等多種形式溝通,這也是促進家校合作進一步深入的重要基礎[1]。
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網站門戶或者公眾平臺,將園內組織活動,作息時間調整,放假安排等信息公布在平臺上。家長也可以透過平臺上上傳的照片,評比等信息,了解幼兒在園內的表現。總之,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家園溝通不再是難題,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將為家校合作的實施提供很大的便利。
2.科學管理,確保合作的一致性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發揮了不當的作用,錯誤的教育方式,給幼兒做出的錯誤表率,都影響了幼兒園教育的效果。如果幼兒園教育和家長教育的思想是相悖的,那么家園合作是無法進行的。因此,糾正家長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一環。
幼兒園可以定期召開全校性家長會、小班新生家長會、畢業班家長會,班級家長會等,在家長會上向家長匯報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傾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家長的監督[2]。多層次家長會的召開,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管理當中,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家校合作的問題,提高了幼兒園的管理能力。多層次的家長會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及時幫助家長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幫助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有利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多層次的家長會有條不紊地召開,讓家校教育信息互通、資源互用,極大地增強了教育合力,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還可以成立家校合作的機構——家長委員會,由政教處負責,從各班家長中選取有素質、有文化、能積極配合的家長代表做委員,幼兒園有重要的事項,就召開家長委員會,在家委會上說明、溝通、表決,以取得家委會的支持,促進家校合作[3]。
3.扎實培訓,確保合作的有效性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這些理念不僅教師要掌握,家長也應該了解。為了使幼兒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在行為、思想上配合教師完成幼兒教育工作,有必要組織家長培訓。我園就十分重視家長培訓工作,不僅以各種方式向家長介紹當下盛行的教學理論,還舉辦了家長學習班。每年秋季新生入學的第一周,幼兒園都應該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們介紹幼兒園的內部條例,了解孩子今后的在園生活,相信幼兒園,放心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家校攜手讓孩子邁好入學第一步,健康成長每一天。
幼兒園還應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承擔培訓任務,讓各位家長分享教子心得。這種新的嘗試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也讓幼兒園看到了家校合作的努力方向。這些專題講座,回答了家長的教育困惑,提升了家長的教育素養,喚醒、激勵、引領家長配合幼兒園投身于書香家庭的建設,齊心協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4.開展活動,確保合作的多樣性
為讓家長從多方面了解幼兒園工作,幼兒園應堅持每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們親近孩子,親臨校園,親歷教育。使家長在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形成教育共識、管理共識,達到幼兒園工作與家庭教育的共通,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參與教學。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受邀的家長參觀幼兒園的校容校貌,觀看了幼兒園的展示活動,了解幼兒園今后的辦學方向,為特色校園的創建出謀劃策;接著家長們可以走進自己孩子的教室,和孩子一起聆聽老師上課,了解老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了解孩子學習情況,與老師零距離的接觸,有利于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在園學習環境及學習表現。家長開放日活動,增強了家校之間的理解、互信,有利于形成幼兒園、家長、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合力。
還可以開展親子活動。例如,在讀書節舉行親子童話劇表演,活動中父母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并與孩子一起自編自演話劇;在六一兒童節舉行親子環保秀活動,在活動中孩子與父母共同制作環保衣服,共同演繹環保理念;在每學期期末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倡導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同寫一篇心得體會,共創“書香家庭”。活動拉近了父母與孩子的距離,成為促進兩代人溝通交流的有效形式。同時也引導家長教會了孩子熱愛讀書、享受讀書,把讀書活動從幼兒園延伸到家庭。這些活動像一座座金橋,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系起來,促進了父母和孩子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填平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代溝,更重要的是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加深了家校情、親子情。這樣的親子活動,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更默契、更和諧,讓孩子在這種默契和諧中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5.結語
以上只是我們在新家庭教育實驗方面的一些粗淺的認識與探索。教育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尤其是來自家庭的合作,家校合作共同體的構建,凝聚了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創新了教育實驗新模式。我相信,隨著新家庭教育實驗的不斷開展與發展,一定會使幼兒園和家庭教育協調一致,發揮出最大的教育功能,構建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融教育”格局,讓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實現“同心、同步、同向”,最終實現“教師用心,家長關心,學生開心”的三贏局面。
參考文獻
[1]高佳佳.如何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家校合作模式[J].活力,2019(2):049.
[2]林紅.幼兒園家校合作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2016(16):058.
[3]周平.幼兒園教育中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4(3):23-23.